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人类最伟大与最糟糕的发明
10548200000028

第28章 火柴

火柴是目前各国应用最普遍、最便宜的取火工具,它为人类取火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最早的火柴

据史料介绍,世界上第一根火柴是法国化学家钱斯尔发明的硫酸火柴。那根火柴又粗又长,棒的一端涂有氯酸钾、蔗糖和树胶,使用时将它与浓硫酸接触即可燃烧。这种方法比用火石火刀撞击要方便得多,当时人们称之为“盗火神”。可是这种火柴的价格昂贵,而且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常造成一些事故。

其实,火柴的类似物在我国11世纪初就有人试制过。北宋初年,民间用沾有硫磺的杉条摩擦引火,人们称它为“发烛”。但它和“盗火神”一样,也不是人类理想的引火工具。而火柴的真正问世,当属磷头火柴的使用。

磷的出现与火柴的发展

1669年,德国炼金术士布朗特在汉堡冶炼各种金属,企图从中炼出黄金。一天,他在“点石成金”的试验里,把白砂和小便放在曲颈瓶中加热,当火烧得很旺时,突然从瓶里冒出一股白烟,凝结成一团白蜡样的东西。这团东西在黑暗中会闪闪发光,涂在墙壁上会留下光亮的痕迹,一遇到空气就会自燃起来。布朗特把这种“怪物”取名磷,意即发光体。他将磷的秘密高价卖给了一富商。1677年,该富商将磷带到英国,遇到著名科学家波义耳。波义耳经过研究,掌握了制磷的技术,并开始了制造火柴的试验。1680年,他终于制出原始火柴——取火棒,即在木质细棒的一端涂上硫磺,在粗纸上涂有磷,取火时将细棒在纸上摩擦,就会点燃细棒。但是当时制磷成本很高,未能推广使用。

1775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硫酸与锻烧过的骨骼一起加热的方法成功地提取了磷。10年后,欧洲市场上出现了“磷头小烛”:一根涂有蜡质的灯芯,一端附上一小块白磷,密封在一支小玻璃管里。使用时只需打开玻璃管,白磷就使“小烛”燃烧起来。又过了40年,巴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工业性的白磷制造厂。

1827年,英国化学家约翰·华克试制一种猎枪上用的发火药时,无意中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摩擦火柴。这种白磷火柴被称为“有毒火柴”,使用不安全,不久就遭到各国禁用。后来法国人塞芬和卡亨二人又改进了配方,用三硫化四磷代替白磷作发火剂,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无毒火柴”。然而这种火柴在粗糙固体表面摩擦时能起火,甚至放进衣袋里稍作摩擦也会自燃,还是不够安全。

1845年,德国人施罗脱将白磷隔绝空气加热到250℃制成了红磷。从此,人们开始用红磷制火柴,最初是由瑞典制造的,故又称为瑞典火柴。其发火剂是把红磷和细砂做成胶糊涂在火柴盒边上,火柴的药糊调成胶糊沾在浸过石蜡的木棒上。使用时火柴头和盒边的红磷相摩擦,红磷局部变为白磷引起燃烧,这种火柴不仅无毒,而且必须在涂有红磷的特制火柴盒上摩擦才会着火,这就是沿用至今的“安全火柴”。

1879年,华裔卫省轩在广州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火柴厂,不过当时由于产品数量少,价钱高,很少有人买得起。1880年,瑞典人在上海开了一家瑞典瑞商洋行,生产和经营火柴。全套机器设备都是瑞典的,甚至连火柴盒上的商标也是国外印刷的,他们利用产品价格低廉的特点,在我国市场上获取了巨大利润,扼杀了我国正欲兴起的火柴工业。

放后我国的火柴工业得到巨大的发展,品种不断增加。例如,火柴技术人员成功地制造了抗风火柴、防水火柴、无梗火柴、彩色火柴、烟幕火柴、信号火柴等。

花样繁多的火柴品种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火柴制造业也在品种上标新立异,以争夺市场。俄罗斯有人发明了一种强烈高温火柴,每根能点燃3小时,它会发出像氢氧吹管一样猛烈的火焰,可以用来代替电焊,切断和焊接钢铁。

日本有一种“浮土绘版画”火柴盒,每根火柴长12厘米,装潢相当考究。火柴像本古书,曾风行全世界。美国有位年轻的工程师,综合多种化学元素,发明了一种“永生”火柴,据说只要备有一根,便能长期使用。可是这位发明家成了火柴老板的眼中钉,当他宣告试验成功时的当晚,竟遭到凶手的刺杀。后来奥地利一位化学家也研制了一种永久火柴,不过他的工艺配方很快被瑞典火柴大王克鲁格收买,人也被软禁了。美国钻石火柴公司还发明了一种新式安全火柴,它燃烧的热度只有目前火柴的一半,而且能自行熄灭。

此外,还有音乐火柴、多次燃火柴、自启式火柴、微声火柴、电影火柴、感光火柴、高级芳香火柴等,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由此也看出,火柴很难被各种现代化的打火机所完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