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做局
1055200000029

第29章 布模局左右开弓 结伴游情定庐山 (1)

赖天厚此刻正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一个如何处置编辑尤琴的问题。

尤琴本来是《千钧日报》的记者,《主流群》杂志成立之后,尤琴被集团抽调到此。因此,她称得上《主流群》的创业元老了。正因为有此资本,所以她并不像李向泽、马海涛等人,对赖天厚毕恭毕敬。她从不附和赖天厚的观点,有时候,甚至在选题会上公开与赖天厚争论。平时,尤琴独来独往,很少与其他同事交流,对赖天厚也是如此。赖天厚履任之初,有两次请编辑部的同事们吃饭,其他同事都给了面子,唯有尤琴没有到场。

如果说尤琴孤傲清高、不通世故赖天厚还能理解的话,那么,尤琴公开地站在总编助理吴颢芳一边,就让他有些恼火了。在《主流群》杂志社,赖天厚唯一不敢得罪的就是助理吴颢芳。吴颢芳是《千钧日报》社工龄达15年的老员工,深得集团领导的信任。《主流群》创刊之初,毛显云就将吴颢芳安排在此,当赖天厚的助理。赖天厚知道,此举表面上是让她协助自己的工作,实际上,是在自己身边安插着一颗钉子。只要发现赖天厚做了不利于《千钧日报》的事,吴颢芳马上便会反馈到毛显云那里。吴颢芳不怕赖天厚,因为她的工资、奖金、福利全由集团统一制订、发放,与《主流群》不在同一账号开支。赖天厚可以将不听话的员工赶走,可以让编辑记者及经营人员在他面前噤若寒蝉,但对吴颢芳却客客气气。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赖天厚基本上让《主流群》的人事布局符合了自己的意愿,除了吴颢芳与尤琴之外,所有员工要么是他的亲信,要么是那种任劳任怨、与世无争的“劳模”。赖天厚觉得一个吴颢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更何她根本不管杂志的内容,也很少涉足杂志的经营,只是做些行政事务,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而已。但是,如果有人与吴颢芳打得火热,赖天厚就会有所警觉。他担心那会成为一股势力,一股降低他在杂志社的威信、挑战他在杂志社说一不二的霸权的势力。他决不容忍这样的情况出现,哪怕只是一个苗头。

尤琴并不知道这些,她与吴颢芳走得近,只因为两个人有很多共同语言,合脾气,谈得来。如果她真有什么“政治”目的,那她就不是她了。尤琴觉得吴颢芳对事忠诚,对人坦率,这正是她所欣赏的性格,虽然她自己不善言辞,但内心是渴望与人交心谈心的。吴颢芳大事小事都跟她谈,甚至谈老公,谈孩子(尽管尤琴自己还没有孩子),谈时尚,谈一切女人感兴趣的话题。当然,有时候也会谈到杂志。她们都有一种基本的观念:不论谁当这个杂志社的领导,自己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但是,如果觉得有人的行为、做法可能会危及杂志社的短期或长远利益,她们也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来。比如,她们觉得赖天厚任人唯亲,将一批敢于直言、有业务能力的员工赶出了杂志社,这是对杂志社的一种伤害。虽然人人都希望员工听自己的话,服自己的管,但有些有能力、有水平的员工总会有些个性的,只要做的不算太出格,能保留的就保留,何必赶尽杀绝呢?如果一个总编没有容人的胸怀,又如何能够统揽大局,带领全社员工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并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呢?

赖天厚恨尤琴就恨在这一点。他认为,良禽择木而栖,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自己给尤琴的机会还少吗?可她就是不领情,反而越来越嚣张了。这样的人,不给她一点颜色看看,她是不会回心转意的。实在不行,就赶出杂志社。如今人才市场始终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还怕杂志社招不到人么?

不过,赖天厚是个深谙办公室政治的人,他认为,即使要整人,也要整得漂亮,整得不留痕迹,甚至让被整之人觉得自己是在帮助他。实际上,赖天厚已经不只一次地这样做了。钱仪明就是被赖天厚排挤、打压的那种人。

钱仪明是那种典型的侍才放狂型的人。他觉得自己对财经新闻的把握比一般人强,甚至盖过总编赖天厚。他曾经几次在选题会上,指出赖天厚与马海涛关于选题方面的一些漏洞,搞得他们下不了台。比如,有一次讨论“中国企业贴牌之路还能走多远”这一选题,赖天厚将海尔也归入了贴牌企业之列。钱仪明当场指出了这一错误。赖天厚当时尴尬地一笑,说了句“口误而已”,便赶紧将话题岔开了。还有一次,他把CFO当作了总裁的英文缩写,钱仪明也帮他纠正了。正是这些芝麻小事,让赖天厚觉得非常不爽。

于是,他想了一个治钱仪明的招儿。

一天,赖天厚把钱仪明叫进自己的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仪明啊,资讯版块可以说是杂志社的眼睛。因为大家翻开杂志,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一版块。可是,由于此版块长期无人看守,所以如今是荒草葁葁,惨不忍睹呵。”

钱仪明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了。

他把脖子一梗:“让我负责这个版块,还不如让我走。”

赖天厚等的就是这句话,但他不动声色地说:“你知道吗?要做好这一版块,你每天得浏览多少财经新闻?你会掌握多少财经动态?届时,财经界的大事小事,对你而言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的工作。你是编辑部的骨干,你不挑大梁谁来挑大梁?”

“嘿嘿!”钱仪明一声冷笑,“我可不敢领受你这份情!这差事还是交给你认为能够胜任的人去做吧。”

就这样,钱仪明次日便办了辞职手续。

赖天厚没费多大气力,便赶走了一个眼中钉。

第二个被赖天厚赶走的人是薛川。

薛川只比李向泽早进杂志社十天。此前,他是长江市一家不知名杂志——《企业信息与传播》杂志社的社长。一如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小媒体,《企业信息与传播》断了主管部门给予的“皇粮”之后,便基本上没有了收入来源。工资发不出来,杂志没钱印刷,员工一个个离去。成为“光杆司令”的薛川,也失去了重振旗鼓的勇气。经过《千钧日报》熟人的引荐,薛川进了《主流群》杂志社,从事广告经营工作。

薛川平时少言寡语,远没有钱仪明那样张扬。但他却极具野心。这一点,从他进杂志社不久便逐渐暴露出来。薛川先是跟同事们把关系打得火热,向他们吹嘘自己以前的辉煌史,并提出自己对财经杂志的办刊思路。他想把自己的想法一点一滴地渗透给《主流群》的员工们,让他们觉得薛川才是真正的财经期刊专家。接着,薛川又着手高层公关,费尽心思地与毛显云接近。有时候,薛川从企业的新闻发布会上弄到一些小礼物,比如衬衫、电话机、名酒,等等,他会马上送到毛显云的办公室里。尽管毛显云已经暗示过他好几次,告诉他这样做影响不好,但他自以为那是毛显云的客套话。他想,那有猫儿不吃荤的呢?

等到自认为“群众”与高层的基础都很扎实之后,薛川开始着手实施夺权计划。否定《主流群》杂志社目前的工作是他计划的第一步。在一次由毛显云主持的杂志社全体大会上,薛川以给杂志提建议的方式,接连指出杂志当前存在的五大问题:定位不明,内容不深,经营不力,人事不振,战略不清。这些问题是他与同事们套近乎的时候,一点点收集起来的。他选择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场合抛出来,用意不言自明——唱衰赖天厚,并取而代之。

谁知赖天厚当场反戈一击。他先是逐条反驳薛川指出的五大问题,接着话锋一转,提到经营工作之所以迟迟进展不大,主要是队伍里有个别害群之马。这匹害群之马不仅自己不干活,还到处散布谣言,破坏内部团结。另外,有些本来可以做成的业务单子,由于这匹害群之马贪图蝇头小利,或者干脆中饱私囊,所以才会让客户流失掉。赖天厚在最后说,这个人他就不点明了,希望他能够反躬自省,改过自新。《主流群》是不会养闲人的。

赖天厚的报复并没有停止。此后,赖天厚亲自嘱咐各个编辑,没有他的授意,任何编辑不得协助薛川进行新闻采访,更不能帮他编稿件。同时,他又交待经营部主任邹雪雪,叫她凡是碰到薛川的广告审批单,一定要严格审查,审查时间最短不得少于半个月。如此一番布置之后,赖天厚才稍微解了一点气。

半年之后,薛川辞职离去,赖天厚又少了一个心腹大患。

第三个被赖天厚整的人是晋彪。晋彪是《主流群》杂志社年纪最大的编辑,也是长江市作家协会的会员,从事文字工作几十年,发表专著两本,稿件若干篇数百万字。晋彪起初也没有将赖天厚放在眼里,对其常常直呼名字:“喂,赖天厚,我有篇稿件给你!”“对了,赖天厚,我明天有点事,找你请一天假。”因此,赖天厚没加思索地将他划入了第三类员工。

晋彪最自信的是他的写作水平。除了诗歌与剧本之外,晋彪什么样的文体都会写: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爱情纪实,财经深度报道……晋彪每天都有一个例行的工作要做,那就是上网查询他的文章,看看又有哪些文章被网络、报刊所转载。每当有一篇大作,被二、三十家媒体争相转载的时候,晋彪就会激动好一阵子。一种满足感、成就感清晰地写在他的脸上,久久不能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