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平原
10532600000005

第5章 遨游世界——平原欣赏

由于地势的特点,平原是人类繁衍的伊甸园,是经济文化和民族的交流中心,世界上的重要国家和城市都分布在平原之上,一起走向雄伟辽阔的世界平原,了解各个世界平原的辽阔神奇。

1.生物科学家的天堂——亚马逊平原

亚马逊平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被称为“生物科学家的天堂”并且还有着“地球之肺”的美誉,这便是亚马逊平原。又叫亚马逊。在学术上一般也译为“亚马逊”;在一些非学术的旅游杂志上或很多非学术性的电视节目,常译成“亚马逊”。

亚马逊是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逊河中下游。介于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之间,西抵安第斯山麓,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四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平原西宽东窄,地势低平坦荡。最宽处1280千米,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这个平原是在南美洲陆台亚马逊拗陷基础上,经第四纪上升、成陆后,由亚马逊河干流、支流冲积而成。

亚马逊平原的气候与环境

亚马逊平原地处赤道附近,平原降水多,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影响,终年高温。热带雨林广袤辽阔、发育典型,蕴藏着世界五分之一的森林资源。植物茂盛,种类繁多。乔木以桃金娘科、芸香科、夹竹桃科等树种占优势。盛产红木、乌木、绿木、巴西果、三叶胶、乳木、象牙椰子等多种经济林木,富藏石油、锡等矿产资源。这里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大部分地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亚马逊平原——人类居所

亚马逊平原到处都是稠密的热带森林,繁茂的乔木、灌木形成了莽莽林海。林中浓密而阴暗,缺乏草本植物,孤身来到这里是十分危险的,也就是所谓的绿色沙漠。有人把它叫做“可怕的绿色坟墓”。这里地广人稀,人口稀疏且分布零散。亚马逊河河畔有几个城市,并有一些散落的居地在内陆。部分森林被砍伐作为农地及牧场。大部分地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交通不发达,运输和商贸不便利。

亚马逊平原——动物与植物

亚马逊平原气候温润潮湿、土壤肥沃、环境良和,特别适合动、植物的生长。有浩瀚无际的原始森林,各种植物两万余种,盛产优质木材,其植物种类之多居全球之冠。树木茂密葱郁,高耸入云,遮天蔽日,只有一层腐烂的枝叶。但在涝地森林灌木和乔木有板状基根,帮助维生。树冠由高至低分层,各层充满生机。葛藤、兰花、凤梨科植物争相攀附高枝生长,其间栖息着猴子、树懒、蜂鸟、金刚、鹦鹉、巨大蝴蝶和无数蝙蝠。水中生活着凯门鳄、淡水龟,以及水栖哺乳类动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陆地生活着美洲虎、细腰猫、西(貊)、貘、水豚、犰狳等。亚马逊流域中生活着凯门鳄,以及水栖哺乳类动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陆地生活着美洲虎、细腰猫、貘、犰狳等。另有2500种鱼,以及1600多种鸟。亚马逊热带雨林植被丰富,每平方公里不同种类的植物多达1200种,然而随着热带雨林的减少,数年后,至少50万至80万种动植物种灭绝,雨林基因库的丧失将成为人类最大的損失之一。此外,全球有四分之一药品原料,是来自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而被医学界认定为对治疗癌症有效的一些植物,有70%是生长在雨林中。

亚马逊平原生态危机——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亚马逊平原的土著人居住在这里已有几个世纪,但欧洲人来到这里后,把这里作为殖民地,疯狂的进行开发、占有和掠夺,使当地的资源和土著人都受到奴役和侵略。这里的森林现正处于严重的危险之中,为了开辟土地来种植庄稼,或饲养牲畜来供应美国的肉类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对它滥伐滥砍!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洪水泛滥、地质灾害频繁、气候自然带的转移等等都是人类自行毁灭的恶果。大自然赋予我们优美的自然资源,但人类过度的征服和侵略激怒了它,它的报复也是相当严酷的。

热带雨林的减少不仅意味着森林资源的减少,而且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消减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亚马逊热带森林对于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和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

2.俄罗斯的心脏——东欧平原

看过《伏尔加河的纤夫》油画的人除了能领会沙皇的昏暗统治和社会的不平等之外,还可以感受到当地的居民特点,而这幅著名的油画上的伏尔加河就在东欧平原上。东欧平原是俄罗斯的心脏,其政治、经济、文化,工业积集在这里。

东欧平原又称为“俄罗斯平原”,东半球最大的平原,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里海之滨,东起乌拉尔山脉,西达波罗的海。面积约为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70米。有海拔300米?400米的瓦尔代丘陵、中俄罗斯丘陵、伏尔加河沿岸丘陵等。由于地形波浪起伏,面积广大,各地的气候并不相同,动植物分布的差异也很大。从北向南,依次是严寒的苔原带、比较寒冷的森林带、气候适中的森林草原带、最南边的草原带。其中森林带占了平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平原上有伏尔加河、顿河和第聂伯河等著名的大河。不仅有着丰富的煤、铁、石油、锰等矿藏资源,而且人口稠密,工农业和水陆交通发达,以莫斯科为中心,分布着很多重要工矿基地。

东欧平原的气候与环境

东欧平原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其特殊的地理分布使这里的自然环境具有显著的地带性,大部分地区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湿润;西部大西洋沿岸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多雨雾,是典型的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东部因远离海洋,属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北部属温带针叶林气候;北冰洋沿岸地区冬季严寒,夏季凉爽而短促,属寒带苔原气候;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冬暖多雨,夏热干燥,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东欧平原丰富充裕的资源储藏

世界著名的顿巴斯煤田、库尔斯克和克里沃罗格铁矿区、尼科波尔锰矿区、第二巴库油田均分布在东欧平原上。矿产资源分布丰富广泛,以煤、石油、铁比较丰富。其它比较重要的还有天然气、钾盐、铜、铬、褐煤、铅、锌、汞和硫磺等。阿尔巴尼亚的天然沥青世界著名。欧洲的森林面积约占全洲总面积的39%。占世界总面积的23%。石油主要分布在喀尔巴阡山脉山麓地区、北海及其沿岸地区。煤主要分布在乌克兰的顿巴斯、波兰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和萨尔、法国的洛林和北部、英国的英格兰中部等地,这些地方均有世界著名的大煤田。

东欧平原错综复杂的形成原因

在第四纪冰期时,东欧平原曾遭到四次冰川侵袭,冰川活动是形成东欧平原现代地貌的主要原因之一。北部和西北部以冰川侵蚀地貌为主,地表起伏不平,多湖沼;中部为主要冰碛区,冰碛丘陵间夹有沼泽低地;南部为冰水沉积区,多泥沙质平原,地势较平坦,冲沟、坳沟、阶地较发育。看来东欧平原现代地貌的形成中既有侵蚀也有沉积。在构造上属于俄罗斯陆台的一部分,在前寒武纪基底上覆盖了厚薄不一的自古生代至今的地层,基本上呈水平分布。在地形上是一个广大平缓而稍有微波起伏的丘陵性大平原,丘陵性高地与面积不大的低地相互交错。平均海拔高度175米,但大部在200米以下,只有东南部里海沿岸低地在海平面以下,为海积平原。

东欧平原重要的山脉和河流

乌拉尔山脉是欧、亚两洲的分界线。北起北冰洋喀拉海的拜达拉茨湾,南至哈萨克草原地带,绵延2000多千米,介于东欧平原和西伯利亚平原之间。整条山脉自北至南分为极地、亚极地乌拉尔山地和北、中、南乌拉尔山五段。山势一般不高,平均海拔500米?1200米;亚极地1894米的人民峰是乌拉尔山的最高峰。乌拉尔山脉是俄罗斯的一个矿藏宝库,它的东坡蕴藏着磁铁、铜、铝、铂、石棉等矿产;西坡则储有钾盐、石油和天然气。山脉东西坡气温不同,西坡的年平均降雨量比东坡多300毫米,分布着大片阔叶林和针叶林,林中生长着椴树、橡树、枫树、白桦等树种。

伏尔加河,俄罗斯人的母亲河。全长3690千米,最后注入里海,流域面积达138万平方千米,占东欧平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欧洲第一长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河。它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瓦尔代丘陵中的湖沼间。中北部是俄罗斯民族和文化的发祥地,千百年来,伏尔加河水滋润着沿岸数百万公顷肥沃的土地,养育着数千万俄罗斯各族儿女。伏尔加河流域冬季寒冷漫长,积雪深厚。冬季河面封冻。到了夏季,大量的积雪融水流入伏尔加河,这些水源对里海湖水的水量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冻床下面的“宝藏王国”——亚洲西西伯利亚平原

这是一个极端寒冷的平原。在这里,一碗碗、一桶桶牛奶被冻成了冰块;放在露天的钢铁失去了韧性,一折就断;卡车的司机开车要特别小心,否则,稍受震动,橡胶轮胎就会崩裂。这个犹如北极一样的冰的世界的平原充满了神秘和美丽。

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第一大平原,位于俄罗斯境内。东面是叶尼塞河,西面是乌拉尔山脉,南接哈萨克丘陵,北濒喀拉海。南北长2000千米,东西宽1500千米,面积260万平方千米。南部海拔220米~300米。地势低平,多沼泽。属亚寒带、寒带大陆性气候。自北向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景观平行分布,具有典型的纬度地带性。大部分地区为亚寒带针叶林所覆盖。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有著名的秋明油田。中部和北部人口密度较低,南部随着对燃料、金属资源的开发而不断发展,形成了以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田,托木斯克铁矿为中心的工矿业基地。有叶尼塞河、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塔兹河等河流。

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形平坦、水网发达的地貌

它是世界最平坦的平原,除了特殊地方的小山和丘陵外,大部分地区都一马平川、坦荡如坻。因此,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是西西伯利亚平原地貌的主要特征。在它的南北方向上,3000千米之间的地形高度差竟不超过百米。西西伯利亚平原之所以这样平坦,是因为它的地下是一片坚硬而古老的地壳。年轻的地壳是不稳定的,除此之外,寒冷的气候使风化作用降低,古老的地壳比较容易地保留下来了。平原上主要的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和额尔齐斯河。

西西伯利亚平原寒冷的冰极气候特征

由于西西伯利亚平原接近高寒地带,因此,气候极为寒冷,动植物稀少。冬夏温差变化极大,夏季气温酷热而短暂,南部一般为20℃,最高可达35℃?40℃。北部一般为10℃左右。冬季干燥,夏季雨量也不多。北部年平均降水不超过400毫米,南部降水为400?500毫米。

北部地区为冻土带,南部为森林冻土带。由于地势低洼,蒸发量小,排水差,尽管雨量不大,这里仍形成许多湖泊和沼泽。夏季水源充足。

西西伯利亚的南部为山区,面积约为50万平方千米。阿尔泰山为最大山脉。阿尔泰山脉地貌复杂,崇山峻岭终年积雪,山谷盆地开阔平缓,一些地区还有广阔的冰川。这里蕴藏着许多珍贵的矿产资源。

在这广袤无垠的大平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及其他资源。

西西伯利亚平原冻床中富饶的资源储藏

西伯利亚自然资源丰富,最突出的矿藏资源是石油,有世界著名的秋明油田,另外还有天然气、煤、金、金刚石等,各类资源分布比较集中,而且大型矿床较多。平原还有着广大的草原和发达的畜牧业。

西伯利亚地区有大片待开发的肥沃的黑钙土、褐钙土等土壤;著名的西伯利亚森林覆盖了西伯利亚地区的辽阔地域,其木材蓄积量占前苏联的四分之三以上;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以及数以千计的大小河流使西伯利亚地区拥有大量的水力资源。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最大的淡水鱼产区,淡水鱼产量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东西伯利亚地区的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域,也是重要的淡水鱼产区。西伯利亚为游牧民族的生息地。

农业以西西伯利亚南部较发达,以小麦和乳、肉用畜牧业为主要食物。人口约4000万,俄罗斯人占80%以上,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约占5%,其他有科米人、雅库特人、图瓦人等。人口沿铁路线分布。西伯利亚主要城市有新西伯利亚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等。

西西伯利亚平原别具风格的文化传统

在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岸边,居住着一些少数民族——哈卡斯人、安加拉河、勒拿河、阿尔泰和萨彦山脉,东西伯利亚的明珠——贝加尔湖。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最古老的湖泊,已经有2500万年的历史。他汇集了几乎全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储量,而且是非常清澈透明的。其淡水储备达到了2.36万立方千米,占全世界淡水储量的约20%,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在贝加尔湖里生活着约2700种动、植物,并且许多品种都是这里特有的物种。

布里亚特位于贝加尔湖的东南面,是俄罗斯的佛教中心。这里有三十多个佛教喇嘛寺庙。布里亚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始终崇爱着马,马是他们的宠物和生活伴侣。像朋友般的骏马是许多传说和故事的主要角色。马乳酒的药用价值在这里得到很高的评价,而且它的经济价值也很高。

4.美洲文化的城堡——南美洲拉普拉塔平原

知道“南美的巴黎”是哪座城市吗?知道骄傲的赛波花的凄美传说吗?这便是素有“美洲文化之都”美称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而赛波花就是阿根廷的国花。传说,殖民者把不屈的女英雄绑在赛波树上活活烧死,引开了满树火红的花,因此,赛波花被作为这座城市自由和尊严的象征。布宜诺斯艾利斯素来是拉普拉塔平原的主要城市之一。当然,这个充满传奇的平原也一样拥有自己独特的美丽和文化。

拉普拉塔平原是南美洲第二大平原,面积150万平方千米。介于安第斯山脉、巴西高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之间,东临大西洋。北部是大查科平原,地面平展低洼,雨季排水不良,在沿河地带形成沼泽和湿地;南部为潘帕斯平原,地势坦荡平展,略向东倾斜。西面是安第斯山脉,北面和东北面是巴西高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东南面是大西洋,自北向南跨越玻利维亚、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四国,其中60%的面积在阿根廷境内。

拉普拉塔平原——河流造就的繁荣和辉煌

拉普拉塔河位于南美洲乌拉圭和阿根廷之间,在西班牙语中“拉普拉塔”是“银子”的意思。拉普拉塔河又被称为“白银之河”,由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汇合而成,实际上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河口,从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的汇合处到与大西洋的交接处,全长为370千米。如果以巴拉那河为源,那么拉普拉塔河则长达4700千米。拉普拉塔河养育了南美洲人民,特别是哺育了阿根廷的人民,因此它被称为母亲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流。它的支流众多,主要的有巴拉圭河、乌拉圭河、巴拉那河。

拉普拉塔河流域是拉丁美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大部分处在亚热带,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南美洲的经济中心的集中地区。在拉普拉塔河的中下游地区,就是举世闻名的拉普拉塔平原。平原的北部称为查格平原,南部是潘帕斯平原。拉普拉塔平原是阿根廷的经济中心。这里幅员辽阔,地势平坦,雨水充足,土地肥沃。

文化与艺术的乌托邦——布宜诺斯艾利斯

在西班牙语中布宜诺斯艾利斯意为“好空气”,它位于拉普拉塔河南岸,扼守着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的河口,特别是富庶的潘帕斯草原通向大西洋的咽喉要道上,是南半球最大城市,也是大西洋岸具有世界意义的港口。人口近400万。布宜诺斯艾利斯包括近17个城市。始建于1536年,1880年成为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还是南美洲最大铁路枢纽。全国工业企业约1/4集居在这里,是炼油、肉类加工、纺织、食品、机械、化工、制革工业的重要产地。

拥有“南美洲大自然的奇迹”美誉的伊瓜苏瀑布,其瑰丽景色让世人感叹,飞泻的流水发出轰鸣声,在十千米之处就可觉到它的震撼。在瀑布附近处,在一百二三十米上空,还可看到一条绚丽的彩虹,浮现在水雾之中,形成一幅人间奇景。

5.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锋——北美洲的北美大平原

北美洲是北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位于西半球北部,东滨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濒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隔开。其范围是大陆东至圣查尔斯角,南至马里亚托角,西至威尔士王子角,北至布西亚半岛的穆奇森角。北美大平原是北美洲中部的一块平原地区,位于密西西比河以西、落基山脉以东、格兰德河以北,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千米,地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植被以草原植被为主。平原与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平原地区共同组成了北美内陆平原。

北美大平原的人口分布很不均衡,绝大部分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其中以纽约附近和伊利湖周围人口密度最大,每平方千米在200人以上;而面积广大的北部地区却人口稀少,每平方千米不到1人。总人口约46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大部分居民是欧洲移民的后裔,其中以盎格鲁萨克逊人最多;其次是印第安人、黑人、混血种人;此外还有因纽特人、波多黎各人、犹太人、日本人和华人等。语言通用英语、西班牙语,其次是法语、荷兰语、印第安语等。

北美大平原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和水系

北美大平原在北美洲上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北起哈得孙湾,南至墨西哥湾,纵贯大陆中部。阿巴拉契亚山脉东侧沿大西洋有一条狭窄的海岸平原,西侧逐渐下降与中部平原相接。平原北半部多湖泊和急流,南半部属密西西比河平原;东中部平原包括:位于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北起哈得孙湾,南至墨西哥湾,纵贯大陆中部;平原北半部多湖泊和急流,南半部属密西西比河平原。

北美大平原的水网比较广泛和密布,除圣劳伦斯河外,所有大河都发源于落基山脉。落基山脉以东的河流分别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内流区域约占全洲面积的12%,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大盆地及格陵兰岛。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长度划分是世界第四大河。北美洲的河流多瀑布,落差最大的瀑布是美国西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约塞米蒂瀑布,落差高达700米。湖泊主要分布在大陆的北半部。中部高原区的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称。其中以苏必利尔湖面积最大,是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北美大平原——气候和自然资源

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热带飓风侵袭。大陆中部广大地区位于北温带。由于所有的山脉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从太平洋来的湿润空气仅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来的冷空气可以经过中部平原长驱南下;从热带大西洋吹来的湿润空气也可以经过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大平原的气候很不稳定,冬季时而寒冷,时而解冻。墨西哥湾沿岸的亚热带地区,冬季也会发生严寒和下雪的现象。北美洲最冷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地区,整个北极群岛及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都低于-32℃,格陵兰岛中部低达0℃,成为西半球的寒极区。夏季全洲普遍增温,最热七月平均气温格陵兰岛中部为3℃,成为北半球夏季最凉的地区。

北美洲大平原大部分地区经过勘查发现,主要矿物是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铜、镍、铀、铅、锌等。森林面积广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盛产达格拉斯黄杉、巨型金针柏、奴特卡花柏、松、红杉、铁杉等林木。草原面积占全洲面积14.5%,约占世界草原面积的11%。北美洲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蕴藏量相当大,占世界水利资源蕴藏量的8.9%。北美洲沿海渔场的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20%,西部和加拿大东部的边缘海区为主要渔场,盛产鲑、鳕、鲭、鳗、鲱、沙丁、比目、萨门等鱼类,在加拿大东部边缘海区还产鲸。北部沿海有海象、海豹以及北极熊等。

6.咸海聚积地——亚洲图兰平原

很多人都听过“咸海之谜”的传说,锡尔河和阿姆河是流入咸海的最大的两条咸水河,据统计,平均每年给咸海带来500亿吨水和2400万吨盐。可是,尽管人们在不断开采利用,奇怪的是咸海所含的总盐量却一直保持在105亿吨左右且千年不变。那么,多出来的盐跑到哪里去了呢?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仍然没有答案,咸海之谜变成了世界级的不解之谜。而这个神秘的咸海就是位于图兰平原腹地,是中亚西亚沙漠地带的中心。

图兰平原位于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南邻伊朗高原,北邻图尔盖高原,东北至哈萨克丘陵,东南邻帕米尔高原,西抵里海东岸。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广大领土。面积约150万平方千米。是一个比较广阔的内陆盆地。第三纪前,这里曾被古地中海所淹没,第三纪后才逐渐抬升为陆地,现在的里海和咸海就是海侵的遗迹。地势低洼,大部分海拔不足100米,有不少地区低于海平面,因此又称图兰低地。

由于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地区,故气候干旱少雨,有大面积沙漠分布,其中是中亚两大著名的卡拉库姆沙漠和克孜勒库姆沙漠就分布其上。中北部是大咸水湖咸海。有海拔1000公尺山丘和低于海平面凹地。苏尔河和阿姆河下游流经境内。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冬夏温差大,年降水量100~200毫米。低地中沙漠约占一半,荒漠草原、盐沼广布。较大的沙漠主要有位于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卡拉库姆沙漠和地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克孜勒库姆沙漠。中亚两大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源于帕米尔高原,纵穿沙漠注入咸海,沿岸形成狭窄的绿洲,是灌溉农业发达地区。

图兰平原——形同沙漠般的气候特征

图兰平原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类似于沙漠地区,其突出特征是雨水稀少,极其干燥。一般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日光充足,蒸发量大。昼夜温差较大,许多地方白天最高气温与夜晚最低气温之间可相差20℃——30℃。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因其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图兰低地由于处于欧亚大陆腹地,尤其是东南缘高山阻隔印度洋、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气候干燥少雨且日照时间较长。

两大经济和交通命脉——锡尔河和阿姆河

(1)锡尔河:锡尔河全长3019千米,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千米。河口附近年平均流量约446立方米/秒,上游河段流经山地,主要靠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在塔什干附近汇入支流奇尔奇克河。河水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流入图兰低地后进入中游。流经乌兹别克、塔吉克和哈萨克3个中亚的共和国的河流。

(2)阿姆河:阿姆河是中亚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内陆河。源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海拔4900米的高山冰川。上源瓦赫基尔河位于阿富汗境内,自东向西流,汇合帕米尔河后,成为阿富汗与塔吉克斯坦界河,并改称瓦汉河。又依次经过阿富汗与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两国边境,转向西北入土库曼斯坦境内图兰平原,沿克孜勒库姆沙漠和卡拉库姆沙漠之间的乌、土两国交界地带蜿蜒穿行,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木伊纳克附近流入咸海。

7.演绎了多个帝国的兴衰——恒河平原

恒河虽不是世界名河,但仍是印度、孟加拉国的精粹所在,尤其是恒河中上游,是经济文化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恒河,印度人民尊称它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而恒河平原是承载这些优秀文化的圣地。由恒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恒河下游段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组成下游平原与河口三角洲。又称“印度大平原”。南亚喜马拉雅等山脉和德干高原之间。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大部在印度境内;西部又称印度河平原,大部份在巴基斯坦境内。

南亚东部的平原。西起亚穆纳河,东抵梅格纳河,北为西瓦利克山麓与印、尼国界线,南迄德干高原北缘,面积约51.6万平方千米。包括印度东北部和孟加拉国。地面平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人口众多。盛产水稻、玉米、油菜籽、黄麻、甘蔗等。降水量900?1500毫米,自东而西逐渐减少,且变化量较大。有德里、加尔各答、勒克瑙、瓦拉纳西、巴特那和达卡等大城市。

恒河平原悠久渊源的历史文化

中央平原以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孕育和发源地而闻名,为古印度的诞生地,其平坦和肥沃地理条件,演绎了历朝历代多个帝国的兴衰,包括摩揭陀、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莫卧儿帝国、德里苏丹国等帝国的兴衰史,有着丰富深厚的文明和文化。

恒河平原充裕的水源是其经济命脉

中央平原以种植水稻和小麦为主,其它主要经济作物有玉米、甘蔗和棉花。西南季风为农作物带来了充足的雨水,使得这一地区较少出现干旱,同时喜马拉雅山脉为这一地区提供了充足的农业灌溉用水。

(1)灌溉。自古以来,在洪水泛滥时或借助重力水渠以利用恒河水灌溉司空见惯。2000多年的经典文献和神话中已经描述过这样的灌溉。自12世纪以来的穆斯林统治时期,灌溉高度发展,英国人进而发展了灌渠系统。

较古老的灌渠主要在恒河——亚穆纳河两河间地区。

(2)航运。19世纪中叶,随着铁路建设的兴起,大规模水路航运开始衰落。灌溉汲水日益增加,也影响了航运。然而,西孟加拉和孟加拉仍然依靠水路运输黄麻、茶、粮食和其他农业及农村产品。1947年的印巴分治产生影响深远的变化,实际上中断了从前经由内陆水路从阿萨姆运到加尔各答的茶和黄麻的贸易。

(3)水力发电。恒河的水力发电蕴藏量约为1300万千瓦,其中约2/5在印度境内。

8.悠久古老的历史传说——亚洲印度河平原

印度河平原地处南亚,是一片富饶、肥沃而古老的土地,平原大致分为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旁遮普平原与哈里亚纳平原、恒河中下游地区三大部分,分布有恒河与印度河两大水系,跨越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涵盖了印度东北部、巴基斯坦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孟加拉国的大部分,面积26.6万平方千米,居住有超过0.85亿的人口,为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印度河是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平原之一,东北长1280千米,东西宽320?560千米,地面由北向南倾斜,北高南低。

印度河平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印度河平原属亚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沙漠气候以及热带季风气候,特殊的地理位置度而定这里降雨稀少,常年干燥。

由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麓延伸至阿拉伯海,南北长1280千米,东西宽320?560千米。习惯上以北纬29°线分上、下印度河平原,前者即旁遮普平原,后者即信德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地面由北向南倾斜位于南亚北部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境内。由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形成世界上最大冲积平原之一。

印度河平原的农作物为其主要经济资源

印度河平原是巴基斯坦经济、文化中心地区,人口约占全国五分之四。盛产小麦、稻、棉花等。有科特里、苏库尔、当萨、真纳等大型水利灌溉工程。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卡拉奇、拉合尔、莱亚普尔、木尔坦等。铁路、公路密布,交通发达。以种植水稻和小麦为主,其它主要经济作物有玉米、甘蔗和棉花。西南季风为农作物带来了充足的雨水,使得这一地区较少出现干旱,同时喜马拉雅山脉为这一地区提供了充足的灌溉用水。矿产资源贫瘠,因而这些国家的重工业不够发达。

印度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古老的文明

印度河平原居民的主要语言属于印欧语系印度——雅利安语支,以印地语、乌尔都语和孟加拉语为代表,另外从方言连续体来看,存在多种地方方言,这些方言由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借用多种语言糅合而渐渐演变为新的印度语言。中央平原同时也是佛教、锡克教和耆那教的诞生地。

印度河平原是古代世界文化中心之一,人口稠密、农业发达、工业重要和交通运输的繁忙地区。

在这片平畴的沃野上,流淌着印度河和恒河。印度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文明哈拉巴文明,就是在印度河——恒河低地上产生的。印度河——恒河流域丰饶的平原地区,被人们称作是大自然对印度民族的慷慨赐予,它哺育滋养了悠远的印度文明。

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但在十八世纪之前,人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条藏身于沙漠,人迹罕见的河流曾有过堪与古埃及相媲美的璀璨昨天,而且与其它古代文明相比,是史无前例的。

9.千湖之国——欧洲中欧平原

中欧平原又名波德平原,位于欧洲波兰、德国北部。指波罗的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欧洲中部地区。中欧包括的国家有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面积101万多平方千米。南部为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及其支脉喀尔巴阡山脉等所盘踞,山地中多陷落盆地;北部为平原,受第四纪冰川作用,多冰川地形和湖泊。地处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向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过渡的地带。除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向东流经南部山区注入黑海外,大部分河流向北流入波罗的海和北海。大部分地区海拔为50~100米,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西部有些地区在海平面以下。由沿海向内陆大致可分为低地带、砂质平原带。东部地区冰碛地貌保存较好,由沿海向内陆大致可分为砂丘带、底碛平原带、终碛丘陵带、冰水平原带和黄土带。

中欧平原——复杂繁多的居民

欧洲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的64%,在各洲中次于大洋洲和北美洲,居第三位。欧洲的人口分布以西部最密,莱茵河中游谷地、巴黎盆地、比利时东部和泰晤士河下游每平方千米均在200人以上,欧洲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居民分属下列语系:印欧语系,属此语系的居民占全洲总人口的95%,包括斯拉夫、日尔曼、拉丁、阿尔巴尼亚、希腊、凯尔特语族的民族;乌拉尔语系,包括芬兰、乌戈尔、萨莫耶语族的民族。居民多信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东正教等。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西北角的城中之国梵蒂冈,是世界天主教中心。

中欧平原——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

中欧平原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复杂的一个平原,被海洋切割得最为厉害。多半岛、岛屿、港湾和深入大陆的内海。地形总的特点是冰川地形分布较广,高山峻岭汇集南部。欧洲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在世界各洲中,欧洲的河流,分布很均匀,河网稠密,水量较充足,多短小而水量充沛的河流。河流大多发源于中欧平原,分别流入大西洋、北冰洋、里海、黑海和地中海。欧洲中欧平原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长3690千米。多瑙河为第二大河,长2850千米。中欧平原是一个多小湖群的陆地,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如芬兰素有“千湖之国”的称号,全境大小湖泊有6万个以上,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9%多。

中欧平原大部分地区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湿润。西部大西洋沿岸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多雨雾,是典型的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东部因远离海洋,属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东欧平原北部属温带针叶林气候;北冰洋沿岸地区冬季严寒,夏季凉爽而短促,属寒带苔原气候;南部地中海海沿岸地区冬暖多雨,夏热干燥,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中欧平原——自然资源和经济

主要矿物有褐煤、硬煤、钾盐、铅、锌、铜、铀、菱镁矿、铝土矿和硫磺等。石油主要分布在喀尔巴阡山脉山麓地区、北海及其沿岸地区。其它比较重要的还有天然气。阿尔巴尼亚的天然沥青世界著名。农作物以小麦、大麦、黑麦、马铃薯和甜菜为主,盛产温带水果。畜牧业较发达,瑞士的西门达尔牛、萨能山羊、吐根堡山羊等优良畜种闻名世界。欧洲的森林面积约占全洲总面积的39%,占世界总面积的23%。西部沿海为世界著名渔场,主要有挪威海、北海、巴伦支海、波罗的海、比斯开湾等渔场。

10.中国粮食的生产基地——亚洲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又称松辽平原,中国最大平原。位于东北地区中部,东西宽300千米~400千米,总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平原东西两侧为长白山地和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地,南端濒辽东湾;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长约1000千米,东西最宽处约400千米。主要由辽河、松花江、嫩江冲积而成,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

东北平原由三部分组成:北部叫松嫩平原,南部是辽河平原,东北部是三江平原。南北的两块平原又合称松辽平原,是东北平原的主体。由于它们是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所以地面平坦,海拔多在200米以下,站在平原上遥望,田地沃野,麦浪如波,好一派辽阔大平原的景象。

东北平原虽然冬季较冷,但夏季却很热,沼泽地虽然多,但土壤中水分充足。人们充分利用不利条件中的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层深厚,耕地辽阔,有大面积肥沃的黑土,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采取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原则,在人迹罕见的茫茫荒原上,排干沼泽,开垦荒地,发展粮食基地。

东北平原——气候特征

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有大陆性和季风型气候特征。夏季短促而温暖多雨;冬季漫长而寒冷少雪。冬夏之间季风交替。7月均温21℃~26℃,1月平均气温是-24℃~-9℃。年降水量350毫米~70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降水变化不大,为20%左右。干燥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增。一般北方作物都可得到较好生长,辽河平原南部还可栽培棉花和冬小麦,仅松嫩平原北部高粱生长困难。春季低温和秋季霜冻现象频繁。江河两岸和洼地,汛期常有洪涝灾害。

东北平原——肥沃的黑土地

松嫩平原中、东部,土壤主要为黑土,分布于山前台地和平原阶地上,从北向南呈弧形分布;松嫩平原西部的东北平原是黑钙土、草甸土。在辽河平原主要分布有草甸土——潮土。砂土的分布以平原西部最广。滨海有盐土、沼泽土。适合各种植物的生长,因此东北地区的植物繁茂众多;是中国著名的粮食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