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自我心理调节
10549000000007

第7章 心理医生的变态人格

心理医生的社会角色压力

角色压力是指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由于不能顺利地完成社会或公众所赋予给他们的某种责任或期望时而产生的压力。不同的情景需要个体扮演不同的角色当角色与特定的环境相冲突时压力就会产生 角色压力通常包括角色模糊 角色部突和角色过载等。

角色模糊是指个体的权利 责任 方法 目标,或解释权缺乏明确的划分。

尽管从整体上来看咨询者的角色是相当明确的。

另一方面,社会赋予咨询机构和咨询者的责任是相当模糊不清的。求助者的道德心理问题,甚至是人身安全,应该由谁负责昵?面对求助者的恋爱 厌学 品行不良等问题,咨询者究竟该起何种作用呢?

一旦求助者出现了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咨询者。认为咨询者应该承担责任。这样就会在责任与社会赋予咨询者的权力之间出现一种失衡。咨询者在角色模糊带来的压力下,为耗竭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角色冲突是指一些不相容的,特别是那些互相矛盾的要求,出现在同一个个体身上而引起的一种冲突。对咨询者来说,存在着两种普遍的角色冲突来源。人们要求他们能够为求助者提供高质量的咨询,然而他们却无法使用最好的咨询方法或最优秀的咨询材料。

他们对纪律的维持负有责任,但他们却在问题面前没有威信、并缺少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和策略。

当咨询者被要求从事一些咨询之外的工作时,尤其是陌生的领域或职业时,他们就会体验到角色冲突。当咨询者的某些观念与同事尤其是与管理者的想法产生分歧时,角色冲突也可能会发生。名密歇根咨询者的研究中发现角色冲突与工作不满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

角色过载是指咨询者因求助者在能力、需要、兴趣、动机等方面的不同,而给咨询者造成的心理负担。角色过载是咨询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抱怨,尤其是在当今人口急剧膨胀的时代他们需要面对更多的参差不齐的求助者。

在资源受限的前提下,要求咨询者以过去同样的条件,完成更多的任务,这只能是一种幻想。现实是咨询者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只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担当起这一负重的角色。不过结果并不乐观。

这样做不仅效率很低,在投入与产出发生矛盾时,还会导致咨询者工作耗竭的产生。

咨询者对角色压力的两种反应:

咨询者去做低质量的或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若选择前者那么低质量的咨询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在此影响下,会出现生理上的痛苦、焦虑、高血压、以及心理上的不良反应、低自尊;另一种情况是,咨询者有可能会花费大量的心血,尽力满足社会、咨询机构等各种需求,但这种做法不仅使得他们精疲力竭,还会导致家庭矛盾。

这两种反应意味着:咨询者对工作环境的控制力的减弱、甚至根本就是无法控制环境。不能对求助者进行有效控制。咨询者不久就会认为咨询是种无法忍受的工作。所以这两种反应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咨询者所面临的压力,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诱发了耗竭的到来。

心理医生的自我治疗

(一)分析对策

心理学上一般把问题处理策略分为两类:一种是问题指向策略以问题本身为解决目标,它通常在个体认为问题是可以改变的情况下采用。另外一种是,情感指向策略通常在问题不可改变的情况下采用,个体通常会通过对自己的改变,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改变问题本身;

后来又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策略:避免策略——认为避免策略是指,个体通过用一种替代性的任务,把自己从问题中转移出来或寻找另一种社会性的活动,转移自己对压力源的注意力。以此来避开压力情景,有研究发现,情感指向策略与耗竭,和抑郁有较高水平的相关性。而问题指向策略,能够调解所体验到的耗竭水平。

男女两性,因在问题处理策略上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在耗竭的易感性方面存在着差异。许多研究发现,女性咨询者相比,男性而言更易对工作产生耗竭感。女性在遇到问题时,过度集中在自己对该问题的作用和影响上。从认知角度来看,当人们过度关注某些负性事件时,就会产生负面的情感体验。这样反而会进一步强化了,女性对问题的关注。周而复始,最终体验到的,就可能是情感的耗竭、成就感的降低等。

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角色的差异,女性在遇到问题时,一般会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她们也会较多的来寻求他人的帮助,对耗竭的克服也就相对容易些。

那些自我要求比较高、对工作充满理想的咨询者,更有可能感到耗竭。也有研究显示,耗竭与咨询者的高级需要,如自我实现、自尊等有密切的相关。当咨询者在工作中被尊重和要求自实现的需要,遭到挫折时,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对工作的冷漠态度和退缩行为。那些通常倾向于外部归因的人,也更易体验到耗竭。此外,也有研究表明,那些具有特质性紧张与焦虑,以及低自我的人更容易遭受耗竭的侵袭。

综上所述,咨询者职业耗竭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结果,而是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在个人、团体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社会性的现象。

(二)制定对策

给予咨询者更多的支持和谅解,尤其是情感上的支持。咨询是一种塑造人的特殊职业。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对象,渴望求知但在心理生理上未完全正常的人群。这就意味着咨询者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要有巨大的情感投入,并且这种情感上的投入是一种长期的行为。

这就很容易造成咨询者对社会的反应,尤其是回报问题具有极强的易感性。社会应该在满足他们物质需求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情感上的支持。当他们取得进步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微笑和掌声;当他们在咨询中遇到挫折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安慰和谅解。这样,咨询者才可能在付出与回报之间建立一种平衡。

同时,更多社会支持的存在,也意味着咨询者有了更多的缓解压力和耗竭的途径。他们可以向不同的朋友、同事来倾诉自己压抑的情感,让自己长期积累的不满得到及时的缓解。有了较多的社会支持,也意味着咨询者人际范围的扩大,这样,咨询者可以用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避免了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知识的欠缺,引起焦虑或紧张。

这样一来,咨询者难免会有一种抵触的情绪,难免会影响到正常的咨询秩序。因此,为维持正常的咨询秩序,提高咨询者的咨询效率。应该建立一种民主式的双向的管理体制,在政府主管部门或咨询机构制定政策之前,应该预先征询咨询者的意见,并让他们有一定的政策决定权。而后者,对提高咨询者的自尊感,是极其重要的。现行的管理体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同时,责权明确:明确咨询者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不要把一些本应是行政人员完成的任务,交给咨询一线的咨询者去完成;

另一方面,也要给予咨询一线的咨询者一定的自主权,允许他们在不损害求助者身心健康的前提下,采用新的咨询方法和咨询工具。鼓励他们在咨询上,大胆创新。只有这样,咨询者才会对咨询充满了热情,对求助者更加负责对工作更加尽心。

在咨询者耗竭的产生过程中,虽然外部的环境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咨询者本身的素质在其中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防止耗竭的发生,除了要克服环境的不利因素之外,咨询者个人素质也是不可忽视的。咨询者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求助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就必须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来应对求助者提出的各种问题,顺应今天的知识经济,咨询者只有在不断的进取中,才会看到未来和希望。

咨询者在咨询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为了防止在问题发生时,感到束手无策。咨询者在平时,也应该学习一些应对问题的方法,以及处理挫折的技巧,如归因方式的改变、认知的重构等。这些都可以提高咨询者对耗竭的免疫力。咨询机构最好定期为咨询者举行心理健康讲座,因为这些技巧的训练,需要在专门的人员指导下,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