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博物馆
10550300000020

第20章 海底地貌

如同陆地上一样,海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延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千米,宽数百至数千千米,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而整个海底世界也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或是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平缓和宁静,相反却是地球上最活跃最动荡不安的地带。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只不过一切都掩盖在海水之下进行而已。

海底地貌立体图

虽然世界各大洋的洋底形态复杂多样、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是由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盆,洋中脊(海底山脉)几个部分组成。现在根据大量的深海测量资料,人们已清楚知道,海底的基本轮廓是这样的:沿岸陆地,从海岸向外延伸,是坡度不大、比较平坦的海底,这个地带称“大陆架”;再向外是相当陡峭的斜坡,急剧向下直到3000米深,这个斜坡叫“大陆坡”;从大陆坡往下便是广阔的大洋底部了。整个海洋面积中,大陆架和大陆坡占20%炽热的地幔物质从洋中脊上升涌出,冷凝形成新的洋底,并推动先形成的洋底向两侧对称地扩张;当洋底扩展移至大陆边缘的海沟处时,向下俯冲潜没在大陆地壳之下,重新返回到地幔中,旧的洋底灭亡。左右,大洋底占80%左右。也可以简单地说,世界大洋的海底像个大水盆,边缘是浅水的大陆架,中间是深海盆地,其深度在2500~6000米之间。

在整个海底世界,宏伟的海底山脉,广漠的海底平原,深邃的海沟,上面均盖着厚度不一、火红或黑的沉积物,把大洋装点得气势磅礴、雄伟壮丽。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海底是怎样诞生的呢?

有人认为整个地壳大致可分为六大板块,其中又分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大洋板块在地幔上浮动着,高温的地幔物质在洋中脊地区上升,使本已很薄的地壳发生皱裂,于是喷出熔岩,熔岩冷却之后,就形成了新的地壳,于是海底便诞生了。

后来,人们又通过地震波及重力测量,了解到海底地壳的结构与陆地地壳有所不同。原来,海洋地壳主要是玄武岩层,厚约5000米,而大陆地壳主要是花岗岩层,平均厚度33千米。重要的是,大洋底始终都在更新和不断成长,每年扩张新生的洋底大约有6厘米。像这样下去,每经过两三亿年,大洋底就将更新一次。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在深海中也有如同陆地平原一样的地貌,这就是深海平原。深海平原一般位于水深3000~6000米的海底。它的面积较大,一般可以延伸几千平方千米。深海平原坡度小于1/1000,其平坦程度超过大陆平原。

有了平原,当然也会有高山。海底火山的分布相当广泛,大洋底散布的许多圆锥山都是它们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