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三十六计(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10546300000017

第17章 借尸还魂

【原文】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译文】

有作为的不加以借用,害怕的是我方不能控制它;无所作为的要加以借用,这是因为我方完全可以控制它。利用无所作为的并顺势对其加以控制,这不是我方受制于人,而是我方完全可以控制和支配对方。

【计名由来】

计名“借尸还魂”可能源自“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得道成仙的传说。相传铁拐李原名李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一次,其魂魄离开躯体,飘飘然游玩于三山五岳之间。临行前,嘱咐徒弟看护好遗体,但李玄魂魄四处游山玩水,流连忘返。徒弟们等得久了,见师父的遗体老是僵在那里,总也活不过来,便误以为他已经死去,将其火化了。待李玄神游归来时,已不见了自己的躯体,魂魄无所归附。恰好当时附近路旁有一饿死的乞丐,刚刚断气不久,尸体还算新鲜,李玄于慌忙之中,将自己的灵魂附在了这具乞丐尸体之上。借尸还魂后的李玄,已经面目全非。蓬头垢面,坦腹露胸,并跛一足。为支撑身体行走,李玄对着原乞丐用的竹杖喷了一口仙水,竹杖立即变为铁杖。借尸还魂后的李玄也因此被称为铁拐李,原来的名字却反而被人们忘记了。

铁拐李借尸还魂的故事还见于元代岳伯川所写杂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后《东游记》也有记载,只是情节不尽相同罢了。

“借尸还魂”这一带有迷信色彩的民间传说,后来被人们用来喻指某些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的现象;有时也可以用来喻指某些新事物或新力量借助旧事物或旧的形式得到发展的现象。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所谓“尸”、“魂”、“借”、“还”的喻意便都不尽相同了。

【古今战例】

楚项兴兵亡秦之战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嬴政扫灭六国,统一中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嬴政驾崩,其子胡亥继位为秦二世。秦始皇翦灭割据称雄的六国诸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的封建国家,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对推进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他专制暴戾,苛刑峻法,焚书坑儒,且一心沉迷于帝王气派,极度奢华。他修阿房宫,建骊山墓,集天下民力、物力于咸阳;加之对一些本来有利的事(如筑长城,修驰道)急于求成,以致役繁赋重,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因而在秦始皇死后的第二年,便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加上刚被灭掉的六国旧族伺机反扑,纠合旧部,乘机起兵抗秦,秦王朝很快便陷入风雨飘摇之中。秦统一前的楚国地处南方,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是秦争霸天下的主要对手。秦灭六国后,楚人对秦的怨愤最深,反抗最为强烈,因此,当时即有人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首先举起义旗的是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军,其中大多数原为楚国人,他们建立农民政权,号为张楚。响应陈胜、吴广而继起的是项梁、项羽两叔侄,他们杀了会稽(今江苏省苏州市)郡守殷通,举兵反秦。时有广陵(今江苏柏州)人召平,过江来找项氏叔侄,并假传张楚王陈胜的命令,拜项梁为张楚政权的上柱国(相当于丞相之位),要他领兵过长江参战。于是项梁、项羽便率领江东精兵8000,西渡长江,转战于江淮之间,屡战屡胜。又先后收编了陈婴、英布、薄将军等多股起义军,队伍迅速发展到六七万人。公元209前年(秦二世元年),当项梁、项羽部队攻占薛城(在今山东省南部微山湖附近)不久,突然传来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被秦将章邯打败、为车夫汪贾所杀的消息。项梁听说后,便召集部属商议应变之策。当时有些部将、谋士极力怂恿项梁自立为楚王,项梁一时拿不定主意。

恰在这时,一位从居剿(今安徽省巢县)来的老人求见。老人姓范名增,很有知识和见解,常能给人出些计谋。他这次来找项梁,就是对如何巧妙应对和利用当前时局一事来给项梁出主意的。项梁当即接见了范增,对范增说:“现在陈王已经去世,新王还没有确立。我们这里正在商议此事,还没有拿定主意。你老见多识广,有何高见,请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吧。”范增说:“老朽才疏学浅,但听说上柱国礼贤下士,从谏如流,所以特来献上自己的浅陋见解。依我看,陈胜的失败是必然的。请上柱国大人想一想,陈胜原本不是出身名门大族,声望不高,又无大的才干。虽首先起义抗秦,但骤然据地称王,而不立楚国王室的后裔为王。暴秦吞灭的六国中,楚国最无辜。楚怀王为与秦通好而入秦,却被秦王扣留,3年后客死秦国,楚国百姓哀思至今。上柱国从江东起兵,渡江击秦,楚地豪杰将士之所以争相趋附,无非是因为上柱国之家世为楚将,相信上柱国必定会拥立楚国王室的后裔,因而踊跃投靠门下竭诚效力,以图恢复楚国。上柱国如能顺应民心,拥立楚国后裔,楚地百姓自会闻风而至,聚集于你的麾下,天下便一举可定了。”项梁很高兴地采纳了范增的建议,派人四处访寻楚国王室的后裔。事有凑巧,正好在民间寻访到一个名叫熊心的牧童,查问起来,确实是90年前客死于秦的楚怀王的孙子。于是项梁立即派部属备上王车、王服,将牧童迎来薛城,奉为楚怀王,定盱眙(今江苏洪泽湖畔)为国都,项梁则自称武信君。之后,楚项部众迅速扩大至数十万人。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项梁战死。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项羽在巨鹿(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与胆气,击溃秦军主力章邯军40万,与刘邦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的暴虐统治。灭秦之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而依范增“借尸还魂”之计借来的楚怀王熊心,因为已再无利用价值,便被项羽改号义帝流放到洞庭之南的长沙郡,随后又令九江王英布秘密将其杀害于今湖南郴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