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属于:真核域—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蜥形纲—初龙下纲—双孔亚纲。
恐龙与其他爬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进方式。恐龙是唯一站立行走的爬行动物,恐龙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态,其四肢构建在其体躯的正下方位置。这样的架构要比其他种类的爬行动物(如鳄类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为有利。根据恐龙腰带的构造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蜥臀目和鸟臀目。
蜥臀目和鸟臀目区别在于其腰带结构,蜥臀目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射型,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延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相似;鸟臀目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前侧有一个大的前耻骨突,伸在肠骨的下方,后侧更是大大延伸与坐骨平行伸向肠骨前下方。
蜥臀目分为蜥脚类和兽脚类。
蜥脚类又分为原蜥脚类和蜥脚形类。原蜥脚类主要生活在晚三叠纪到早侏罗纪,是一类杂食—素食性的中等大小恐龙。蜥脚形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龙,头小,脖子长,尾巴长,牙齿成小匙状。蜥脚亚目的著名代表有产于我国四川、甘肃晚侏罗纪的马门溪龙,由19节颈椎组成的脖子,长度约等于体长的一半。
兽脚类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它们都是肉食龙,两足行走,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头部很发达,嘴里长着匕首或小刀一样的利齿。霸王龙是著名代表。
鸟臀目分为五大类:鸟脚类、剑龙类、甲龙类、角龙类和肿头龙类。
鸟脚类是鸟臀类乃至整个恐龙大类中化石最多的一个类群。它们两足或四足行走,下颌骨有单独的前齿骨,牙齿仅生长在颊部,上颌牙齿齿冠向内弯曲,下颌牙齿齿冠向外弯曲。它们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全都是素食恐龙,例如鸭嘴龙、禽龙等。
角龙类是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龙。头骨后部扩大成颈盾,多数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我国北方发现的鹦鹉嘴龙即属角龙类的祖先类型。
肿头龙类主要生活在白垩纪。主要特点是头骨肿厚,颥孔封闭,骨盘中耻骨被坐骨排挤,不参与组成腰带。
恐龙的种类很多,科学家们根据它们骨骼化石的形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鸟龙类,一类叫做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推断出是食肉类还是食草类。这只是大概的分类,根据恐龙骨骼化石的复原情况,我们发现,其实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状更是无奇不有。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还有在陆上爬的。总之,当时整个地球上都布满了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恐龙,它们像现代的人类一样统治着地球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家园。
1.翼手龙
翼手龙生活在白垩纪,它们的骨骼在欧洲被发现。翼手龙并不是很大,它们的翅膀不过22厘米左右,但是风神翼龙的翅膀却长达12米,像公共汽车那么大。美国科学家曾经发现过一种翼龙,它的翅膀长达15米以上,如果今天有幸看到它,说不定还以为是飞机从空中飞过。
翼龙类是唯一发展呈具有强劲飞行能力的爬行动物,如鸟类一样的展翅飞翔于天空,追逐和捕食猎物。体形巨大的翼龙是怎么飞上天的?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答案,科学家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2.雷龙
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北美洲丛林,翼龙和始祖鸟在树上歇着,偶尔扇动几下翅膀,林中时而传来几声昆虫的鸣叫。突然传来“轰”、“轰”的声音,由远而近,越来越响,好像雷声一样沉重。然而,天上除飘拂的朵朵白云外,毫无变天的迹象。晴天打雷,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原来,这不是天上的雷声,而是丛林里走出了一只大型蜥脚类恐龙。因其脚步沉重,声音巨大,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所以古生物学家给这种恐龙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做雷龙,意思是“打雷的蜥蜴”。
雷龙是恐龙中最大的一种,有的身长达30米以上,有6层楼那么高。它们都是食草或树叶的动物。我们在博物馆见到的一些恐龙化石,大多就是这种恐龙。
3.薄板龙
薄板龙是最长的蛇颈龙,全长可达15米。它的脖子大约为躯干的两倍。它们与陆地上的恐龙和空中的翼龙是近亲,也用肺呼吸空气,一般也产卵。它们是海洋中的霸主,有些长着锋利的牙齿,为的是捕食其他鱼类。
薄板龙的出现,显示蛇颈龙已经陷入了进化牛角尖,特化的生物往往最容易灭绝。不出所料,蛇颈龙没能逃过白垩纪最后的考验,与恐龙成了难兄难弟。蛇颈龙消失了,但是它留给了人类无限的遐想,至今还有不少“海怪”、“湖怪”打着它的幌子在世界上游荡。也许蛇颈龙真的没有灭绝,它仍然在我们广沃的思想海洋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遨游。
4.暴龙
暴龙又名霸王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后三百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恐龙种群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广。
暴龙的属名在古希腊文中意为“暴君蜥蜴”。有些科学家认为,亚洲的勇士特暴龙是暴龙属的第二个有效种,而其他科学家则认为特暴龙是独立的属。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暴龙科的种已被提出,但它们多被认为是暴龙的异名,或被分类于其他属。
如同其他的暴龙科恐龙,暴龙是两足、肉食性恐龙,拥有大型头颅骨,并借由长而重的尾巴来保持平衡。暴龙的前肢非常小,长久以来,暴龙被认为只有两根手指,但在2007年发现的一个完整的暴龙化石,显示它们可能具有三根手指。暴龙可能是种顶级掠食者,以鸭嘴龙类与角龙下目恐龙为食,但有科学家认为暴龙是种食腐动物。虽然目前有其他兽脚亚目恐龙的体型与暴龙相当或大于暴龙,但暴龙仍是最大型的暴龙科动物,也是最著名的陆地掠食者之一。
暴龙是一种凶猛的食肉恐龙,是已知最大的陆生性食肉类。暴龙是一种非常致命的凶残恐龙,它在恐龙世界中的“暴君行径”是名不虚传的。体长15米,仅头部就有1.5米长,身高达6米。头骨笨重,高而侧扁,具有两个很大的眼前孔,眼眶呈椭圆形,牙齿极为发达。暴龙主要生活在丘陵区,以植食性的爬行动物为主要的捕食对象。由于周围生活环境的变化,暴龙在晚白垩世最晚期时绝灭了。
5.中华龙鸟
中华龙鸟的脊柱和体表有着流苏一样的纤维状结构,这种结构有可能是羽毛的前身。它没有飞翔功能,主要是保护皮肤和体温。生存于距今1.4亿年的早白垩世纪。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它的骨架大小有1米左右,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利于捕食,后腿较长,适宜奔跑,全身还披覆着一层原始绒毛。长期以来,对于鸟类是不是恐龙的后裔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中华鸟龙的发现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中华鸟龙化石的发现是近100多年来恐龙化石研究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不仅对研究鸟类起源,而且对研究恐龙的生理、生态和演化都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6.剑龙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是生存在侏罗纪晚期四只脚的食草动物。它们被认为是居住在平原上,并且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他的食草动物(如梁龙)一同生活。
剑龙是完全用四足行走的恐龙,大小与大象差不多,但体形却大不一样,前肢短,后肢较长,整个身体就像拱起的一座小山,山峰正好处在臀部。令人惊奇的是,从发现的化石得知,剑龙的背上有两排三角形的骨板,从颈部排到尾巴,宛如一把把插着的尖刀,可以用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虽然剑龙的个头如大象,但头很小。
一个小脑袋如何指挥庞大的身体运动呢?有人认为,在剑龙的臀部还有一个扩大神经球,大约是脑子的20倍大,它能指挥后肢和尾巴的行动,所以有人说剑龙有两个脑子。看来,剑龙移动它那粗重的后肢和活动它那强劲的尾巴,要比运用头脑肯定要重要得多。这是因为,剑龙通常生活在灌木、丛林之中,不时地选择一些细嫩的枝叶为食,但是如遇到肉食龙来侵袭它时,它会用钉子般的尾刺鞭打它们,与敌人一决雌雄,这时第二大脑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华阳龙的问世,使它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剑龙之一。然而,华阳龙化石发现的意义远不止这一点,过去人们都认为欧洲是剑龙的故乡,它们最早在英国南部生活,后来才移居到美洲、亚洲和非洲的。自从华阳龙标本发现以后,它改变了许多古生物学家的看法。剑龙的起源中心应该在亚洲,理由是我国四川的华阳龙是在侏罗纪中期地层中发现的,而其他各大洲可靠的剑龙化石都是在这以后的侏罗纪晚期地层中发现的。由此,古生物学家认为,华阳龙可能在侏罗纪中期有过一次大的分化,到侏罗纪晚期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属种,并扩散到亚洲以外的其他地方生活了,如美国的“典型”剑龙、非洲的刺棘龙以及欧洲的一些种类。
剑龙,这种曾以“两个脑子”而闻名于世的恐龙,在侏罗纪晚期繁盛了一个时期,于白垩纪早期绝灭了。如今,我们只能通过它们的化石进一步了解它更多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7.巨齿龙
巨齿龙又叫斑龙,意为“巨大的蜥蜴”,属于恐龙总目兽脚亚目,生存于侏罗纪。
巨齿龙是大型食肉恐龙,牙齿巨大呈锯齿状,与较长的牙根,固定在颌骨内,牙齿顶端向后弯曲而倒伏,像有锯齿的锋利的刀,它们通常采用小规模的狩猎。第一具巨齿龙化石遗骸是1818年在英国牛津郡石场的板岩中发现的。从那以后,已经有25只之多的恐龙被命名为巨齿龙。巨大颌骨和其他骨骼证明,巨齿龙是一种大型的凶猛的食肉恐龙。巨齿龙比两只犀牛还要长,有一个成年人三倍的高度。它的头很大,并且在强有力的上下颌中长着弯曲的牙齿,像切牛排的餐刀一样,顶端有锯齿,用于咬食新鲜的猎物。在它的“手指”和“脚趾”上长着尖利的爪,具备了这样的武器,巨齿龙能够随时攻击林中的食草恐龙。其遗骸非常破碎,里面可能还混杂其他兽脚类骨骼的破片。
巨齿龙是最早被科学地描述和命名的恐龙,它是一种庞大的动物,也是残暴地猎食其他动物的野兽。1824年就被发现,得名于其极大的牙齿,巨齿龙是第一只获得命名的恐龙,其化石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非、澳大利亚、印度和中国。
8.三角龙
三角龙是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垂克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
三角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龙,它们有非常大的头盾以及三根角状物,令人联想起现代犀牛。虽然没有发现过三角龙的完整骨骸,它们仍因1887年起发现的大量部分骨骸标本而著名。长久以来,关于它们三根角以及头盾的功能处于争论中。传统上,这些结构被认为是用来抵抗掠食者的武器,但最近的理论认为这些结构可能用在求偶,以及展示支配地位,如同现代驯鹿、山羊、独角仙的角状物。
三角龙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欢迎的恐龙。虽然三角龙与暴龙居住在同一陆地上,但不确定它们之间是否有过电影与儿童读物里所描述的打斗。
很多年来,关于三角龙的起源并不明确。1922年,新发现的原角龙被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认为是三角龙的祖先。然而,近年来发现数种与三角龙祖先有关系的物种。20世纪90年代发现晚期的祖尼角龙,是角龙下目中已知最早有额角的恐龙,而2005年发现的隐龙,是目前已知唯一的侏罗纪角龙下目恐龙。
这些新发现非常重要,也描绘出角龙类恐龙的起源。它们起源于侏罗纪的亚洲,而真正有角的角龙类出现在晚白垩纪之初。三角龙越来越常被认为是角龙亚科的一个成员,三角龙的祖先可能外表类似开角龙,开角龙生存时间早于三角龙约五百万年。
9.甲龙
甲龙是一类以植物为食、全身披着“铠甲”的恐龙。其名字意为“装甲”或“僵硬的蜥蜴”,是出现在白垩纪晚期草食性中等体型恐龙。它们一般有五六米长,后肢比前肢长,身体笨重,只能用四肢在地上缓慢爬行,看上去有点像坦克车,所以有人又把它叫做坦克龙。它的背部有厚重的被板,尾巴如棍棒,所有的骨头紧紧相连,甚至没有多余的空间容纳脑部。甲龙生活在森林、沙漠,以植物为食。在南美洲的玻利维亚,美国的蒙大拿州和墨西哥等地都有它们的踪迹。
“一只凶猛的食肉恐龙猛然扑向一只小恐龙,但是不管它怎么咬、怎么抓,就是咬不住、抓不破那只小恐龙的身体。原来,小恐龙身上长着一层坚硬的厚铠甲,简直就像披盖着装甲的小坦克一样。最后,食肉恐龙只好无奈地走开,去寻找别的猎物去了。”这是美国的一部关于恐龙的动画片里的一个场面,但这绝不是凭空的想象,而是根据科学家对恐龙的研究而合理设计的镜头。事实上,这样的场面在1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期不知真实地上演过多少次。
这种身上长有硬甲的小坦克似的恐龙就叫做甲龙。各种甲龙组合成了恐龙大家族中一支独特的类群,叫做甲龙类,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就是爬行纲、鸟臀目、甲龙亚目。甲龙类是恐龙大家族中较晚出现的类群,直到白垩纪之末才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甲龙身体上部覆盖着厚厚的鳞片,背上有两排刺,头顶有一对角。甲龙有个像高尔夫球棒一样的尾巴;它的四只腿都是短的,脖子也很短,脑袋是宽宽的。从自卫手段上看,甲龙已经使自己发展到了顶点,全身披着厚重的甲骨,有的还配有利刺。这种名为林龙的甲龙全长6米,颈部、痛部和身体两侧部覆盖着骨质甲片,甲片上密布着脊突。皮肤厚实似皮革,极具韧性。臀部上方至尾巴的大部分竖立着尖如匕首的棘刺,身体两侧也各有一排尖刺。这种严密的防范措施,抵挡住了大部分的食肉者。
10.翼龙
中生代三叠纪出现在地球上的翼龙是最早能够飞行的脊椎动物,但有人怀疑它只是徒有虚名,充其量只能在天空滑翔。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因其大脑中处理平衡信息的神经组织相当发达,翼龙不仅能像鸟类一样飞翔,而且很可能是飞行能手。最大的翼龙是披羽蛇翼龙,展开双翼有12米长。
翼龙是恐龙的近亲,二者生活在同一时代,是第一个飞向蓝天的爬行动物,人们经常将翼龙误认为是“会飞的恐龙”。翼龙起源于约2.15亿年前的晚三叠世,灭绝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当恐龙称霸着陆地时,翼龙却控制着天空。翼龙具有与今天的鸟类相似的复杂行为。科学家有理由相信,它们以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把卵产在湖泊或者海滩的沙地上,也许还会孵卵。翼龙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爬行动物,具有独特的骨骼构造特征。
翼龙的前肢高度特化,第四指加长变粗成为飞行翼指,它由四节翼指骨组成,前端没有爪,与前肢共同构成飞行翼的坚固前缘,支撑并连接着身体侧面和后肢的膜,形成能够飞行的具有类似鸟类翅膀的翼膜;翼龙的腕部发育一个特有的向肩部前伸的翅骨,对翼膜起支撑作用;第一至第三指生长在翼膜外侧,变成钩状的小爪,第五指退化消失;支撑翼龙飞行的翼膜结构,完全不同于其后能够飞行的脊椎动物—鸟类和蝙蝠类翅膀结构。
翼龙类属于爬行动物,然而它很可能是温血动物。翼龙身体上的这些“毛”隔热保温,防止体内热量的散失,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能直接证明翼龙是热血的恒温动物。事实上,翼龙为了适应飞行的需要,已经具有内热和体温恒定的生理机制,较高的新陈代谢水平、发达的神经系统以及高效率的循环和呼吸系统,成为一类最不像爬行动物的爬行动物。
11.蛇颈龙
蛇颈龙的外形像一条蛇穿过一个乌龟壳。它的头小,颈长,躯干像乌龟,尾巴短。头虽然偏小,但口很大,口内长有很多细长的锥形牙齿,捕鱼为生。长长的颈更有利于它在水中捕捉食物。许多种类的身体非常庞大,长达11~15米,个别种类长达18米。四肢特化为适于划水的肉质鳍脚,这使蛇颈龙既能在水中往来自如,又能爬上岸来休息或产卵繁殖后代。蛇颈龙是海中爬虫类的一种,海中爬虫类包括了海洋鳄鱼和鱼龙。它们由陆上生物演化而来,再回到海洋中生活。这些中型的爬虫类活在三叠纪到白垩纪晚期。它们必须生活在干净的水域中,主要以食用鱼类维生,化石证实它们较常出现在海洋环境中,除了鹦鹉螺之外也吃鱼类。
蛇颈龙类可根据它们颈部的长短分为长颈型蛇颈龙和短颈型蛇颈龙两类。长颈型蛇颈龙主要生活在海洋中,脖子极度伸长,就像一条蛇,身体宽扁,鳍脚犹如四支很大的划船的桨,使身体进退自如,转动灵活;长颈伸缩自如,可以攫取远处的食物。生活在白垩纪的薄板龙,颈长是躯干长的两倍,由60多个颈椎组成,真是令人吃惊。短颈型蛇颈龙又叫上龙类,这类动物脖子较短,身体粗壮,有长长的嘴,所以头部较大,鳍脚大而有力,适于游泳。发现在澳大利亚白垩纪地层中的一种长头龙,身长15米,可头竟有3.7米长,嘴里上下长满了钉子般的牙齿,大而尖利,呈犬牙交错状,凶猛无比。
蛇颈龙在逃脱追杀的时候必须借助那长长的脖子来调整方向,它那脖子又长又灵活,能帮助它扭转身体使它能够自由地四处游逸。如果它的脖子出了问题,将会对它的游泳逃避危险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蛇颈龙类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当时的海洋和淡水河湖中均有它们的种类生活着,是名副其实的水中一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