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管孩子就是这样简单
10552600000020

第20章 三招让孩子不再怕生人

怕见生人的孩子一般比较害羞,家里来了客人不愿去打招呼,如果在外边见到生人也总要躲到大人身后,更不会主动去找不认识的小孩玩。如果您是这样孩子的妈妈,千万不要急于强迫孩子去做什么事情,如果给孩子压力过大,就会适得其反,想要帮孩子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先来看看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一、遗传因素

孩子怕见生人一方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心理遗传学认为,孩子的性格有50%来自遗传,如果孩子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喜欢安静的人,如果您带孩子一起去参加聚会,他可能会因不适应新环境而与别人格格不入,当他看到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得非常开心时,自己其实也很想去玩,但又因”不好意思“而退却。即使自己早已被这个热闹的环境所吸引,但又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把心里的”坚冰“打破。他们更喜欢做比较”常规“的事情,如果让孩子接受新的事物,需要有一个预热的时间,因为新的秩序、规则或者伙伴,会让他产生不安全感。

二、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严格

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对孩子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成长。如果孩子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就对孩子进行训斥或打骂,不仅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还会让孩子对”见生人“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孩子纠正不良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久而久之,还会形成恶性循环—家长越打骂,孩子越胆小。

三、孩子接受保护太多

家长对孩子保护太多是让孩子胆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对孩子呵护备至,一些本该让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家长却给代劳了。而且,他们往往会给孩子灌输过多的”安全意识“,比如,”绝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外面太危险“等等思想,甚至有些家长用恐吓的语气来教育孩子,这些意识一旦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便会让孩子觉得只有在家里、在父母身边才是安全的,其余地方都不安全,这样以来当孩子离开了家,便会出现害怕、退缩等表现。

怕见生人的习惯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正常的人际交往,长此以往会对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改善这种情况,巧妙地打开孩子的心门。

应对策略

1、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对于孩子的畏缩行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说话声音太小等,父母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不要做太强烈的反应,而应该善于发现并强化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避免拿别的孩子作为评判自己孩子的标准。即使是世界上最胆小怯懦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也许在其他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做父母的就要善于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来帮助孩子建立必要的自信心。

2、让孩子学会社交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为孩子们安排的”社交活动“,如节日庆典、趣味竞赛或者艺术展览、玩具展示等活动。一般来说,这些社会活动都是展示能力、锻炼自我的机会,您可以详细了解一下,选择适合孩子的活动参加。有一个小窍门:您最好带孩子提前到场,让孩子对活动内容和现场有一个提前的”热场“,以避免孩子因一时不能适应环境而手足无措。另外,孩子到场比较早,还可以结交新朋友,这也是学习与人交往的良好开端。

3、允许孩子犯错

有些家庭家教很严,对孩子好奇的事情或东西不准摸、不准玩,甚至不准问,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于按”规矩“办事,缺少了探索精神,好奇心被家长的严厉管教压制掉。有的家长在家对孩子很严厉,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变得谨小慎微。

所以,家长一定要认真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是不是存在这种情况,家长要鼓励孩子主动地接受新的事物,结识新的朋友。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样懂事,因为孩子还没有我们的生活经历,还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不太合适,要容许孩子犯错。

经验分享

妞妞妈妈如是说:星期天,我带着4岁的妞妞去参加朋友聚会,见到这么多人,妞妞有些吃不消了,有叔叔阿姨给妞妞打招呼,妞妞也不搭理,总要把头扭向我这边,好让我的身体遮住她的眼睛。当时有几个和妞妞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我对妞妞说:”妞妞,你也去跟他们一起玩吧。“看得出妞妞也想参加,却对我说:”妈妈你陪我一起去玩吧。“无奈,我只好陪她一起去,等她慢慢熟悉了这个环境和气氛,我就让她一个人在那边玩。

后来,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就在日常生活中他提供这方面的锻炼机会,帮助她学习基本的与人交流的规则和礼节。比如,进商场的时候,我会让她帮助推着重重购物车的顾客推动转门;在超市的时候,让她来接过收银员找还的零钱并且说声”谢谢“;在银行的时候,扶她坐在高腿椅上看我是怎样和柜员办理存取款手续的。此外,我还带她到我的办公室,一同参加志愿者活动等等,让孩子通过最常规的活动,得到锻炼,提高孩子自信。

温馨提示

现实中不少家长不但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勇敢漠不关心,而且经常拿别的孩子来比较,”你这算什么,谁谁比你本事大多了“,”谁在演讲比赛中拿了大奖,你连讲台都不敢上“……这些话语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越加自卑胆怯。因此,家长对于胆小的孩子必须坚持”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