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海洋馆漫游:海洋怪象实录
10540000000004

第4章

1960年5~6月在南美洲智利附近的海底发生了一系列大地震。其中10次超过了7级,3次超过了8级。最强烈的一次89级,发生在智利奇洛埃地区,并且引起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啸。1960年5月23日智利的海底发生89级地震,随即在700千米范围内引起了海底地壳的变动,震中地壳最大上升量达3~4米,最大下沉量达2米。地震有感范围达1000千米以上。由于海底地壳的急剧升降,使海水随之升降而发生海啸。这次海啸在智利500千米沿岸上的平均波高为10米,最大波高为25米。当然,就海啸波的高度来说,它并不是地震海啸中最高的,但是它的波及范围之广和能量之大,却是其他几次海啸难以比拟的。

海啸生成后,首先冲向智利海岸,毁坏港口设施,吞没渔民村镇,使数以千计的人遭灭顶之灾,数以万计的人无家可归。海啸引起的巨浪以极快的速度涌向整个太平洋海域,扑向南太平洋的新西兰、澳大利亚,在悉尼港形成强大的漩涡,使港内的船只受到了重大的损失。海啸扑向菲律宾、夏威夷和日本海岸。它以707千米每小时的平均速度,只用了14小时56分就走完了1660千米的路程,到达了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简直比得上飞机的速度了。在夏威夷观测到的海啸波高为9米。当它用21个多小时走完17000千米的路程到达日本时,最大波高仍有8l米。这次海啸把日本本州岛的太平洋沿岸洗劫一空,把日本北部一个地方的整个海岸都堆上了各种轮船的残骸。

智利海啸在到达日本之前,尽管早已发出了警报,人们已经有了准备,但仍然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毁坏房屋1500多幢,伤亡达千余人。海啸万里奔袭,威力却不减,仍保持着极大的破坏力。这次海啸一直影响到前苏联境内的鄂霍次克海后才收兵回营。

海底地震和海底火山爆发

海底地震是对航行在海上的人们的又一大威胁。1959年春,前苏联客货轮“库鲁”号在勘察加沿海海域航行,突然受到震动,好像有只大铁锤不停地敲打船底,每打一次,船身就剧烈地抖动一下,船上的舵轮、雷达全部失灵,罗盘也出了故障。海面上腾起无数水柱,周围一片白色的泡沫。

1964年3月21日,美国阿拉斯加地震发生时,前苏联“坚定”号救护船正在距安克雷奇市250海里的公海上。它在5分钟之内竟受到3次剧烈震动,就好像全速前进的船只,猛地撞上了大块礁石一般。

在海底地震中,船只损失的大小取决于地震强度,也取决于船只与震中的距离。科学家认为,由海底传递到海面的地下震动,在震源地区感觉最明显,5~6级的地震便可以毁坏船体,掀掉锅炉和发动机。

对停留在港内的船只来说,最危险的则是海底地震造成的海啸。地壳急骤升降,迫使几千米长的水柱发生运动,在海水上层形成巨大而迅猛的波浪,当波浪涌进浅水海域时,浪头骤然增高,速度放慢,像一面墙一样倾倒在岸上。狭长的海湾和楔形港口里,海啸的浪头尤其大。

1958年7月9日晚,美国阿拉斯加东南的里都亚港发生了一次地震。潮水所到之处,淹没山坡,冲毁树林。潮水过后,只留下一片光石秃岭。

海底火山爆发也常常给海上船只带来惨重的灾难。1952年9月23日,东京南225海里的一座礁石附近,火山爆发。首先来到这里的一艘日本海上防卫厅的考察船,发现海面上出现了一个新岛,海拔高度30米,直径150米。几天之后,小岛却消失了,但火山口还在继续喷射,火山熔岩流入海里,蒸汽变成云彩升上天空。这时,东京渔业研究所的一艘水文考察船又驶近火山爆发区,正当船上人员开始摄影、测定火山威力、选取当地水土样品时,第二次火山爆发,考察船当即被蒸汽和灰烬吞没了。火山喷射物散落以后,海面上再也不见船的踪影。直到过了很久,船的残骸才被找到。

人们往往并不知道,有时来自火山的危险并非是火山本身,而是火山的喷发物——火山灰、水蒸气等,它们像浓雾一样,降低能见度,使船只陷入死亡境地。

海洋微地震之谜

一种能在地震仪中接收到的暴发性干扰,就是海洋微地震。这种暴发性干扰是由大量周期约为2~10秒的微小的地壳震动波群所组成的。微地震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它常常伴随附近海洋风暴的出现而爆发。它所包含的波动频率则恰好是它所伴随的风暴激起的波浪频率的2倍,这就是所谓的“信频现象”。此外,人们还观察到,当风暴由大陆吹向海洋时,这种微地震常能持续很久;反之,当由海洋吹向大陆时,一旦风暴登陆,它就很快减弱以至消失。

至于海洋微地震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人们曾作过许多猜测。有人认为这是海浪冲击海岸的结果,也有人想用波浪起伏施加在海底的压力发生变化来解释,但这些说法都不能解释前面说的信频现象。

地球物理学家斯科特、海洋学家迈克和流体力学家朗吉等人,在对微地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经过复杂的计算发现,两列相同频率沿几乎相反方向行进的波浪相撞时确能产生一种向水中各个方向辐射的微弱声波。它不是通常的驻波,也不随深度而衰减,而且它的频率很接近波浪频率的2倍。计算结果还表明,由于风暴会在广阔的洋面上掀起波涛,其中含有许多相反方向的波动成分。由所有这些成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成声波的能量相当可观,足以激起微地震。

这种理论被称为非线性相互作用,它虽然能解释许多重要的现象,可是却不能解释为什么当风暴登陆后海上波涛依然存在而微地震却很快平息的现象,因此海洋微地震的发生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为什么印度洋洋面上有一个洼坑

一次,科学家在观察人造卫星在印度洋上空飞过时,注意到在某一海域卫星轨道稍稍向上隆起。这说明下面的地球引力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海域的洋面上有一个深达90米的奇异洼坑。在宽1900多千米的洋面上,水面缓缓地下降。船只经过这一海域时,难以发现这一洼坑现象。

水面上为什么会出现洼坑呢?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因为谁都会说,水是往低处流的,直流到水面一样平为止。然而,这仅是在地球引力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才如此。按照万有引力定律,物体间引力的大小,决定于其质量和距离。汪洋大海的海底是起伏不平的,有的地方存在着海底山。局部地壳质量比周围要大,引力自然也要大一些;而在海底谷的区域,引力就相应略为减弱。地球物理学家对印度洋上出现洼坑的解释是,在洼坑下面的海底地壳质量比周围要小,引力当然也小,使周围引力较高区域的水不能流进去将洼坑填平。

大洋的洋面上既然会形成洼坑,同样也会出现“山头”。当水下有海底山脉时,那里的水会将周围引力较低区域的海水牵拉过去而呈隆起状态。

深海平顶山之谜

在神秘的深海世界里,颇令人迷惑不解的,要算是平顶山。平顶山的顶巅,就像是被快刀削过似的那么平坦。它的名字就是这么得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普森顿大学赫斯教授在美海军任舰长时,曾对太平洋的深度进行过一些探测,每一次都发现了从夏威夷到马里亚纳群岛一带四、五千米的深海海底,耸立着许多平顶的山峰。以后的进一步测量证实,这些顶巅平坦的山峰,顶巅的直径约有5海里,把周围的山脚计算在内,形成直径约9海里左右的高台。山腰最陡的地方倾斜约达32°,再往下形成缓坡,并呈现阶梯状,这些情况是所有海底平顶山的共同特征。

这些深海平顶山,分布在除了太阳和星星以外就看不见其他任何目标的太平洋海底。在这里,由于它们的形状独特,便成了极为突出的海底航标。航行在这一带的船只,只要有一幅反映海底平顶山分布位置和水深情况的海图使用方位仪和声波测深仪,就可准确地测定出船位。就这样,深海平顶山为现代航海作出了贡献。

凡是存在深海平顶山的地方,一般都是良好的天然渔场。因为当深层水流冲击深海平顶山时,便产生一种上升水流,深海里的营养物质随着上升水流浮至浅层海面,海水中营养物质一多,就会聚集起众多的浮游生物,从而吸引鱼群到这里来觅食,形成良好的渔场。

深海平顶山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是正在探索中的一个未解之谜。

无底洞之谜

地球上是否真的存在“无底洞”?按说地球是圆的,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组成,真正的“无底洞”是不应存在的,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山洞、裂口、裂缝,甚至火山口,也都只是地壳浅部的一种形态。

事实上地球上确实有这样一个“无底洞”。它位于希腊亚各斯古城的海滨。由于濒临大海,在涨潮时,汹涌的海水便会排山倒海般地涌入洞中。据测,每天流入洞内的海水量达3000万千克。奇怪的是,如此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却从来没有把洞灌满。有人怀疑它有一个出口。然而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做了许多努力,企图寻找它的出口,却都是枉费心机。

为了揭开其中的秘密,1958年美国地理学会派出一支考察队,他们把一种颜色经久不变的深色颜料溶解在海水里。这种颜料随海水灌入“无底洞”中。接着他们又查看了附近海面以及岛屿上的河流、湖泊,满怀希望地去寻找这种带颜色的海水,可结果令他们非常失望。难道是海水量太大把颜料稀释得太淡,以致人们无法发现?

几年后美国人又进行了一种新的试验,他们制造了一种浅玫瑰色的塑料小粒。这是一种比水略轻,能浮在水上不沉底,又不会被水溶解的塑料粒子。试验者把130千克重的这种肩负特殊使命的物质,统统掷入到打旋的海水里。片刻功夫,这些小塑料粒就像一个整体,全部被无底洞吞没。试验者想,只要有一粒在别的地方冒出来,就可以找到“无底洞”的出口了。然而他们在各地水域整整搜寻了一年多时间,仍一无所获。

至今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海水没完没了地“漏”下去。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都流到哪里去了呢?

海底玻璃之谜

我们每天都要与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打交道,如玻璃杯、玻璃灯管、玻璃窗户等等。普通的玻璃,以花岗岩风化而成的硅砂为原料,在高温下熔化,经过成型,冷却后便成为我们所需要的玻璃制品了。

然而,在很难找到花岗岩的大西洋深海海底,居然也发现了许多体积巨大的玻璃块,这真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为了解开这个海底玻璃之谜,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这些玻璃块不可能是人工制造以后扔到深海里去的,因为它们的体积巨大,远非人工所能制造。

有些学者认为,这种玻璃的形成,有可能是海底玄武岩受到高压后,同海水中的某些物质发生一种未知的作用,生成了某种胶凝体,从而最终演变为玻璃。如果这是属实的话,今后的玻璃生产就可以大大改观了。现在我们制造一块最普通的玻璃,都需要1400~1500摄氏度的高温,而熔化炉所用的耐火材料受到高温玻璃溶液的剧烈侵蚀后,产生有害气体,影响工人的健康。假如能用高压代替高温,将会彻底改变这种状况。

由于这个设想,有些化学家把发现海底玻璃地区的深海底的花岗岩放在实验室的海水匣里,加压至400个大气压力,结果是根本没有形成什么玻璃。那么,奇怪的海底玻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迄今仍然是一个未能解开的自然之谜。

死海之谜

死海不是海,而是一个内陆湖,它位于巴勒斯坦和约旦之间的裂谷中,湖面比海平面低392米,是世界上陆地最低的地方。在希伯来语中,死海被称为“盐海”。这是因为湖水中含盐度为22%,比一般海水高七八倍,是世界上含盐分最多的一个水域。

在这样高盐度的湖水中,不仅没有鱼虾,甚至连四周岸边都没有任何植物能生存。由于水的密度大,游人们可以像躺在床上一样舒适地仰卧在水面上。

长期以来,在死海的前途命运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死海在日趋干涸,不久的将来,死海将不复存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死海并非是没有生命的死水,它的前途无量,是未来的世界大洋。

持前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在几千年漫长的岁月中,死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不断蒸发浓缩,湖水越来越少,盐度越来越高。加上那里终年少雨,夏季气温高达50℃以上。唯一向它供水的约旦河,还要被用于灌溉,所以它面临着水源枯竭的危险。1976年,死海水位迅速下降,其南部开始干涸。以色列曾想用“输血”的方式——打通死海与地中海——来挽救死海,但地中海本身的平衡也很脆弱,亦有入不敷出之忧。所以,从长远看,死海似乎只有死路一条了。

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则认为,死海位于着名的叙利亚——非洲大断裂带的最低处,这个大断裂带还处于幼年时期,终有一天,死海底部会产生裂缝,从地壳深处冒出海水,而随着裂缝的不断扩大,会生长出一个新的海洋。这一观点的有力佐证是,与死海处于同一构造带上的红海,其海底已发现了一条深2800米的大裂缝,并且还在缓慢发展,从地壳深处正不断地冒出水来。

80年代初,人们又发现死海之水正不断变红,科学家们经过分析,发现其中正迅速繁衍着一种红色的小生命——“盐菌”。其数量之多也十分惊人,大约每立方厘米湖水中含有2000亿个盐菌。此外,人们发现死海中还有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看来,死海已名不副实了。

海滨奇石

东山岛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古称铜山,是着名的海滨风景区。东山岛的闻名,除了美丽的热带海滨风光外,还因为岛上有一块奇石——风动石,它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

风动石,危立于铜山古城东门海滨。石高473米,宽457米,长469米,重20多万千克,外形像一只雄兔,斜立于一块卧地盘石上,两石吻合点仅有几厘米见方。当海风从台湾海峡吹来的时候,强劲的风流会使风动石微微晃动,让人觉得其岌岌可危,可风停后,风动石也随之平稳如初了。

风动石不仅在风的吹拂下会摇晃,而且人力也能使其晃动。如果找来瓦片置于石下,选择适当的位置,一个人就能把这硕大的奇石轻轻摇动起来。此时,瓦片“咯咯”作响,顷刻间化为齑粉,奇石摇动的轨迹清晰可见。

1918年2月13日,东山岛发生75级地震,山石滚落,屋倒人亡,可风动石却安然无恙。

“七七事变”后,日军企图搬走风动石,日舰“太和丸”用钢丝索系于风动石上,开足马力,可多条钢丝索被拉断了,风动石却纹丝未动,最后日军只得放弃这一企图。

风动石历经沧桑,依然斜立如故。

海中颅骨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