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10528300000053

第53章 克己复礼为仁

【出典】

《论语·颜渊》。

【原作】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作者简介】

《论语》,儒家着作。由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汇集孔子言行而成。共二十篇。内容多数为孔子思想言行的记录,亦有弟子之间、弟子与再传弟子之间的谈话记载。不少具有文学意味,且与文学理论相关。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现在通行的《论语》二十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东汉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故事】

这是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弟子们大部分都走了,只留下勤学不倦的颜回还在教室苦思冥想。孔子走过去,怜爱地问道:“回啊,你还在想什么问题呢?”

颜回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您总教导我们在仁学上多下工夫,可我至今还未搞清楚,究竟什么是仁?”

孔子很高兴弟子提出如此深刻的问题,略作思考道:“简言之,克己复礼为仁。就是每个人都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语行动都合乎周礼所规定的礼仪,这便是仁了。”

颜回又问:“仁的目标如此具体,可实现起来一定很难吧。”

孔子耐心回答:“说难也不难,仁德的境界非常高尚,但攀登起来也有登峰之日,一旦能够做到克己复礼,天下之人就会称你为仁者了。

“这种攀登当然不能借助外力的,只能依靠自我的努力,依靠勤奋的意志和刻苦的学习。”

颜回请教仁德的具体内容,孔子答道:“首先是不合乎礼的不看,其次是不合乎礼的不听,再其次的是不合乎礼的不说,最后是不合乎礼的事情绝对不去干。这四条,可谓全面了。”孔子说完,把充满希望的目光投向颜回。颜回听后颇受感动,严肃地点点头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这四条却一定可以努力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