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大炮
10538000000016

第16章 空中利刃——航空机炮

莱特兄弟成功试飞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飞机能那么快成为战场上的主宰力量。一开始,飞行员只是用随身携带的手枪战斗,或者用渔网缠住对方的螺旋桨。之后,步枪和机枪很快都搬上了飞机。但是随着飞机制造材质由木、皮等软性材质,变成铝合金、钢等硬材质,小口径的枪械开始显得威力不足。于是,人们开始研制大口径的航空炮。

1.航空机炮的发展史

1916年,法国研制成了37毫米航炮。但是由于37毫米航炮采用的是手动装填,射击速度太慢,因此,对行动灵活的飞机毫无威胁。空战中,反应时间短、射速快是最重要的指标。在这一点上,早期的航炮无法和机枪媲美。机枪重量轻、射速快、后坐力小,对飞机的载荷也轻,再加上载弹量大,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航空机枪成为空战的主要武器。

但是,航空机枪对付坦克等“硬壳”装甲目标,威力过小。所以,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对大口径航炮的追求。

所谓“天下20炮,半出厄利空”。中欧国家瑞士的厄利空公司,研制出了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20毫米机炮系列。至今,厄利空小口径航炮、高射炮已装备了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法国等几乎所有的主要国家。厄利空高射炮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许可证生产的方式进入中国。现在,美国的近防炮“密集阵”,也是由厄利空机关炮发展而来的。

航空机炮在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上大展身手,随后,就被导弹取代了主力位置。导弹首先由德国研制,采用无线电制导,以固体燃料作为动力,但是实用性不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空空导弹的射程和威力都远远超过航炮,并迅速取代航炮成为空战的主力装备。但是,美国的专家对导弹过于乐观。在越南战争中,美军的F-—4“鬼怪”战斗机甚至完全抛弃了机炮,只装备了“麻雀”和“响尾蛇”空空导弹。在实战中,被装备了航炮的米格——17和米格21打得一败涂地。原来,当时的导弹性能并不是很好,而且,一旦被近战格斗性能良好的米格机逼近,便会失去反抗的能力。

后来,第三代战斗机上都装备了航空机炮。即使是世界上最先进的F22战斗机,也装备了一门20毫米M61A2火神式六管旋转机炮。现代战斗机装备的,基本上都是小口径的机炮。37毫米以上口径的机炮从来没有在实战中大规模使用过。

大口径的航空机炮火力强大。据英国专家研究,一发45毫米的炮弹就足以摧毁一架战斗机。但是大口径航空机炮后坐力太大,二战时期的飞机结构和材质都不足以承受这么大的后坐力。

大口径航空机炮根本性的优势,则在于其对重型轰炸机、小型舰船和坦克的一击必杀的威力。这在没有导弹和精确轰炸技术的年代,是有着致命的吸引力的。但大口径航炮的缺点也和它的优势一样突出,首先,它重量太大,对飞机载荷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其次,大口径航空机炮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后坐力,对载机的结构强度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再次,大口径航空机炮相对较少的弹药携带量和相对较低的射速,也是个棘手的问题。无后坐力炮,从理论上来讲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但事实上,在飞机上应用无后坐力炮几乎从来就没有成功过。

2.反坦克攻击机

坦克的顶部装甲,相对于炮塔和正前方装甲来说,是相对薄弱的。即使是21世纪的新型主战坦克也是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率先推出了装备20毫米机关炮的伊尔——2强击机,并在重点部位加强了装甲防护。这对德国人的地面部队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这种飞机一共生产了超过3.6万架。

面对前苏联的T34坦克洪流,德国人也在一架缴获的伊尔——2的基础上,给飞机装备了30毫米机炮,并称之为“坦克开罐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空军组织了大批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袭击日本本土。这种飞机飞得极高,实用升限达到一万米左右,远远超过日本战斗机的飞行高度。于是,日本人别出心裁地把75毫米防空炮装在了轰炸机上,来攻击高高在上的B-—29.但是,由于后坐力的问题,它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随着空空、空地导弹的崛起,航空机炮的生存面临着极大的威胁,甚至一度出现了航空机炮无用论。越南战争证明,航空机炮的作用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但明显的趋势是:现代战斗机均使用口径在30毫米以下的小口径高速航炮,并且是作为导弹的辅助武器使用的,即使是专用的对地攻击机。

一方面,导弹的出现,使得大口径航炮的存在变得没有意义,另一方面,弹药技术的进步(比如贫铀穿甲弹),使小口径航炮也可拥有较大的破坏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60多年里,除了第一代喷气机,还有少数保留了30毫米口径以上的航空机炮外(俄罗斯制造的37毫米航空机炮曾装备著名的米格15战斗机),唯一装备了超大口径重型航炮的,就是美国的AC-130炮艇机了。

3.空中炮艇AC130

炮艇机的出现,源于越南战争中特殊的战场环境。越南丛林密布,坦克及重型大炮无法灵活行动,步兵很需要来自空中的持续的火力支撑。尽管略显笨重的炮艇机生存能力较差,但还是立下了赫赫战功。AC-130初期型号上,使用7.62~20毫米的各种机枪机炮;并携带大威力的重磅炸弹,如用于铲除大面积丛林的重型BLU-82炸弹。后期的H型安装了一门105毫米榴弹炮(由陆军的105毫米炮改进而来,加装反后座装置),这可能是航空史上口径最大的航炮。

近年来,美国对AC-130不断地改进:AC-130部队换装了APQ-180攻击雷达,更新战术态势地图,改善了机上航空电子、电子对抗、弹药和火控系统的软硬件。2002年4月,美国空军开始为AC-130改进大炮。新的大炮,将使用某些新改进的弹药。在打击塔利班期间,AC-130和无人机相结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它火力持久、凶猛而低廉,能满足偏远地区执行反恐任务的需要。因此,美空军认为,有必要以此为基础发展新的火力/侦察平台。此外,美国空军决定扩充目前八架AC-130H和13架AC-130U组成的空中炮艇部队,将其四架C-130H运输机改装成AC-130U型,满足新形势的要求。

4F22装备的机炮

F/A-22配备一门口径M61A220毫米“火神”机炮,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隐形战斗机。它造价昂贵,当然,战斗力也非常强悍。

该型机炮是二战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根据“火神计划”研制开发的一种20毫米高速旋转六管加特林机炮,射速最高可以高达每分钟7200发。采用六管设计,不但可以提高射速,更能降低开火时的热量,从而延长炮管的使用寿命。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了水压或撞击空气驱动、电力控制和无连接弹药装填系统。该机炮可以装填普通弹药、破甲弹、高爆燃烧弹等,可用于近距空中格斗和俯冲扫射等任务。

M61机炮自从20世纪50年代被美军正式装备以来,已经被空军的F-104、F-105、F-106、F-111、F-4、B-58、F-15、F-16、F-22以及海军的F-14、F/A-18等众多机型所采用。它主要分为M61A1和M61A2两种型别。M61A2在前者的基础上,减小了炮管的厚度,从而减轻了自身重量。

5.歼10装备的机炮

在朝鲜战争及越南战争中,我军飞行员曾经用航空机炮创造了辉煌的战绩。歼—10是我国研制的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的第三代战斗机,同样装备了威力迅猛的航空机炮。

歼—10装备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机炮。23毫米23-3型航空机炮是我国自行研制并装备部队使用的新型机炮,配属中国空军的歼击机。该炮为气退、滑动机心式双管机炮,采用火药装弹和电操纵射击。其特点是活动部件质量小、单管射速高且可以调节,双管射速为同口径机炮的2.5倍以上,达3000~3400发/分,但体积、重量增加不大,不带炮口消焰器时仅重50.5千克。

中国各型作战飞机装备使用的机炮,现有23毫米23-1/2型、23毫米23-3型、23毫米623型和30毫米30-1型。

23毫米23-1/2型航空机炮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早期产品。它已经构成完整系列,主要包括23-1、23-2、23-2H、23-2K型,装备于中国陆、海、空三军的武装直升机、歼击机、强击机和轰炸机。该系列航空机炮属于常规结构原理的单管滑动机心式机炮。

23-1型为管退、滑动机芯式单管机炮。它采用的是冷气装弹和电操纵射击,射击初速为680米/秒,射速达800~950发/分。23-1重量较轻(39千克),后坐力较小,适宜装备轻型歼击机,但是射速较慢。

23-2为气退、滑动机心式单管机炮。它也采用冷气装弹和电操纵射击,射速可达1200发/分,广泛装备于歼击机、强击机和轰炸机上。23-2H/2K也是气退、滑动机心式单管机炮,重47千克,初速710米/秒,射速1150发/分。23-2H装备轰炸机的活动炮塔,23-2K装备强击机,作为固定式武器使用。

23毫米623型机炮,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机炮,现装备于中国的空、海军作战飞机。这种机炮属“加林特”型六管旋转炮,其工作原理与美国“火神”20毫米口径六管M61A1炮相同,但具体结构有所差异。全炮系统由623型机炮、液压驱动装置和射击程序控制箱构成,全重115千克。该炮主要特点是射速高,初速为820米/秒,射速达6000发/分。每根炮管的工作负担有所减轻,因此工作寿命大大延长。

除了23毫米系列机炮外,中国部分歼击机还装备有早期的30毫米30-1机炮。30-1机炮属管退式、滑动机心式单管机炮,采用冷气装弹和电操纵射击。该炮射速为850发/分,重量为67千克,后坐力较大,再加上它采用的是瓦斯筒结构,射击后维护困难,因此使用范围有限,逐渐被新型机炮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