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培养语文兴趣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10528100000009

第9章

土财主让人整理好书房,让傻儿子拜了老师,秀才就开始教傻小子识字了。头堂课,秀才教学生认的是个“丁”字。秀才先把丁字端端正正地写在石板上,摆到傻小子面前说:“这个字念丁。”傻小子摇了摇头,不会念。秀才扳着傻小子的指头写着说:“这念丁,这念丁!”傻小子嘿嘿一笑,仍然是不会念。秀才每天把个丁字摆在傻小子面前教,一直教到快满头一年了,傻小子仍然学不会念。秀才着急了,找来一个大铁钉,给傻小子看着说:“这铁钉的顶端是一横,铁钉的尖腿是一竖;这一横一竖合起来为‘丁’。”秀才说一遍,让傻小子跟着说一遍。这办法还真灵,傻小子居然也能说:“顶端是一横,尖腿是一竖,一横一竖合起来为‘丁’。”秃才十分高兴地来到土财主面前说:“老东家,公子识字啦!”土财主比秀才更高兴,忙说:“快!叫他来念个字我听听。”秀才回房把傻小子叫来,在八仙桌上写了个丁字让傻小子念。傻小子两眼直楞楞地看了一会儿桌面上的那个丁字,忽然抬起头来傻笑一声说:“顶端是一横,尖腿是一竖,一横一竖合起来为‘丁’。”土财主见傻儿子果然识字了,只乐得像六月天喝雪水,痛快透了,赶忙转身向院子里喊:“管家,管家,快来呀!”管家跑过来,土财主吩咐说:“我儿子会念字了,赶明儿把亲戚、朋友、街坊都叫来,让他们都见识见识!我就不信我家出不个文曲星!”

第二天,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都被叫来了。土财主彬彬有礼地把客人一个个迎入客厅,又让座,又让茶。客人来得差不多了,土财主吩咐秀才叫儿子来当众念字。

秀才回书房问学生:“我教你念的那个‘丁’字,你还记得?”傻小子说:“记得。”秀才怕学生到时念不上来,又嘱咐说:“今天,你父亲是让你当众念字,你千万可别忘了呀。你家客厅墙上钉着个铁钉子,到时候你要忘了,你就看我,我伸手一摸那铁钉,你就想起来了。”嘱咐罢,秀才领着学生来到客厅。土财主让秀才在八仙桌上铺纸写了个丁字,然后让他的傻小子念。傻小子见满屋的入都在看他,心里一着慌,把丁字给忘了。傻小子扭头看先生,见先生正伸手摸墙上的橛子,便开口回答说:“呵,我想起来了,那个字念橛儿!念橛子!”傻小子这一念,惹得众人哄堂大笑起来,气得土财主差一点晕了过去。秀才一旁感叹着说:“教了快一年了,仍然是目不识丁啊!”

挖心

从前,有个姓陈的土老财,请来个姓国的先生教自己的儿子读书。这国先生到陈家以后,处处谦虚谨慎,对陈老财是毕恭毕敬。每逢见面,总是开口一个东家,闭口一个东家。

可是,陈老财是位粗通文字的人,不懂什么叫东家,一听先生称呼他东家,心里就不高兴。暗想:我陈某待你国先生不薄呀,你为啥称呼我东家不叫我陈家呢!

一天,陈老财实在忍不住了,把国先生叫到客厅里,称呼道:“口先生,请坐。”国先生很不自在地说:“东家,我姓国,不姓口呀。”

陈老财把脸一沉说:“咱这是一还一报呀。我本姓陈,为啥你叫我东家?既然你敢割去我的耳朵,我就敢挖掉你的心,叫你口先生!”

朱熹有几个儿子

从前,有两弟兄,哥哥教书,弟弟种田。有一天,哥哥正在学校教课,突然来了一个游馆的先生。游馆先生用生僻字和深奥的书考他,他考不过,只好让馆。

弟弟见哥哥垂头丧气地回来了,问清了原因以后,便叫哥哥把长袍子换给他,去帮哥哥把教书的馆夺回来。

没半天时候,弟弟凯旋而归,叫哥哥仍旧去坐馆教书。哥哥不相信地问道:“你一字不识,怎么考得过那位游馆的?”弟弟说:“我先考他一个字,他回答不上来。”

“你考的是什么字?”

“我问他:‘丁’字头上五点是什么字,他不认得。”

“唉呀,这个字我也不认得呢!”

弟弟指着放在墙边的草鞋耙说:“你看,这打草鞋用的木耙,不正像一个‘丁’字头上加了五点吗?”

哥哥笑着说:“难怪他不认得,你还考过他的书没有?”

“考了。”我问他:“猪兮有几子?他也答不上来。”

“唉呀,朱熹倒有这个人,他有几个儿子我也不晓得呢?”

“怎么这个问题你们都不知道!猪兮有三子,那日游西湖,一子落水,浴乎哉,洪水泛滥于天下,幸亏黄氏娘娘搭救,三子命全。七孰(叔)八经(斤),八孰(叔)七经(斤),尔后能通十经(斤)。”

哥哥被弟弟这段书弄得糊里糊涂,要求弟弟详细解释一下。弟弟解释说:“上年我家养的那头母猪,坐了三头小猪。有一次,三头小猪出去吃草,有一头小猪掉到臭水坑里了。幸亏黄嫂从那里路过,把小猪救起来了。后来,七叔捉的一头猪八斤,八叔买去的一头七斤,岗背弯的能通大哥捉去的那一头有十斤哩!”

哥哥听了弟弟的话,哈哈大笑,高兴地换好长袍,仍旧去教书。

父字戴帽

从前,有个财主小子,去外地投师读书。刚刚认识了几个字,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财主小子想给家里的父亲写封书信,好在父亲面前亮亮自己的才学。可是,一提起笔来就忘记父字怎写了。他想去问问同学和老师,又怕笑话;查字典吧,又不会查。他只好拿上字典一页一页地翻。他想,只要翻见父字,总会认得的。他翻了好半天,翻到一个“交”。他对着“交”字端详了好久,猛然哈哈大笑说:“父啊,你啊,你以为戴上顶疙瘩帽子我就认不出来啦?妄想!”

一“栖”(欺)三年

从前,有个私塾先生在向学生授课时,书上有一个“岛”字,这位先生一时记不起这个字的读音,急得满头大汗。忽然,先生灵机一动,他想,这个“岛”字不是一只栖在山上的鸟么?于是,就教学生读“栖”。就这样,以讹传讹,直到三年任教期满。

事有凑巧,新聘的先生第一天授课时也遇到“岛”字,他按正确读音,念“倒”。哪知全班学生都说先生读错了。第二天,村长根据众人的意见,就把新来的先生解雇了。先生有口难辩,一边收拾行装,一边叹着:“人家一欺(栖)三年,俺是说岛便倒。”

大姐庙

从前,有两位举子在大比之年结伴去京城科考。二人行至一个山村,见村头有座庙,便商量着去庙里烧香许愿,求神灵保佑他们高榜得中。二人走近庙一看,见庙前门楣上有块匾。匾上明明写的是“太祖庙”三个大字,二人却念成了“大姐庙”。去大姐庙里烧香许愿,除了买些头花、胭脂、官粉之类的上供以外,还要买上几尺上好的绸缎制做凤冠霞帔给大姐了。当二人带上制买好的供品来庙里烧香许愿时,不禁都愣住了。这些庙里供的神位,哪有什么大姐呀,而是位手持盘龙棍青髯长须的红脸大汉!还是举子甲脑瓜儿转得快,他对举子乙说:“八成是大姐出门办事去了,留下大姐夫看家哩,咱们就把带来的供品给大姐夫吧。”于是二人动手,给大姐夫穿戴上了凤冠霞帔,脸上涂了胭脂抹了粉,头上插上了花儿。之后,二人双双跪下,烧上香,向大姐夫祷告起来:“愿大姐夫保佑我们俩金榜题名,做得高官厚禄,日后再塑金身……”

且说到了这年三月三,王母娘娘举办蟠桃盛会招待各路神仙。各路神仙都来赴会,只见赵太祖身着凤冠霞帔,脸上涂满脂粉,忍不住都乐了,问他为何这样打扮。赵太祖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大概是两个白字小舅子给我穿戴上的。”

白字先生

有个人因孩子该开蒙读书了,就到处寻找教书先生。一天终于找到了。双方说定,先生座馆授徒一年,可得五石米的酬金。同时还达成一项君子协定:先生读一白字,罚米一升。

一年过去了。主人一算账,先生一年五石米的酬礼,除去这年因读了498个白字而扣除的498升米外,仅存米二升。于是,主人取来米二升放在桌子上,请先生带回家去。先生看着这二升老米,想着这一年的辛苦,失望之极,不禁连声叹道:“是何言兴(与)?是何言兴(与)?”(古“兴”字和“舆”字形相近)主人一听,先生又读了两个白字,连忙对儿子说:“快,把这二升米也拿进去倒在仓库里!”

写“午”

从前,有一个穷书生名叫李安义。他在私塾读书时,有一个同学姓郑。七年以后,那个姓郑的同学发了一笔大财,远近乡里就数他最有钱。百姓都叫他郑富翁。

一年,乡里闹灾荒。李安义一家没米下锅,实在没法儿,只得去拜求郑富翁。李安义来到郑家,在门口被门丁叫住:“你是干什么的?”

李安义道:“我是你家老爷的同学,我有事要找郑老爷。”门丁赶紧禀报老爷。郑老爷喝斥道:“混蛋,你快去告诉他,就说我出门了,我不想见这个穷书生!”

李安义碰了一鼻子灰,心里十分气愤。他拿起大笔就在郑富翁家门上写了一个很大的“午”字,然后转身拂袖而去……

过路人看到郑家门上的“午”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便跑去问李安义。李安义冷笑道:“这是‘牛’不出头嘛!”那人听了哈哈大笑,竖起拇指赞叹:“妙!真妙!”郑富翁听说被人骂做“牛”,气得捶胸顿足。李安义总算解了心头之恨。

听我的没错

晚上,儿子在做地理作业。老师要求把靠近祖国南面的国家写出5个来。儿子想了半天,只写了印度、柬埔寨、缅甸和越南4个国家,于是问爸爸。

爸爸也讲不清楚,便说:“去把地图拿来,一查不就知道了嘛!”

儿子把地图拿来,爸爸看了一下说:“有啦,还有一个秦国。”

“秦国?”儿子疑惑地瞪着地图。他看清了地图上的字,高兴地说:“对了,是泰国。”

“什么泰国,是秦国嘛,他们的国王叫秦始皇。”爸爸说,“听我的没错,我比你懂得多!”

儿子没有相信父亲的错话,而是端端正正地写上了“泰国”。

丁四买菜

丁四在财主家当厨师。财主只认钱,不认字,又吝啬得很。丁四早晨到菜市买菜,他总要跟着,生怕丁四揩油私留小钱。

有一天,财主又跟丁四来到菜市。市场上各种鲜菜琳琅满目,叫卖声不绝于耳。丁四忽然瞧见一个菜摊上挂着一张牌子,上写“豇豆”二字。丁四问财主:

“老爷,那上边写的甚么?”

“哦……是‘豆豆’……”财主敷衍道。

“豆字右边怎么多一个‘工’字呢?”丁四追问说。

“哦……这种豆因为是‘公’豆,所以右边加个工字……”

一会儿,他俩来到卖豌豆的菜摊前,丁四指着牌上的“豌”字问财主:

“老爷,这字念啥?”

“哦……还是豆字……”

“怎么右边多个‘宛’字哪?”

“因为盛在碗里的豆,所以才加个宛嘛……”

晚上财主陪客人吃饭,丁四特意炒了二盘菜:一盘豇豆,一盘豌豆。他端上桌后,当着客人的面喊道:

“老爷和客爷,请尝尝这盘‘母豆’老爷说有公豆,自然也有母豆;这盘是‘盘豆’,老爷说盛在碗里的豆叫带宛的豆,咱这是盛在盘子里的盘豆……”

客人问明了情由,笑得喷出饭来。财主又羞又愧,再也不跟丁四去菜市了。

三个人都读错了

北湖边绿树成荫,风景优美,新近建了一座亭子,供人们游乐、休憩。亭子匾额上题写“舂容”二字,面对沿湖林立的工厂,相映成趣。

一天,甲、乙、丙三人路过此地。甲走到亭边,赞不绝口:“多美啊,春客亭。”乙一听,马上反对:“错了。‘春客’有什么美可言,是‘春谷亭’。”丙走过来,仔细一看,笑着对甲、乙二人说:“近视眼,你们都认错了。这是‘春容亭’!”

甲、乙、丙三人正争论不休时,一位老先生走过来说:“不要争吵,你们三个人都认错了字;这是‘舂容亭’。‘舂容’是指对大钟重力撞击,形容声音宏大响亮。”

甲、乙、丙三人听了老先生的话,面面相觑,默默无言。

“唢呐开花”

蒙馆先生出了个对子要学生对,学生拿回去问父亲。父亲见是“琵琶结子”四个字,便提笔写了“唢呐开花”四字,叫儿子交给先生。先生一见,便指责道:“你什么时候看见过唢呐会开花啦!”

学生把先生的话告诉了父亲,父亲又写了一张纸条,叫儿子交给先生。先生捧着字条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原来上面写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不是这琵琶,

想是先生下笔差。

琵琶若要能结子,

唢呐岂敢不开花?

戏公差

有一次,徐文长写文章冒犯了绍兴知府,知府派公差来捉拿他。朋友把消息告诉他,他连忙跑出“青藤书屋”,穿过几条小弄,来到华严弄里,脱下长衫,正想休息,五个公差已出现在他身后。徐文长正焦急,只见前面弄底竖着一块“泰山石敢当”的石碑,灵机一动,弯身去读碑。

待公差上来,他故意高声念道:“秦——川——右——取——堂!”几个公差正想上前捉拿,一听这人把“泰山石敢当”念成“秦川右取堂”,都愣住了:“这人是‘白字先生’,不可能是徐文长。”徐文长索性回过头来,用北方口音问道:“伙计,我想找个人,听说这里有条华严弄,在哪里呀?”公差没见过徐文长,这时更觉得不对头,便说:“莫跟他扯空了,快去追徐文长去。”

徐文长看着公差的背影笑道:“去追你的鬼吧!”

崇祯皇帝测字

据说,明朝末年,当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快要打到北京的时候,崇祯皇帝心急如焚,坐卧不安。他明知道大势已去,为了想找一点精神安慰,就换了便衣,悄悄出宫,去找测字先生拆字算命,问问吉凶。

他来到一个测字先生的摊子旁边,要求测字。事有凑巧,这个测字先生正是过去被他撤职的一个小官。皇帝认不清那么多的小官,小官却认得皇帝。尽管崇祯皇帝当时是青衣小帽,测字先生一眼就把他看出来了。测字先生暗想:你过去耍尽了做皇帝的威风,现在走投无路,也来找我测字了。且让我好好地开你几个玩笑。于是就很客气地说:“先生光顾在下的摊字,是要测字么?”

崇祯回答:“是的。”

测字先生问:“先生所问何事?”

崇祯回答:“想问国家大事。”

测字先生笑着说:“先生关心国家大事,难得难得!请在这个盒子里随便拣个字吧!”

崇祯有点心虚。他想:如果伸手去拣一个字,万一拆出来不吉利,不就糟糕了么!不如口报一个字,如果拆出来不吉利,还可以否认,另报一个。于是就问测字先生:“可以口报么?”

测字先生想了一下,答道:“可以可以,请口报吧!”

崇祯就说:“友字。”

测字先生在粉板上写了一个友字,沉吟了一会儿,惊慌失色地说:

“不好了!不好了!”

崇祯忙问:“请问何事惊慌?”

测字先生就说:“从这个字上看来,是造反的人要出头了。你看,反字头上那一笔拉长一点,左边那一撇也升高一点,不就是友字么!”

崇祯连忙改口说:“我说的不是朋友之友,乃是有字。”

测字先生说:“哦!原来如此,不好,还是不好!这大明的江山已经去了一半。你看,大字少了一捺,明字去掉半边,不就是有字么!”

崇祯连忙又改口说:“我说的不是有无之有,乃是酉字。”

测字先生假装大吃一惊,摇手说:“这个字我不敢测。”

崇祯只好硬着头皮说:“要问吉凶,自无避讳,但说无妨。”

测字先生压低了声音说:“请看尊字,中间不是有个酉字么。先生测这个酉字,乃是至尊(皇帝)又无头又无脚也!”

崇祯倒抽了一口冷气,勉强分辩说:“我不是说申酉戌亥的酉字,乃是‘小大由之’的由字。”

测字先生立即反问:“先生,今年是什么年?”

崇祯就说:“今年是甲申年,谁人不知。”

测字先生摇头晃脑地说:“先生既知今年是甲申年,又出这个由字,太巧了,太巧了。请看,这甲字颠倒过来不正是由字么!你问国家大事,恐怕要天翻地覆了。”

崇祯既已说明了是“小大由之”的由字,无法改口。只好叹口气说:

“算了算了!现在不问国家大事,只想问问自己的前程,如果天下乱了,该恁么办?”

测字先生说:“仍请口报一个字。”

崇祯抬头一看,见到对面一家人家的花园门口有“曲径通幽”四个字,就随口报了一个幽字。

测字先生踌躇了半天,才长叹一声说:“恕我直言。这个幽字是山字再加两股丝。若遇大乱,那就只好把两股丝扭成一根绳子,到山上去上吊算了。”

不出测字先生所料,李自成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之后,崇祯皇帝逃不出去,果然就吊死在煤山(现在的景山)上。

“嫉”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