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人类最伟大与最糟糕的发明
10548200000068

第68章 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能自持进行的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时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核反应释放的能量比化学反应大几千万倍,反应过程在微秒级的时间内即可完成。

核武器发展

20世纪40~50年代研制的核武器,被称为第一代核武器。其特点是重量大,可靠性不高,主要由飞机携载,如原子弹、氢弹等。

60~70年代的核武器为第二代。这些核武器体积小,威力大,可靠性和安全性高,如中子弹。

80年代后开始研制第三代核武器,包括带金属小弹丸的小型核弹,核爆炸X射线激光武器,γ(伽马)射线弹,电磁脉冲弹,核爆炸微波武器等。

核武器的种类

1.原子弹:是最普通的核武器,也是最早研制出的核武器。

2.氢弹:是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等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产生强烈爆炸的核武器,又称热核聚变武器。

3.中子弹:又称弱冲击波强辐射工弹。在战场上,“对人不对物”是它的一大特点。

4.电磁脉冲弹:利用核爆炸能量来加速核电磁脉冲效应的一种核弹。

5.γ(伽马)射线弹:爆炸后尽管各种效应不大,也不会使人立刻死去,但能造成放射性污染,迫使敌人离开。

6.感生辐射弹:一种加强放射性污染的核武器。

7.冲击波弹:一种小型氢弹,采用了慢化吸收中子技术,减少了中子活化削弱辐射的作用。

8.红汞核弹:它用红汞(氧化汞锑)作为中子源,由于不用原子弹作为中子源,所以体积和重量大大减少,一般小型的红汞核弹只有一个棒球大小,但当量可达万吨。

9.三相弹:用中心的原子弹和外部铀-238反射层共同激发中间的热核材料聚变,以得到大于氢弹的效力。

超强的核武器性能

1.目标覆盖能力

核武器攻击敌方目标的覆盖能力,由其运载工具的射程或航程反映,射程或航程指标是根据本国战略核打击意图和技术水平提出的。

2.毁伤能力

核武器对目标的毁伤能力由其爆炸威力、命中精度、目标特性、爆炸方式、毁伤作用因素等决定。

3.突防能力

突防能力是进攻型核武器在敌方拦截下的生存能力,它与敌方使用的拦截手段有关。为提高突防能力,已采用一系列技术和手段:①加固技术。②减少目标被敌方发现、跟踪的概率等。

4.生存能力

生存能力是指核武器在核环境下完成其发射、攻击任务的能力。

5.可靠性

核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包括发射和飞行可靠性。

6.作战灵活性

核武器的作战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威力可调,爆高可调,同一型号导弹可使用不同种类的核弹头,具有选择和重新选定目标的能力,能迅速、实时变换攻击目标。

威胁人类生存的核武器

自人类发明核武器以来,在核威慑的保护伞下,人类战争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自1950年以来,地球上发生过20次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超过100万人死亡。美苏冷战结束后,人类面临的核威胁变得更加严重。据数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31000多枚核武器,只要千分之一被人滥用,就足以导致人类末日提早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