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10528200000081

第81章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出典】

杜牧《山行》。

【原作】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曾为黄、池、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中书圣人等官。

杜牧早年即以经邦济世的才略自负,慷慨激昂,好谈军事。立朝刚直不阿,敢于论列大事,指陈时弊。政治上不失为有识见、有胆量的进步人士。但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施展抱负。

他的诗、赋和古文都极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高,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和李商隐齐名,并称“李杜”。在艺术上,杜牧自称追求“高绝”,不学“奇丽”,不满“习俗”,所谓“不今不古”,正是力图在晚唐浮浅轻靡的诗风之外自具面目,但他的风格不像李贺的奇特,也不似元稹、白居易的平易,和李商隐比也能各树一帜。《河湟》为七律传世名作,《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诸绝句尤脍炙人口。《阿房宫赋》开宋代文赋先河。着有《樊川文集》。

【故事】

一个天高气爽的秋天,诗人杜牧坐着车子,行走在潭州(今湖南长沙)岳麓山的一条路上。他看到一条石头小路,斜曲着横在眼前,又一直伸到远远的山中。在山上白云飘浮的地方,隐约地看到几户人家,他们如同生活在仙境一般,走着走着,诗人禁不住停车下来。因为他惊喜地发现路的两旁被秋霜打过的枫叶,这时候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他仔细看那枫叶,在百花凋零的日子里,独独开得最好;在山上山下全是败叶、枯草的环境中,唯独它迸射出最动人的光彩。诗人站在枫树前,想到枫叶不是花,却比花还红;枫叶不是在春天同百花争奇斗艳,却在秋天装点着大好的河山。

这时候,诗人面对满山火红的枫叶,仿佛觉得老天爷要把秋天打扮一下,不料掌管百花的仙女下班休息去了,他就想出个新主意,让枫叶举起比火还要耀眼的袍子,在冷飕飕的西风里,尽情地唱着、跳着。此刻,诗人好像听到枫叶唱起来的歌:“花之仙子哟,您休息去吧!您放心走吧!我是秋天的歌手,我是秋天的画家,我来啦!”

诗人看到这一幅美丽动人的深秋美景图:高山、小路、白云、人家、红叶,这些都展现在眼前。他越看越高兴,于是诗兴大发,挥笔疾书,写下了一首意境清新、为后人所千古传诵的《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杜牧的《山行》诗,历来脍炙人口,特别是“霜叶红于二月花”,成了千古名句。现代大文学家茅盾把他的一部小说取名为《霜叶红于二月花》。陈毅同志也有这样的诗句:“红叶遍西山,红于二月花。”可见这首诗的影响。

今天湖南长沙岳麓山的岳麓书院后面,清风峡小山上的“爱晚亭”,就是根据杜牧这首诗中的名句而建。毛泽东青年时期在长沙求学,爱晚亭是他经常和学友们游憩和锻炼身体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状物诗。表面看是在描写深秋的景色,实际上在清晰的景物勾画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停车坐爱枫林晚”,这是枫林的晚景深深地吸引了诗人。“行”中之“停”是因为“爱枫林晚”。而“霜叶红于二月花”更加脍炙人口,是“停车”、“爱枫林晚”的具体原因。诗人惊奇地发现,那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红透山林,红透大地,红透天际。这是多么美妙的图景,多么炫目的色彩,多么凝练的语言,多么出神的笔法!

现在人们常用“霜叶红于二月花”来比喻经过霜雪般的磨炼之后所获得的成功,更加宝贵,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