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管孩子就是这样简单
10552600000032

第32章 创设适宜环境,转移注意力

当一个不满1岁的孩子哭闹时,很多妈妈就会给孩子一个摇铃,或给孩子一个颜色鲜艳的玩具,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当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它新奇有趣的事物上时,就会忘记了哭闹,这个方法也曾经让很多妈妈屡试不爽,而对于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则需要您用语言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也许您的一句“你看月亮怎么这么漂亮,我们把它摘下来吧”孩子就会只顾想怎么去摘月亮,而停止了哭闹。

但是,当孩子渐渐长大,您想再用同样的方法来对付他时,似乎就不那么管用了。尤其是当孩子3岁以后,这个方法就越来越不奏效,因为孩子的思想日益成熟,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广泛,情绪更丰富,大人们惯用的“伎俩”,很容易被孩子看穿,而且还会被孩子看成是爸爸妈妈“骗人”。另外,对3岁左右的孩子而言,简单地用转移注意的方式不仅不能够有效,而且不利于孩子体验和控制情绪的发展。所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仅要慎用还要讲究技巧。

应对策略

1、转哭闹为诉说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生硬地强行转移,而是应讲究方法和技巧,当孩子慢慢变大,家长要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仅仅是哭闹。家长也可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帮助孩子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这方面的良好示范。除此以外,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提供通过运动和游戏渲泄情绪的渠道。另外,不要期待孩子总是愉快的,这不仅不现实而且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要让孩子适当地独自承受和处理负面情绪。

2、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好奇心比较强,对没有经历的事情充满了好奇,妈妈可以通过语言的表述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而不是生硬地用声音或视觉,比如,当孩子在商场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非要妈妈给自己买,这时妈妈可以说:“我们再往前走一走,看一看有没有更好玩的东西。”或者“看,那个小朋友在玩赛车,你跟他一起去玩好吗?想不想也去玩一下啊?”。

3、把您的要求换一种说法

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爸爸妈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改变孩子的任性行为。比如,妈妈带孩子在公园玩,到了回家的时间了,可孩子玩得还没尽兴,如果这时妈妈硬拉着孩子回家,孩子肯定不愿意。这时妈妈可以对孩子说:“走,妈妈带你去坐汽车。”孩子听妈妈这么一说,很可能就愉快地答应了,然后妈妈领着孩子坐公共汽车回家。

经验分享

女儿在17个月大的时候非常喜欢打秋千,而且一玩起来没完没了,每次都要累得精疲力尽。为了避免发生危险,我想在她玩了20分钟后就停止,但每次尝试都失败了。我想我应该想个办法,这天,她又让我陪她去打秋千,我一边陪她走着,一边在想拒绝她的理由,这时我发现秋千边上的假山,我想我可以在假山身上做文章。

然后,我就让她自己在前面跑,我跟在她后面,突然,我急步跑过去站在她的面前,并伸出胳膊挡住了她的路,这时她生气地把我的胳膊推到一边,我不再去强行阻止她,而是在我用胳膊挡住她的时候让她玩我的胳膊,玩着玩着,我们两个很快就转而玩起了猜拳游戏。在这之后,我干脆跑到了假山后面,和她玩起了捉迷藏,女儿就忘记了原先那个要去打秋千的强烈念头,觉得玩捉迷藏也很开心。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成功!

温馨提示

实事求是,不能欺骗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家长不能拿出根本就实现不了的事情来答应孩子,比如,说出“妈妈给你摘月亮”之类的话,孩子虽然很好奇,但是这个承诺根本就无法兑现。另外家长告诉孩子的所谓好玩的、好看的,必须真实存在,不能等孩子听从了您的安排后发现爸爸妈妈在骗自己,这样,就会让孩子对家长的话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