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管孩子就是这样简单
10552600000047

第47章 送孩子上兴趣班的几大原则

您的孩子上过什么兴趣班呢?还是正在为孩子上哪个兴趣班而发愁?每年新学期开始或者寒暑假来临时,都是各类兴趣班最忙的时候,因为他们将开始新一轮的招生工作。

一位兴趣班的老师介绍说:“我们学校共开设了英语、美术、钢琴、书法等10类兴趣班,共30个班级,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来这里学习的有将近30%的孩子同时上3个以上的培训班,一般都是来这里整整学习一天,中午就在学校附件吃饭,家长陪孩子一起,很辛苦。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学习1门课程坚持不到1年就放弃了,原因主要是孩子实在不喜欢学,或者家长觉得孩子进步不够快,一个学期下来等上第二个学期时,流失率很大。”当被问及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是否满意时,这位老师介绍说:“孩子学东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的家长抱着立竿见影的思想,这个想法很不现实,同时也有很多孩子根本不是那块料,不知道为什么家长偏要让孩子去学习,这样弄得大人孩子都很累,劳民伤财啊。”

可见,我们在送孩子上兴趣班有很大的盲目性,同时也反映了家长对这件事情没有正确的认识。兴趣班,顾名思义以兴趣为主,就是能让孩子感到兴奋的,能给孩子带来乐趣的课堂。因此,选择兴趣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原则就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既不是盲目地攀比,更不是将自己的兴趣强加在孩子身上。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地教育,我们怎么来发现和认识孩子的兴趣呢?家长怎样来为孩子选择兴趣班呢?

应对策略

1、选择兴趣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切忌盲目攀比选择什么样的兴趣班,首先要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只有这样您才能对号入座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兴趣班,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家长平时对孩子进行细心观察。的确,孩子年龄尚小,有些兴趣在爸爸妈妈看来更是稀奇古怪,一会儿要学这个,一会儿又要学那个,让家长难以捉摸。这就需要您要开启“慧眼”,做孩子兴趣的捕捉能手。因此,您有时间不妨多陪着孩子玩,一起写字、画画、读书、做手工、修理日用品、做家务等,让孩子的兴趣尽情地展现出来。

2、爸爸妈妈的态度影响孩子兴趣

孩子很在意家长对一件事情的态度,很在意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看法,如果您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效果,主观地认为“怎样怎样”,并且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示的话,孩子就会认为这就是事实真相。比如,有的妈妈觉得某个兴趣班不好,经常在孩子面前说这个兴趣班的“坏话”,并说孩子不适合在这个班级中学习,时间长了,孩子也就会这么认为,即使孩子很喜欢,但是家长的态度会影响他们的决定。所以,当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事情的原委时,不要发表太多的个人意见,同时对孩子的话也要客观看待,因为孩子对事物的判断也并不是非常准确。

3、孩子要放弃未尝不可

各种兴趣班都有其各自的教育价值。孩子参加兴趣班的整个过程,是孩子学习、发展的过程,不仅他自己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家长也需要付出精力去配合教育。所以,如果发现这个兴趣班并不适合孩子的时候,孩子要放弃也未尝不可。目前,社会上办班的机构很多,授课环境、授课方式、教学条件没有统一的标准,授课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结果。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一样东西,这样也就违背了兴趣班的初衷,如果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孩子很可能在上课时开始胡思乱想,如果造成上小学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发生,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经验分享

强强妈妈如是说:我儿子强强性格比较内向,我为他报了绘画手工班和演讲班,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最主要的是孩子在演讲方面能有些进步,性格也能变得开朗一些。刚开始,强强对我说,他不喜欢上演讲班,喜欢上绘画手工班,据绘画老师说,强强很有这方面的才能,老师一教就会,而且还做得很好。后来,强强越来越不愿上兴趣班,不仅仅是演讲班,就连他喜欢的绘画手工班也不要上了。

后来我就偷偷地观摩了孩子上课的情况,在演讲课上,其他的孩子们都很活跃,老师也是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来设置课程,而强强非常不适合这个环境,单从表情看,孩子在那个环境中非常不自在,而且他的不良情绪还带到了其他课程中。

当我了解了这个情况后,就让强强停止了演讲课的学习,只保留了绘画课的学习,孩子在自己有兴趣的领域里学习,不仅心情好,学习效果也好。在一次绘画比赛中,强强的作品还荣获了他们学校的一等奖,我为我当时的选择而高兴,更因孩子的优秀而感到欣慰。

温馨提示

兴趣班不是孩子的必修课,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但他们不是我们的复制品,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兴趣喜好、特长优势和学习生活方式以及自己的未来,每个孩子都有对自己未来的选择权,都有权力选择自己长大后想成为一个什么人或长大后想干什么。如果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爸爸妈妈的期望一致当然最好,如果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想法不符合您的愿望,作为家长还是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一块自由驰骋的天地,让孩子在自己所喜爱的领域里充分发挥才能,家长决不能越俎代庖,强人就己。否则,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会使孩子的智慧幼芽刚出土就遇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