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海洋馆漫游:海洋动物乐园
10539800000011

第11章

看到这个情况后,渔民们大吃一惊,但仔细一看,又感到十分高兴。他们见大王乌贼显得病恹恹的,便打算捉住它。平时,伊朗人常用大王乌贼的肉作鱼饵,眼前这几百千克重的肉饵岂能白白放过!可是他们手中缺乏合适的武器,他们总共只有一把大砍刀。怎么办?想了半晌,渔民们决定避开正面,将船迂回到大王乌贼的侧后方,悄悄逼近猎物。一个渔民猛地一下抓住大王乌贼的一条腕,另一个渔民马上手起刀落砍下,剩下的那位渔民则使劲划船,将船退回安全的地方。

遭到突袭的大王乌贼发怒了,用腕猛击海水,但并不反攻,只是一味地退却。渔民们想追上它。可大王乌贼游得飞快,不多一会便消失在大海之中。

渔民们感到很是失望。这时,空中盘旋的海鸥又“指示”出大王乌贼的方位。不知为什么,大王乌贼一直没有潜下海去,如此一来,就成了海鸥的追踪目标。渔民们用力划了一段距离,终于又追上刚才那只大乌贼。他们仍然像上次一样砍下了大王乌贼另一条腕。大王乌贼也仍然狂怒地扑腾一阵子后逃跑了。这样的过程重复了好几遍,大王乌贼终于精疲力竭了,它只能用那被砍短了的腕机械地拍打海水,却再也构不成对渔民的威胁了。大王乌贼使出了最后的绝招:施放墨汁,妄图凭借“烟幕弹”逃遁。

他们对大王乌贼发动总攻。渔船渐渐逼近大王乌贼,大砍刀接连不断地向它身上砍去,最终砍下了大王乌贼的脑袋。随即,乌贼的身体沉了下去。3个人费了好大的劲,才将乌贼头拖进船舱,胜利而归。

事后,大王乌贼的头和砍下的腕被送到巴利阿克利博物馆,供伊朗动物学家研究。

据测量,两条最长的腕足足有10米长,大王乌贼的眼睛直径为38厘米,头部约重40千克。

大多数动物学家认为,渔民们所捕的这头大王乌贼得了病,所以无力反击,也无法潜入水中,这并没有显示出它的真实实力。那么,健康的大王乌贼到底有多厉害呢?让我们来看看19世纪60年代发生在大西洋上的那场战斗吧。

在大西洋上特纳是夫岛以东,一艘法国海防舰驶了过来。水兵们忽然发现前方有一条长约6米、呈砖红色的怪物。那怪物头部长有腕,眼睛向外突出,约有小口径炮弹大小,口中长有很大的喙,咀嚼时发出“咋嚓咋嚓”的声音。怪物不时将嘴张开,露出大铁钳似的角质喙向军舰示威。

舰长命令开炮,可是连打了10多发炮弹都没有击中怪物。怪物在海水中时浮时沉,样子颇为自得。此时,“亚列克顿号”已驶到离怪物不远处,船上的一位画家还捕捉时机即兴给怪物画了速写。船上的水手们不甘心,又向怪物炮击,他们还向怪物投出了大鱼叉,可是鱼叉并不能扎进它的身体。后来,一发炮弹终于击中了怪物,那怪物抽搐着,体内冒出了大量粘液和一些半消化的食物。顿时。海面上弥漫开一股恶臭的味道。

接着,水兵们用缆绳套住怪物的尾部,想把半死的怪物拖上甲板。但怪物很重,估计在2吨以上。结果,它的身子被缆绳勒断,沉入水中。人们手忙脚乱地想把怪物打捞上来,最后只捞起了一块25千克重的肉。

这艘海防舰返回法国以后,舰长将怪物的肉交给了法国科学院。经鉴定,“亚列克顿”舰炮击的怪物,原来是一条大王乌贼。

伊朗渔民以及法国军舰所遇到的大王乌贼,都显示不出大王乌贼的长度。目前,关于大王乌贼的大小,科学家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有人根据捕获到的抹香鲸身上被大王乌贼吸盘吸出的痕迹判断,大王乌贼的长度为10~15米。但另一些科学家认为,大王乌贼的长度最多可达45米,还有人曾从一条抹香鲸的肚子里取出过大王乌贼的腕,那腕竟有人的躯体那么粗,腕上的吸盘如碟子般大小,吸盘上还长有虎爪般的锐利锯齿。根据以上的描述,科学家们推断大王乌贼可能有20多米长。

19世纪70年代,大西洋的局部海域曾经出现过极少量生病的大王乌贼,有人乘机捕获并解剖了一二条,因而初步揭开了蒙在大王乌贼身上的“面纱”。经过研究,如今人们已经知道,大王乌贼的分布范围是英国、冰岛、丹麦、挪威、纽芬兰沿岸,以及加勒比海、日本、菲律宾和澳大利亚北部。这些大王乌贼通常生活在水下数百米处,它们以鱼类和海豚为食物。

长期以来,人们很难理解游泳速度达36千米每小时的大王乌贼,为什么老是不肯逃避游速只有9~12千米每小时的抹香鲸,非要苦苦恋战,弄个两败俱伤才肯罢休?

一些人认为,这是由于大王乌贼生性好斗,它们决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显示自己实力的机会。

1946年12月,一家挪威杂志曾报道过一艘时速19千米的万吨油轮,在夏威夷和萨摩亚岛之间突然遇上一条20米长的大王乌贼的事。令人吃惊的是,那乌贼居然十分大胆,径直冲向巨轮,并用腕猛击船舱。幸好船尾的螺旋桨割断了腕,这才使得全船的人幸免于难。

1941年3月,英国运输船“不列颠号”在大西洋被德国战舰击沉,一部分死里逃生的水手挤在一艘救生艇内随波逐流。夜里,一名水手猛然被一条大王乌贼拖下水去。紧接着,一名中尉的腿上也被乌贼巨大的腕吸住。他拼命挣扎,正为剧痛难忍而感到体力不支时,不知什么原因,那乌贼忽然弃他而去,使他侥幸逃生。

大王乌贼的好斗性是否是先天的,关于这一点,目前科学家的意见很不一致,有人认为,大王乌贼之所以富有侵略性,是因为饥饿的缘故。大王乌贼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它们是无脊椎动物中大脑最为发达、视觉最为敏锐的食肉动物。由于它们一天的新陈代谢较旺盛,因此必须大量进食补充其消耗的能量,往往它们主动挑衅。可是,另一些生物学家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大王乌贼生有墨囊,能放“烟幕弹”,会随意改变体色接近猎物,所以不至于常常弄得饥饿难忍。如此疯狂好斗,多半是因为中毒的缘故,但人们至今未能找出中毒的证据。

至今为止,人们对大王乌贼也并不是十分了解。

海洋巨蟒是什么动物

1817年8月,所罗门·阿连船长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格洛斯特港的海面上亲眼看到了“海巨蟒”。他回忆说“当时有个怪物,很像一条巨蟒,在离港口130米的地方游来游去。这个怪兽长40米,身体粗得像半个啤酒桶,整个身子呈暗褐色。它的头像响尾蛇,和马头大小差不多。它在水面上缓慢地游动着,一会儿绕着圈游,一会儿又直着身子游。忽然,巨蟒竖直钻进海底不见了,过了一会儿又从180米远的海面上出现。”

同船的玛休·伽夫涅、达尼埃尔·伽夫涅兄弟俩和奥嗄斯金·维巴3人同乘一艘小艇去垂钓时,也看到了巨蟒。玛休还在离巨蟒20米开外的地方用步枪朝它开了几枪。他讲述当时的情形时说:“我离它有20米远。我端起枪,瞄准怪物的头部,扣响了扳机。凭我的枪法,肯定能打中。在我开枪的同时,怪物朝我们这边游了过来,一靠近,就潜下水去钻过水艇,在30米远的地方重又出现了,怪物沉下时,不像鱼类那样往下游,而像一块岩石一样沉下去,笔直笔直地往下沉。我的枪可以发射重量子弹,当时清楚地感到射中了目标。可是,‘海洋巨蟒’却好像丝毫未受伤。”

类似的报告100多年来一直不断地出现。究竟这种怪物是何类动物,还是一个谜。它会不会像空棘鱼一样,有朝一日重被人们发现呢?

100多年以来,人们不断地遇到“海洋巨蟒”,但没有一人能捕获到它,这种怪物究竟是何物,至今还无人知晓。

海洋中有美人鱼吗

人们常把美人鱼看作是自然界中完美生灵的结合,然而,在深不见底的海洋中真的存在美人鱼吗?如果有,它又是什么样子呢?

早在2300多年前,巴比伦的史学家巴罗索斯在《古代历史》一书中,就有关于美人鱼的记载。

17世纪,在英国伦敦出版的《赫特生航海日记》里,也有美人鱼的记录,譬如:

美人鱼露出海面上的背和胸像一个女人。它的身体与一般人差不多,皮肤很白,背上披着长长的黑发。它潜下水去的时候,人们还看到了它和海豚相似的尾巴,尾巴上还有像鲭鱼一样的斑点。

在中国,古史书上也有美人鱼的记载。宋代的《祖异记》中就对美人鱼的形态作了详细的描述:宋太宗时,有一个叫查道的人出使高丽(今朝鲜)。看见海面上有一个“妇人”出现,“红裳双袒,髻发纷乱,肋后微露红鬣。命肤于水中,拜水感恋而没,乃人鱼也。”此外,在宋代学者徐铉的《稽神录》中,也记载有类似的美人鱼。

到了18世纪中叶,英国伦敦曾经举办过轰动一时的美人鱼标本展览。随后,美国纽约也举办过同样的展览,再次引起轰动。不过事后,经有关科学家查验,那个脱颖而出的“菲吉美人鱼”标本是猴子和鱼的结合。

于是,人们对美人鱼的存在表示怀疑。在《挪威自然史》中,挪威生物学家埃利克·蓬托皮甚至入木三分地告诫人们:“他们赋予美人鱼优美的嗓音,告诉人们她是杰出的歌手。显然,稍有头脑的人绝不会对这一奇谈怪论感兴趣,甚至会怀疑这种生物存在的可能性。”

然而在俄罗斯科学院工作的维葛雷德博士又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使得人们有些茫然不知所以。

据维葛雷德博士透露:1962年,一艘前苏联的货船在古巴外海神秘沉没。由于船上载有核导弹,前苏联急忙派出探测舰前去搜寻沉船,试图捞回核导弹。

当探测舰来到沉船海域,维葛雷德博士和科学家们立即利用水下摄影机巡回扫描海底。突然,有一个奇异的怪物闯入镜头:它像一条鱼,又像一个在水底游泳的小孩,头部有鳃,周身裹着密密的鳞片。只见它用乌黑淘气的小眼睛好奇地望着摄影机。

科学家们设法捕捉到这个怪物:它是一条长0.6米的人鱼宝宝,头部有一道骨冠,全身披满鳞片,它正用一双惶恐的小眼睛瞪着周围的人们。科学家们坚信它就是人们一直执着寻找的美人鱼。

维葛雷德博士的话让那些热衷于探索美人鱼的人们激动不已,也给科学家们增添了信心。为此,许多海洋物生物学家、动物学家和人类学家重新投入研究美人鱼的工作之中,并在生物学上做出许多假设。

挪威华西尼亚大学的人类学家莱尔·华格纳博士认为美人鱼这种动物确实存在,他说:“无论是记载还是现代目击者的描绘,美人鱼都有共同特征,即头和上身像人,而下半身则有一条像海豚那样的尾巴。”此外,据新几内亚有关人士描述,美人鱼和人类最相似之处就是它们也有很多头发。肌肤十分嫩滑,雌性的乳房和人类女性一样,并抱着小人鱼喂乳。与此同时,英国海洋生物学家安利斯汀·爱特博士则认为:“美人鱼可能是类人猿的另一变种,婴儿出生前生活在羊水之中,一出生就可以游在水里。因此,一种可以在水中生存的类人猿动物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在美国,也有部分学者赞同爱特博士的这一说法,认为这是目前尚未报道的“海底人”的一种。

中国的一些生物学家则认为,传说中的美人鱼可能就是“儒艮”(俗称海牛)的海洋哺乳动物。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南海的渔民曾多次发现“美人鱼”。1975年,有关科研单位深入渔村,并在渔民的帮助下捕到罕见的“懦艮”。由于它仍旧用肺呼吸,所以每隔十几分钟就要浮出水面换气。它背上有稀少的长毛,生物学家则认为,这些长毛极易使目击者错认为头发。

生物学家们还发现,儒艮胎生幼子,并以乳汁哺育。哺乳时用前肢拥抱幼子,母体的头和胸部则露出水面,以避免幼子吸吮时呛水。传说中美人鱼抱子的镜头,大概出于这种情景。

然而,儒艮时时出水换气的特性和维葛雷德博士的“深海发现美人鱼”有矛盾,因此,海洋中究竟有没有美人鱼?或者它真的是一种“海底人”,还是“儒艮”,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深海怪物是什么动物

1937年,在澳大利亚海域,发生了一起采集珍珠的潜水员失踪事件,随后又接连不断地发生潜水员失踪事件,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事过15年以后,1953年的夏天,澳大利亚潜水员约翰,身穿最新式的潜水衣,准备创造深潜水最高记录。

当约翰刚潜入海水中不久,一条4~5米长的鲨鱼就从后面跟上来,它可能想找机会捕食约翰,一直若即若离地跟在他后面。约翰为了摆脱鲨鱼,直向深水处游去,再往下是一个黑洞洞的深渊。这时鲨鱼在他头顶5米左右的地方来回游动,好像在等待有利的时机。

约翰突然感到海水开始变冷,水温在持续下降。这时他看见从黑糊糊的深渊里钻出一个又黑又大的团状怪物。

“啊!”说时迟,那时快,没等约翰喊出第二声,那个大黑团已经摇晃着它那肥大的身躯从约翰身边浮了上去。那是一个大得出奇,行动缓慢,呈褐色的东西,它扁平的躯体像个杂乱的麻团,仔细一看,没想到它居然还长着手、足、眼睛和嘴等器官,如果它不动还真不敢相信是活物。

大怪物一边晃动着身体,一边向约翰头顶上更高的地方游去。这时海水变得更加冰冷了。不知道鲨鱼是因为怕冷还是害怕大黑团的缘故,悬浮在原来的地方一动也不动,不一会儿,那褐色的怪物就靠近了鲨鱼,接触到鲨鱼的表皮,鲨鱼痉挛起来,没有看见它做任何抵抗,就被那怪物一口吞到肚子里去了。然后,那个怪物若无其事地晃着它那肥大的身躯。慢慢地又沉入到漆黑的深渊里去了。

这种大怪物到底是什么动物?它同潜水员失踪是否有关?至今还是个解不开的谜。

海底人之谜

人们在探索有无太空人的同时,又开始了对“海底人”的探索。那么海底有“人”吗?当代有些科学家认为,在海洋深处的某些地方可能生活着一些智力高度发达的“海底人”。近几十年来,地球各大洋水域都曾出现过不明潜水物,它们为“海底人”的假想提供了探寻的线索。

不明潜水物最早发现是在1902年。一艘英国货船在非洲西岸的几内亚海域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浮动怪物,外形很像一艘现在的宇宙飞船,直径10米,长70米。当船员们准备靠近它时,这一怪物竟迅速地沉入水下销声匿迹了。

1963年,在波多黎各岛东南部的海水下发现了一个不明潜水物,美国海军先后派了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潜水艇追赶此物,他们在百慕大三角区追赶了500海里,美国其他13个海军机构也看到了这个怪物。人们发现,这个怪物只有一具螺旋桨。他们前后一共追赶了4天,仍未追到。有时候,它能钻到水下80000米深处,看来它不像是地球人制造的一种新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