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
10531900000002

第2章 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

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

尚德——成人的至关因素

仁爱——一生的立身之本

独立——生活的必备技能

自强——成功的制胜基石

责任心——热情的基点

普天下的妈妈,都把孩子视为生命中的珍宝,恨不得把一切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对于妈妈来说,没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活泼开朗更令人快乐。在享受过初为人母的喜悦之后,当孩子逐渐成长,妈妈们便萌生培养孩子的欲望了。

经常听到妈妈们抱怨,“要不是小时候条件差,我一定会多读几年书,现在一定成了高层主管。”或者“我妈妈小时候只管我吃喝,根本不管我喜欢学画画,让我的特长浪费掉,我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要是当年能好好培养我,说不定我现在已经成为大画家了。”

由于时代的原因,大多数妈妈都没有接受很好的教育,她们的梦想也被忽视,然后渐渐破灭、被遗忘。于是,能够自由追逐并实现梦想的孩子们,便成为妈妈们所寄托的希望。与其说,孩子是妈妈血脉的延续,不如说,孩子是妈妈梦想的延续。因此,煞费苦心的现代妈妈们,在对孩子的培养上使出了浑身解数。

当今社会竞争残酷,为了使孩子能够始终有出色的表现,妈妈们从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关注教育问题。为了孩子的未来,妈妈们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她们阅读各种教育书籍、参加各类教育讲座和各种亲子教育课程,有的甚至辞掉原本前景甚好的工作,安心在家当起全职妈妈,就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切举动的背后,是来自妈妈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希望孩子有一颗仁爱、尚德的心,能够独立面对挫折,自强不息,承担起生活的责任心。

“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在生理、心理和人际关系上均有良好的状况。”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对健康做出的定义。对于妈妈来说,孩子的健康、平安是最大的牵挂,因为这将是孩子人生中重要的财富。无论是学生时代的学业,还是将来走上社会以后的工作,健康的体魄都能够为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提供必要的保证。也正因为如此,每个妈妈都十分重视孩子的健康。

在过去的观念中,健康就等同于没有疾病。为了让孩子拥有健壮的体格,除了平常在学校体育课的锻炼之外,妈妈们还会利用课余时间让孩子打篮球、游泳、骑车或是参加溜直排轮等运动项目。对于体弱的孩子,妈妈们不仅会费尽心思地在每日三餐上下功夫,还会为孩子准备很多的营养补给品。这样做,虽然能够保证孩子身体的健康发育,却忽略了还应该重视建立健全的心理。

有调查显示,近三成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32%的青少年有心理问题。在社会新闻中,我们经常看到由于压力过大或是性格方面的缺陷,不少孩子都陷入忧郁的心理状态之中,往往最后酿成了暴力冲突、厌世轻生等悲剧。对身为妈妈的人来说,一定要确保孩子拥有真正的健康,除了良好的身体,还要关注和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及处理良好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

根据统计,人们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其中有大部分与儿童时期的经历有关。因此,除身体的健康外,妈妈们也应该投入更多的心血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一个人的个性是从幼儿到青少年阶段逐步发展定型的,妈妈如果忽视孩子在成长时期的身体和心理问题,任由孩子的种种不良习惯或是心理问题发展下去,很可能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消极的影响。

故事

王太太有一个五岁的儿子,长得非常可爱,性格也十分活泼,经常与一群孩子蹦蹦跳跳,玩得不亦乐乎。

隔壁邻居家养了一只小猫,时常躲在树底下晒太阳。有一天,王太太正准备出门买东西,看见儿子手里拿着绳子蹲在树下,后面躲着一群小朋友。只见儿子两三下就把绳子绑在小猫的尾巴上了,其他小朋友立即一哄而上,受到惊吓的小猫正要奋力逃跑时,王太太的儿子却用力拉手里的绳子,又把小猫给拖了回去。就这样,小猫被反复地放走,又被绳子拉回来,每当小猫发出惊恐的叫声时,孩子们就会哈哈大笑。这时候,王太太走上前,轻轻揪住儿子的头发。看见妈妈站在背后而且表情严肃,儿子立刻松开手里的绳子,小猫也趁机逃跑了。

“妈妈,为什么要抓我的头发?很痛耶!”

“宝贝,你喜欢妈妈这样抓住你的头发吗?”

“当然不喜欢啊!会痛的。”

“对啊!既然你会痛,那你用绳子拉小猫尾巴的时候,牠它会痛吗?”

“当然会痛啊!小猫是动物,也有感觉的。”

“那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要抓你的头发了吗?”

“妈妈,我知道错了!以后我再也不会欺负小动物了。”

评论

也许有人会认为王太太有些极端,不应该用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这样做好像是体罚。当王太太抓住儿子头发时,她的心应该更加疼痛,但也因为儿子身体上那轻微的疼痛,才能让儿子切身地感受到他的举动给小猫造成的伤害,让他学会与小动物变换角色的思考,懂得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使孩子成为一个关爱动物、心地善良、感情丰富的人。

试想,如果当时王太太没有立即纠正孩子,那孩子也就无法认识到自己行为中不妥当的地方,虐待动物对他来说,就成为一种获取快乐的途径,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也很容易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阴影。如果孩子因此变成心理有缺陷的人,王太太的心不知要疼痛多少年。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加强营养和锻炼之外,妈妈们千万不能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仅要及时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也应该重视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通过交谈来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妈妈们对孩子都是宠爱有加,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性格暴戾残忍的人,所以特别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孩子成为自信、包容、乐观、坚强、热爱生活和生命的人。妈妈们应该尽可能与孩子成为朋友,对孩子犯的错给予更多的宽容,让他们从挫折中寻找到生活的真正答案。思想充实、人格健全,才是真正健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