书城亲子好妈妈管孩子就是这样简单
10552600000009

第9章 夸奖—孩子进步的催化剂

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赞美,孩子也不例外。现在很多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赞美已不再”吝啬“,诸如”宝宝真棒“”你真聪明“”你真是个好孩子“的话也是常常挂在嘴边。对孩子进行建设性赞美,是一个合格家长应具备的素质,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怎么夸还是需要讲究的。

不管性格外向还是内向的孩子,都需要得到家长夸奖,适当地夸奖是孩子进步的催化剂,我们来看几个生活场景:

星期天,罗罗在家里画了一幅画,画完后,罗罗高兴地把画拿给妈妈看,”妈妈,你看我画得漂亮吗?“”这是你画的呀,真漂亮!罗罗真棒!“妈妈很自然地对孩子进行了赞美。过后,楼下的泡泡小朋友也把她的画拿来展示了。”阿姨,你看这是我画的。“”噢,不错,真棒!“罗罗妈妈没怎么看画就对泡泡进行了一顿赞美。”妈妈,她画得不漂亮,我画得才漂亮呢!“罗罗大声嚷嚷着。”好好好,你们两个画得都漂亮。“妈妈随声附和。

上面的场景中,妈妈对孩子进行赞美有很大的随意性,这样的赞美容易让孩子害怕失败,经不起挫折,比如,当妈妈对另一个小朋友的画同样进行赞美时,罗罗的心里就不能承受妈妈说别人比他强的话,以至于说出”妈妈,她画的不漂亮,我画的才漂亮呢“的话。

的确,赞美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让孩子有个愉悦的心情,但赞美绝对不能滥用,如果平时无论孩子的行为对还是错,爸爸妈妈总是哄着说”我家宝宝最乖了“”你真听话“等等赞美之词,就容易让孩子产生”事情不过如此“的心理,要么很”自大“,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但如果遇到打击,反过来就会变得很不自信,觉得自己哪都”不行“,因为他们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以,赞美是需要讲究艺术的。

应对策略

1、赞美孩子要具体化

不要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说”你真棒“之类的赞美,也许孩子只是帮您拿了拖鞋,妈妈就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拿拖鞋,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表扬具体事情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当孩子收拾完房间后,妈妈大声赞美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乖孩子!“妈妈的本意是强化孩子收拾东西的好行为,但说得不明确。应该直接指出孩子做了哪些事情,才得到您的表扬,您可以这样说”今天你把房间收拾得真干净,我为你的进步骄傲“,这既有针对性地夸奖了孩子的好行为,也让他懂得了今后应该怎样做,又有意识地选择孩子刚萌发出的优点的苗头来夸奖,使他能逐渐巩固和强化偶发的良好行为。

2、赞美孩子要恰如其分,不能大张旗鼓

您可以夸孩子在某件事上做得很对,但不能以偏概全,用一句”你是世界上最棒的“这样太过夸大的话来赞美孩子,不如对孩子竖大拇指,或点头微笑,以示您对孩子做法的肯定和赞美。在家里,当孩子给您看他的作品时,您是否也随意地用”真棒“二字来做个笼统的评判和赞美,这样的赞美似乎很自然,好像也没有什么错。但是仔细想来,如果您总是这样夸奖孩子,他会觉得不过如此,今后不再相信您的评价,或者认为画画很简单,一旦遇到问题反倒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3、赞美孩子要夸”本质“

我们在夸奖孩子时要重本质,比如,当您看到孩子在画画,您的本意是想对孩子赞美一下,鼓励一下孩子,但是您一定要赞美孩子为画画所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单纯地对事情的结果做出好与坏的判断,简单地说一句”你画的真棒“。不如换一种方式说:”你一定动了脑筋有了灵感,才画出了这么美的颜色和线条。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这里为什么要画成圆形,那里为什么要选绿的颜色?“这时,孩子会很乐意回答您提的问题,给您讲他画画的过程。

重本质的赞美能激励孩子的积极行动,能增添孩子继续画画的动力。

经验分享

小时候,我经常听老师对班里的同学说:”夸你几句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或者”一夸你翘尾巴“这样的话,所以,现在每当我想夸孩子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些话,在夸孩子的时候,就比较”谨慎“,但是我不会”吝啬“对孩子进行赞美。

我女儿很喜欢画画,她的确对色彩的使用有些天赋。她在画画时,有时候我也会主动走过去看她画画,每当她在挑选一种颜色时,我同时也在想,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选择什么颜色呢,很多时候她和我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我也常常惊叹她的选择的奇妙之处,这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对她夸上几句,”这个颜色选的不错,你是怎么想的呢?“她总能充满自信地把自己的想法给我介绍一下,然后我会说出我的选择,问她是不是那样会更好,她会把自己对这个颜色的认识说一下,听她说得有几分道理时我就会对她适当地赞美和鼓励。我一般不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即使自己不太认同,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我会对孩子的”认真的思考“提出表扬,而不是泛泛地说”真棒“。

温馨提示

赞美孩子一定要注意讲究方式方法,孩子在成长道路上会有许多困难和障碍,具体地夸奖他的某一个好行为,可以使他明白克服了一个困难,就能有新的进步。同时孩子也会慢慢体会到,爸爸妈妈更关注他的学习过程,更重视他是否努力了,进而会从您的赞美中得到更多的鼓励和自信,勇敢地面对今后更多地挑战。我们要让赞美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动力、迎接挑战的决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不爱“吃饭?餐桌上,一边是爸爸妈妈对孩子软硬兼施地”逼迫“,另一边则是孩子痛哭流涕地咽下饭菜。

如何让孩子找到饥饿感,让这种累人的拉锯战不再上演?也许当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时,很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