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修身读老子
10551100000001

第1章 序一

《老子·三十六章》:“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说:

想要抓到手,先要张开手。想要削弱他,先让他强大。想要废了他,先让他兴盛。想要夺他权,先要给他利。这就叫微小处的功夫。柔的胜刚的,弱的胜强的。鱼儿不能没有水,国王的宝座不能随便给人看。

“翕”,音xi,收缩,引伸为抓到手。

“微明”,细微处的光亮,指心谋大事者的微妙手段。太阳升起,从微明到大亮。智者成事,也是从微明到大亮。

“柔”,软。软的才能充满。民间故事中那个老人问他的三个儿子:“什么东西‘一粒谷,撒满屋’呀?”他最小的儿子答上来了说:“阿爸,是灯!”对了,一粒柔光,洒满整个屋子。光不柔,断不能刺入万物。智慧的剑锋不柔,断不能刺入空虚。

“刚”,硬。太硬了就折断。又软又硬就折不断。如果是刚刚好的“刚”,就是完美境界。

“弱”,虚。根据“无可以有,少可以多”的宇宙法则,虚的可以实,弱的可以强。削弱是自保,示弱是自强。

“强”,大。所有的强都是逞强,在整个天地面前你有多强?强中更有强中手。即使已经强大,也不逞强、称强,这才是真正强者的做法。

“渊”,深水。水有多深,鱼有多大。

“利器”。利器原指宝刀,老子在此借指国君的权杖。引申为致命武器。玩枪即玩水,枪手无枪,剑客无剑,才能以自身为利器。

老子这段话全篇讲道,一句话概括:以柔克刚。

关键在于:柔者可以变形,因此敌不能伤、不能阻。水遇凹则满,遇凸则绕道而过。

关键在于:柔者可以无形。香气入鼻无形,毒气入鼻也无形,最好的与最坏的都是无形的。

关键在于:柔者可以穿越万物。你虽用塞子塞好酒瓶,空气穿瓶而入。以石为坝挡水,水滴穿石而下,而泻,而崩。古之暴君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心无形而夺之。

欲成大事者,无不以柔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