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10528300000035

第35章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出典】

清·蒲松龄《醒世诗偈》。

【作者简介】

蒲松龄(公元1640-1715年),清朝山东淄川人,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他生在书香门第,虽热衷科考,19岁连中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但此后几十年间,终究不第。他迫于家贫,一面教书,一面应考,直到70岁才退休归来。一生着作丰富,有诗、文、词、赋、戏曲、俚曲和一些杂着。《聊斋志异》是他一生的心血结晶,也因这部着作,名传千古。在他四十岁左右,完成初稿,后经不断修改增补,有四百三十一篇,是文言小说中的珍品。

书中有的是亲见亲闻,也有承继前人题材而加以创造发挥,但绝大多数是记述当时民间和下层文人的故事传说。他采用鬼狐故事,是为了避免清初严酷的文字狱,以抒发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不满。书中塑造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显然是吸收了六朝传奇和史传文学,以超现实的神仙、狐鬼、精魅等角色来反映现状。全书想像力丰富,故事幻化莫测,境界神异迷奇,成为后世惊悚、鬼怪、奇幻小说与电影的采撷典范。

【故事】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宋·陈元靓《事林广记·通用警语》),穷人即使居住在繁华的闹市里,也无人闻问;而富人即使是住在深山野地里,都会有人牵亲引戚、不辞辛劳前去拜访。这样的冷暖人情、炎凉世态,怎不叫人伤心?

为何世上总是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为何同是天涯沦落人,也少有人愿意伸出援手?也许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无法兼顾他人。而好事总是不成双,坏运却往往是连连来,这种“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被打头风”(元·高明《琵琶记·伯喈思家》)的景况,也并非不常见。闽南语中便有:“涂、涂、涂、涂……,九字‘涂’排做伙(排在一起)”,用来形容狼狈不堪的情况,一个“涂”就已经够狼狈的了,何况九个那么多呢!

这时候,有些人会做出“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拼命地制造一些假象,来掩饰自己不佳的状况。对此,宋朝的大文豪苏轼便不以为然,他在《超然台记》一文开始时便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他相信万物都有可欣赏的地方,若能从这些小地方得到乐趣,才是最难能可贵。所以.即使处在不利的情势中,也应该要随缘自适才好。欧阳修在《伐树记》中也说:“凡物之幸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万物的幸与不幸,先天条件与后天环境固然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然而更重要的是个人如何自处其中。若能学会由人转境,而不是被外界事物牵着鼻子走,调整心态与看待事物的角度,泰然处之,也许便能如苏轼所言:“吾安往而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