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管孩子就是这样简单
10552600000018

第18章 在外人面前哭得凶,需”正面强化“

有这样一种情况:孩子和家里人在一起时,比较听话懂事,也不怎么爱哭,可是当有客人来家里时,反而特别爱哭闹。孩子在公共场合”为难家长“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很多家长由于客人在场怕丢面子,就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以求尽快息事宁人。

其实,家长对孩子无节制地迁就,本质上是对孩子的纵容,如果孩子一发脾气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以后他就会更加随心所欲地乱发脾气,家长也要学会识破孩子的”诡计“。有时候孩子会存心试探您而故意哭闹,此时只要您站稳立场,他看看没有能力控制住家长时,就会慢慢地平静下来,以后就不会再任意哭闹了。因此,孩子因为得不到某样东西而大发脾气时,家长千万不要为了让他安静下来而把东西给他。比如,孩子要买一样东西,家长不答应,他就会在商场大哭大闹,这时,如果家长碍于面子,赶快买东西走人,就会给孩子留下一种”在外面哭闹是很管用的“印象。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他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孩子在外人面前哭闹得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我表现欲在作怪。当由于种种原因受到轻视时,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来表现自我,以引起人们对自己的重视,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人来疯“,平时在家很乖,但家里一旦来了客人,或到了人多的地方,就一反常态,哭闹得天昏地暗,任凭家长怎么哄劝都无济于事,而且别人越是哄劝,这种状况就越厉害。如果这时家长满足孩子的要求,无形中是对孩子行为的一种肯定和强化,如果次数多了,就容易形成习惯思维。

应对策略

1、给孩子必要的关注和夸奖

如果孩子在平时表现不错,而当家里来了客人时,情绪就变得不太稳定、不听话,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人来疯“,那您就要考虑是不是每当客人来了以后,我们对孩子的照顾就会比较少了呢?关注不够了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您就可以让孩子在客人面前多表现一下自己,让孩子得到必要的关注和重视。当孩子的表现欲得到满足的时候,也许这种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2、不要太过关注孩子的哭闹

如果您给了孩子足够的关注,可是孩子还是我行我素,而且有些故意哭闹、调皮的话,那您可以对孩子的行为”视而不见“,而且也不要有这种”因为家里来了客人,自己对孩子的态度与平时不同“的感觉。

对于孩子在商场哭闹的情况,家长不要太在意周围的人,可以暂时不予理会,自己先看一些其他东西,或者和别人聊天,让孩子感到父母并不在意他的这些行为。当然首先要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以保证孩子的安全为前提。孩子感觉未能引起家长的注意,就会停止哭闹。

3、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要一致

尤其是和长辈在一起的时候,如果爸爸妈妈那里行不通的事情,在爷爷奶奶那里却一路绿灯,这样就助长了孩子在外人面前不听话的做法。别看孩子年龄小,其实他们都很敏感,如果家里人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不一致,很容易被孩子发现,如果他们单独和一方家长在一起时,也许就比较听话,可是当所有家长都在场的时候,他就开始”肆意妄为“了,因为孩子心里清楚,大家对他的教养态度不一,自己可以造次一下。

经验分享

星期天,皮皮妈妈和同学约好去逛商场,带上了5岁的儿子一同前往,孩子当时提出要买玩具,妈妈就答应了。到了商场后,妈妈还没等皮皮提出,就主动带孩子去了玩具卖场,和孩子一起挑选了他喜欢的玩具,接下来妈妈要做的事情,皮皮就比较配合了。

等大家逛了一会儿后,在经过糖果卖场时,皮皮又对妈妈提出要糖果的要求,妈妈说:”皮皮,我看到前面有个卖书地方,你不是早就想买故事书了吗?要不今天去看看?“孩子真的非常听话得跟着走了。等大人们都买了一些东西后,也慢慢地逛到了卖书的地方了,这时妈妈不失时机地跟自己的同学说:”我们家皮皮现在进步可大了,不吃那么多的糖果了,懂事了。“转过身对皮皮说:”对吧,皮皮?“得到妈妈的夸奖后,皮皮点了点头。

温馨提示

不要奢望”好办法“对孩子实施一次就会一劳永逸,孩子在变”好“之前可能变得更”坏“,还有可能出现反复。因为您的做法一方面会激起孩子的抵触性情绪,另一方面他可能多次尝试来”制服“大人,所以,家长要有这个思想准备。

另外,所有的办法都要和”正面强化“配合使用。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的过程中,当孩子出现正确合理的行为时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赏,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哪些行为是爸爸妈妈不喜欢的,哪些行为是爸爸妈妈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