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
10531900000008

第8章 认识你的孩子

认识你的孩子

孩子不是用来炫耀的

不是专家的专家

养育子女是妈妈的天职。不论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如何,让子女成才都是妈妈最大的快乐,最引以为豪的事情。为了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妈妈们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将书本上的教条一一硬套在孩子身上,不仅无法到达预期的目的,反而有可能会造成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其实,最好的培养方法,正是来自于妈妈本身,因为妈妈对孩子的脾气和习惯最为了解,妈妈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么。身为妈妈,想要培养出事事领先的优秀孩子,首先要肯定自己就是专家,在发掘孩子身上的才能之前,要先相信自身所拥有的力量。

凡事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这是许多妈妈深信不疑的观点。只是,培育孩子不是单靠努力就可以的。孩子就像是花园里的植物,远望时都是一片幽绿,近看时才会发现,因树种、日照等不同,每棵树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生长姿态,所以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修剪,才能展现其独特的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忽略了孩子身上的特点,盲目地努力,恐怕大半的心血都会白费。

教育需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是自孔子以来几千年实践证明的真理。孩子出生时,好像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随着他们的日渐成长,每个孩子都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地方,性格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即便双胞胎也是如此。身为妈妈,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能够冷静思考的头脑,细心观察孩子,发现他身上与众不同的光芒,再由此思考什么才是最适合孩子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身为妈妈,必须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了解孩子的个性,并且帮助他展现出来。所以,分数并不是全部,如果常因为成绩单而大发雷霆,那只能说明你是一个没有完全认识孩子的妈妈,你要的仅仅是一台会读书的学习机器,而不是独一无二的骄傲。

发现孩子的长处

故事

在旁人眼里看来,牛牛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年纪不大,破坏能力却超强,他最喜欢摆弄小东西,拆来装去,乐在其中。家里的收音机、小闹钟、遥控器、电话机,通通都是他手下的牺牲品。

“你这家伙,还有什么东西没被你弄坏?”爸爸对牛牛的这个“爱好”非常反感,每次弄坏东西,牛牛都会被他“修理”。

可是妈妈却从来不生气,她不但夸牛牛爱动脑筋,还常拜托同事把家里坏掉的小家电带来,又专门找来会修电器的朋友教牛牛。

上学以后,妈妈郑重地向老师介绍了牛牛的这个特长。虽然成绩并不出众,但超强的动手能力一样获得老师的夸奖,牛牛也因此更加有自信。

有一天,妈妈问牛牛,长大以后要做什么?牛牛说,要当一个伟大的工程师。妈妈告诉他,工程师会的可不是简单的拆拆装装,还需要许多知识。

牛牛说:“妈妈,为了能当工程师,我以后要努力念书了!”

专家之言

心理学家通过试验和调查证明,每个正常的孩子,同时都拥有多项不同的技能,只是在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各种技能之间的组合方式上存在着差异。认识孩子,发现孩子的长处,并且把他的兴趣当作延伸点,就能够很容易地寻找到一条激励孩子成功的道路。

小叮咛

不要急着否定孩子。

孩子做错事情,不管多恼怒,先冷静。

问问孩子,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找出孩子的兴趣点。

引导孩子正确利用兴趣,并适当给予赞美。

利用兴趣激发孩子的成功欲。

故事中的情形,在很多家庭都发生过,绝大多数时候,孩子的这种举动都会被当作是调皮的表现。妈妈心情好的时候,可能轻轻说几句就罢了;若是碰到不顺心的时候,孩子遭遇的很可能就是劈头大骂,甚至是一顿拳头。

在当前学业至上的风气下,如果这位妈妈也认为孩子贪玩,把念书的时间用在邪门歪道上,恐怕会很难让孩子认清自己的兴趣,也更无法引导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视分数为生命的妈妈不在少数,她们对孩子的爱好百般阻挠,自然没有太多去考虑孩子真正的想法。在压制下,孩子越来越讨厌学习,妈妈的目的不但没有达到,孩子的乐趣也逐渐失去了,形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孩子都是天才,就看你能不能发掘他的长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妨碍孩子的发达。”做个有智慧的妈妈吧!认识孩子的优点,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把他引导至成功之路。

妈妈说

孩子的喜好很单纯,完全出自本能,这也恰好在无意中透露了他的兴趣。只要这个兴趣是无害的,就可以接受。牛牛的天性好动,一直都很难坐下来静心学习,可是他在拆那些小电器的时候,往往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因此我才发现,孩子不是坐不住,而是缺乏足够吸引力的刺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孩子也不例外,家长必须认识孩子的优势在哪里,才能发挥他的优点,引导他自发走向正确的道路。

评论

世间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多一点耐心,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看看,才会在那个丰富多采的世界中发现更多的可能。

打好基础最重要

故事

夏林对足球十分痴迷,夏林妈妈为了帮助儿子实现职业球员的梦想,妈妈把他送到专门的足球学校学踢球。

虽然自认为踢得不错,但在精英辈出的足球学校中,夏林并不是很出色。在场上训练时,队友们常奚落他,说他是职业的“业余球员”。

进学校的一年中,职业足球队来挑过几次人,夏林每次都参加了,但每次都因发挥失常而落选。由此,夏林认为自己并不适合踢球,于是便趁着回家的时候,跟父母提出想要退学,回到普通学校念书的想法。

“都已经一年了,我都还踢不出个名堂,趁早退了也好,正经的念个大学,以后也好找工作。”夏林给自己总结了充分的退学理由。

“你进学校之前并没有受过正规的基础训练,踢球都是靠感觉,动作和技巧当然比不上先入校的同学。”妈妈坚决不同意退学,认为夏林是急于求成,并没有踏实做好基础练习,所以才会造成失败。

听完妈妈的分析,夏林重拾信心,回到学校更加刻苦地训练基本球技,后来终于获得了进入职业队的资格。

专家之言

果农想要获得丰收,除了选择优质的品种和精心的管理之外,土地的整理是最基础的工夫,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可是却往往忽略了基础的重要性。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千万不能贪多求快。尽管求才心切,但这也并不能成为揠苗助长的理由。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妈妈们会找一大堆难题让孩子练习,殊不知孩子连最基本的知识都还未能掌握,又如何能够达到灵活运用的状态呢?在对待孩子的兴趣爱好时,也不能急于想要看到孩子的成绩,忽略基础的重要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样是弹钢琴的孩子,会弹一支曲子和能够弹好一支曲子,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这其中,除了天赋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基础练习的累积。

小叮咛

明确目标,不管是孩子的,还是妈妈的。

制定目标达成计划,并找出关键的基础环节。

不要急于求成。

遇到障碍时别急着怀疑能力,先分析原因。

踏稳每一步,尤其是在起步时。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某些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只要是对孩子身心有益的,家长理应给予引导和支持。努力的过程很重要,直线上扬也好,螺旋式上升也罢,最终目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够抵达目标。可是,当孩子开始走出第一步的时候,就应该让他意识到,这是一场脚踏实地的奋斗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尤其是刚开始的起步阶段,将对整个过程有决定性作用;若没有坚实的基础,爬得越高将来摔得越重,而且往往到最后依然一事无成。

由于年龄的限制,孩子无法对事物做出最准确的判断,那么身负教育重担的妈妈,就必须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全面了解孩子的真实水平,制定出相应的措施,采取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一个好妈妈,不会只顾着自己的目标,脱离实际状况要求孩子,也不会在孩子失败时,将所有的原因都归结于孩子的努力不够。有时候也要冷静想一想,我们的脚步是不是走得太快了。

妈妈说

对一般女性来说,思考问题的角度通常都较为感性,看问题也更注重眼前的利益。夏林对足球的热爱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我也深知他内心拥有成为职业球员的梦想。然而当孩子面对追梦路上的困境时,我的确曾经想过让他放弃,但后来我意识到这是种急于求成的思想。成功并非唾手可得,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光要看到将来,更要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因为这些才是成功的基础。因此,我鼓励孩子继续前进。

评论

孩子是种子,想要看到他们绽放出最美的花朵,首先就要开垦出一块肥沃的土地。不要动不动就在脑中幻想孩子将来的成功,而要先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