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修身读老子
10551100000009

第9章 不可太过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老子·四章》)

“盈”就是满,月盈则亏,水盈则溢。水与月都是自然界最有道的两种事物,连它们都不能太满,何况人。“弗盈”指不满,不太过。整句话的意思是指我们要用道来使力做事,这样才不会太过。

从前有个人,天天想赚很多钱去享受人间的快乐,于是他努力工作,待人和善,终于凭努力与机遇钱越赚越多。于是他迫不急待地去享受,山水、女人、地位,各种游乐的方式他都想玩遍,忽然有一天他发觉自己陷入了空虚,丧失了一切兴趣,他睁大眼睛看着手中的钞票,感觉自己被卖了,而且是被贱卖。

其实这个人并不是被卖了,而是迷了。人是他自己,怎么会被卖了呢?既使卖一万次、被外物使用一万次,他还是他自己。人不怕被卖,就怕被改装。

这个人迷失在物欲中,原因很简单,凡事太过,好事就会变成坏事。钱是好东西,可以服务生命,但太多就要生出管理成本,更会引出事端,十分麻烦。

凡事不可太过,应有度。

这个度不是外物加于我身的规章制度,而是每个人自知自明的极限与临界点。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可以翻十万八千里,可能这就是他的极限,你让他翻十一万里,恐怕就难。

人在各方面都是有限的,行动,认知,莫不如此。所以《庄子》曾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就是说有限认知的人不可能获得无限的知识。如果硬要用有限追求无限,那么注定失败。

这么看来,人生就一片灰暗吗?生命是有限的,人生知识是有限的,做事水平是有限的,因此干什么都注定不完美,注定不能尽兴。

其实也未必。婴儿吃奶,吃饱了就笑咪咪的不再吃了,多么完美的境界,她很尽兴啊。倒是喂奶的母亲还在一个劲儿地催:“多吃点啊,宝宝!”你看,不完美就这样被破坏了。

所以,完美是可以实现,问题不在于完美能否实现,而在于能不能“止于至善”,不要自己画蛇添足,自己打破完美。

正因为什么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能享受无限。为什么呢?因为有限让人知足,知足即完美。

不知足的人很糟糕,他们很难让自己满意。既然自己都不能让自己满意,天底下自然就没有让他满意的事了。

有个医生向苏格拉底诉苦,说吃什么东西都没有味口。苏格拉底知道他是吃多了,就说:“我这里倒有治你这种病的良方。”那位医生忙问是什么方子,苏格拉底回答说:“不要再了。”

老子讲“道冲而用之”的“冲”,指向上使力。“用”,指向目标进发。“冲”是围绕“用”的,如果不围绕“用”,就会一冲就散,什么也没有。火箭之所以不是烟花,就在于它不是为了冲而冲,不是为了升空而升空,而是为了达到某个运行轨道。

又要“冲”,并且要冲得远,又不能一冲就散,这就是“度”了。一冲就散就是老子讲的“盈”,溢出了,散掉了。有“度”就可以避免“盈”。

我们用空盆接水,正好。

用半盆水再接水,要注意。

如果端一盆满满的水再去接水,那就是有病了。

非常不幸的人,人们往往都是在“满盆接水”,浪费了溢出的好水。所以最好用空盆接水,用空腹吃饭,空房子才好摆家具。如果已经有点家俱了,就要注意协调。

“道冲而用之”的“冲”又通“盅”,指空杯子,也是空杯好盛酒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