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美德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10549300000023

第23章 完璧归赵

秦昭王听说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稀世宝玉——和氏璧,便派人送信给赵王,说愿意以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璧。

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将璧送去,但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来犯,不由得左右为难。

就在这时,有人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赵王召见了他,蔺相如认为还是答应秦国的要求为好。赵王很满意他的分析,问他谁可以出使秦国。蔺相如回答说:

“我愿意捧着璧出使秦国,并向大王保证:秦国将城池给赵国,我就把璧留给秦王;如若秦国不将城池给赵国,我定将完整的璧送归赵国。”

于是,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到了秦国后,向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满心欢喜,只顾着给左右大臣和姬妾们传看玉璧,却无意交城。蔺相如见此情景,借口璧上有小白斑点要指给秦王看,取回了和氏璧。随即,蔺相如愤怒地指责秦王不守信誉,并说,如果秦王强行逼迫他交出和氏璧,他将让玉璧与自己的脑袋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

秦王怕蔺相如真的这样做,马上表示道歉,并当场叫人拿出地图,划出十五座城池。但蔺相如知道他只是做做样子,不会真的交城,因此要求秦王必须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隆重的仪式,方能献璧,秦王被迫同意了。

蔺相如意识到: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五天再受璧,但肯定不肯给赵王十五座城池。因此他让一个随从人员换上普通百姓穿的粗布衣服,藏着和氏璧,从小路逃回赵国,从而实现了自己完璧归赵的诺言。交璧那天,秦王知道蔺相如欺骗了他后,并没有杀蔺相如,因为他想,即使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和氏璧,那样传出去名声不好,不如把蔺相如放回去,以博得赵国的信任。

蔺相如完璧归赵,赵惠文王很高兴,封他为上卿,负责处理国事。蔺相如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为赵国考虑,完璧归赵的故事也一直流传下来。

心得·启迪

蔺相如完璧归赵,讲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舍身赴秦,舌战秦王的英勇故事,蔺相如的这种行为显示了他崇高的道德品质,这种品质是中华民族得以传承数千年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