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长路上的红绿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10527600000006

第6章 情绪中的红绿指示(2)

强的妈妈和爸爸从他13岁时一直感情不和,经常发生纠纷和争吵,强的童年就是在这种恐惧和吵闹中度过的。在他15岁时,妈妈和爸爸离婚后,就带着小强和年过七旬的老父亲及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妹妹生活在一起,生活来源仅靠孙女士每月一千多元钱的工资和父亲微薄的退休金,家里生活比较拮据。因为这事,强曾对妈妈说,自己在老师、同学面前觉得抬不起头,压力特别大。一遇到紧张的事,他就觉得肚子疼。最后经医院诊断为“儿童型神经症”,主要原因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心情过于紧张等导致植物性神经紊乱,引起肚子疼和头疼。

青少年如何放松自己紧崩的神经

1.青少年要不断地改变自我。青少年有许多憧憬、美好的愿望。在他们的面前有许多增长自身能力的机会。然而,他们在享受稳定、幸福的生活时,总觉得郁闷、无趣、无精打采,这种情况下,如果能主动适当的对稳定的生活做些小的变动,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新鲜感。例如:把你的卧室稍微调整一下,挂一些你比较喜欢的装饰画,或者到外面交个新朋友,换一新的爱好,你就会有与众不同的感觉。

2.学会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个性品质,是衡量自身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所以,青少年要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情绪,并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然而,自身情绪的波动直接影响着你对周围环境关系的洞察,这一点是对自身适应能力的评价,也是对自身弱点的关注。因此,青少年在平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克制力,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克制自己的情绪,并积极地采取措施进行疏导,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适应生存的环境。

3.享受生活中的乐趣。一般健康的兴趣会给人带来快乐,有关专家表明,人一般在无聊的时候最容易感到烦恼和不快乐了,而那些忙碌的人往往是生活得充实而快乐。所以,有兴趣爱好的青少年,在吸取知识的同时也满足了自己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有些青少年爱钻研难题,因为他们一旦征服了困难在心中就会产生满足感;而有些青少年爱看课外读物,如书刊、杂志、青年文摘等,这些广泛的阅读使他们获得广博的知识,为此他们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和尊重。对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来说,发展一些自己喜欢的兴趣,能使自己获取更多知识,在生活中过得更充实快乐。

4.神奇的音乐魅力。音乐是生活中的一门艺术,是一种另类的情绪情感的表现方式,那些不同曲调和节奏可以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在抒情优美的音乐中,会觉得精神振奋,情绪饱满,信心倍增。因此,音乐治疗情绪法是青少年最受欢迎的,因为它具有良好的情绪调节功能。

5.学会自我欣赏和安慰。没有一种惩罚比自我责备、自我懊悔更为痛苦。青少年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是,每个人都有特长和优点,对于往事耿耿于怀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任何人都没有能力改变过去,重要的是吸取失败的教训,有句话说好:如果你已经错过太阳,就不要再错过星星。如果你遇到了困难和挫折,那么,你不要灰心丧气,你应该欣赏自己的能力。或许你的各方面都并不出众,但是,你的善良、勤奋和认真会让你在心理上找到的平衡。你完全有理由欣赏一下生活中真实的你,而且,你会从中找到快乐和满足。

6.学会合理的自我发泄。情绪上的不愉快如果长期闷在心里,就会影响脑的功能或引起身心疾病,青少年消除不良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宣泄”。情绪上的问题只要你把它发泄出来,心情就会舒畅、愉快。青少年要切忌把不良情绪埋藏在心里,“隐藏的忧伤如熄火之炉,能使心烧成灰烬”。如果怒气能适当地发泄出来,那么,紧张的情绪就可得到缓解,心情也会雨过天晴,雾消去散。

7.做一个幽默大师,幽默与欢笑是情绪的最佳调节剂。青少年要学会保持幽默的态度,即使是在不利的环境中也依然要保持快乐的心境。因为它是给极度恶劣的情绪产生一个缓冲的过程。幽默是智慧和乐观精神的结晶,它不仅可以使人快乐,还会使人发笑,更重要的是可以驱散心中的积郁,让人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生活。所以,青少年要培养自己的幽默感,这样就会拥有更多的智慧,从而摆脱不良情绪所带来的尴尬、愤怒和烦恼。

8.揭露大自然的奥秘。大自然的山清水秀常能震撼人的心灵,所以,当你情绪不佳时,可以去登山、看海或者走进森林,此时你就会感到心胸开阔、有超脱之感,这些奇妙的感觉都是培养良好情绪的诱导剂。

4.控制自我,战胜冲动

有一句话叫:“冲动是魔鬼”,青少年要学会控制自我情绪,战胜冲动。在生理学上,冲动是指神经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冲动是最无力的情绪,也是最具破坏性的情绪,也就是说理性弱于情绪的心理现象。冲动是来源于自我保护的一种心理补偿。

青少年冲动情绪主要表现

一般青少年的情绪特征是以冲动和暴发为主的,这就叫做边界性格紊乱的心理疾病。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常常会遇到很多不称心的事情。例如:学习时受到外界干扰,珍爱的物品被别人损坏或自尊心受到伤害等,这些都容易使其发火。有些青少年与人相处时往往因为一言不合就火冒三丈。在情绪冲动时做出使自己后悔不已的事情来。所以,经常发火对人对己都是不利的。因此,青少年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自己冲动的情绪。

有关专家说“冲动的行为对于他们来说总是有特殊的意义,”青少年时期迈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他们情绪和感情都极不稳定。有些青年学生不善于控制情绪,因此,而深受其害。比如,有时因不值得一提的小事而极度悲伤或大发脾气,有时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沮丧。还有的青少年常常被悲观、忧郁、孤独、紧张等不良情绪所困扰,导致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甚至有的青少年因为成绩不好或学习压力重,就跳楼自杀。由此可见,自身的情绪控制非常重要。实践证明,调节自己的情绪最好的办法是先把你认为恼火的事搁在一边。等你冷静下来后,再去处理它们。其实,一个人的情商高低,是体现在自身情绪控制的成败上。发脾气是值得赞扬的,如果你能把握住在适当的场合理智地发脾气,那也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因此,控制情绪不只是简单的抑制,而是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中进取的。

小案例

珠海市某中学初二学生小可,今年16岁,他在家中是独生子,长这么大以来他一直是家长眼中的乖孩子。最近,小可突然发现自己变得脾气暴躁起来,有时因冲动还与其他同学吵架,事后仔细想想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就不必要小题大做。在家里他也经常与父母怄气,有时父母批评他几句,他就暴跳如雷、大动肝火,把父母气得直跺脚,但是也无可奈何。小可为自己的脾气感到很苦恼,他知道自己不对,可是事情一旦发生了,他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过后又十分后悔。

有一天,同桌借了小可的一支钢笔,但是因不小心把笔弄坏了,小可很生气,虽然同桌诚肯地向他道歉了,但是小可还是当众把同桌骂了一顿,这一举动严重影响了他们之间的友谊,而且,小可的形象在其他同学眼中也大受损伤。小可为此事内疚了好久,他真的搞不懂自己现在怎么那么的冲动。

青少年如何战胜冲动

上面例中的小可就是因为情绪冲动,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最终造成犯下不可弥补的过错。那么,爱冲动的青少年应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方法来控制自己冲动的情绪。

1.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理智和意志来控制情绪,表面上是对自己的自由约束,其实,这种约束却能使你获得更多的自由。青少年在遇到强烈的情绪刺激时,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并快速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采取消除冲动情绪的“缓兵之计”,用理智战胜情绪上的困扰,正确评价自己,这不仅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进而使自己远离冲动、鲁莽的局面。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青少年如果能够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意味着主宰了自己的命运。

2.用暗示、转移注意法。如果青少年遇到了使自己生气的事,一般都触动了自己的自尊和利益,此时是很难冷静下来的,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情绪非常激动、难以控制时,可以采取暗示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做自我放松,并鼓励自己克制冲动的情绪。坚信冲动并不能解决问题,要锻炼自制力,学会用转移注意力或暗示的方法来处理问题。

3.培养沟通的能力。在你不生气的时候,去和那些经常受你气的人谈谈心。听听彼此间最容易使对方发怒的事情,然后,想一个好的沟通方式,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生气。你可以出去散散步来缓和自己的情绪,这样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你就不会继续用毫无意义的怒气来虐待自己了。

4.让自己冷静下来。在遇到冲突和不顺心的事时,最好不要去逃避问题,要学会掌握一些处理矛盾的方法。你可以考虑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明白发生冲突的原因,双方分歧的关键在哪;然后,进行冷静的分析并找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例如:当你被别人无聊地讽刺或嘲笑时,如果你顿显暴怒,反唇相讥,就会引起双方的强烈争执,最终可能会出现于事无补的后果。此时,如果你冷静下来,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如用沉默来抵挡抗议或者指责对方无聊,这样就会有效地抵御或避免冲动的情绪发生。

5.多参加户外运动。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运动是有效解决愤怒的方法,特别是户外活动。青少年时期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要主动参加一些消耗体力的户外运动,例如:登山、游泳、跑步或拳击等,使那些不良的情绪得以宣泄。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情绪无法控制时,可以主动做一些户外运动,让冲动的情绪随着运动一起消失。

5.摆脱焦虑,重展笑颜

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状态,焦虑是对被压抑的性欲或攻击冲动的反应,这种冲动正要打破维持内心平衡的心理防御机制。其实,焦虑并非我们想像中的只有消极的作用,焦虑也并非只有坏处。焦虑也是人们维持外界事物产生灵活反应的基本要素,是一种担忧的反映倾向,也是人们能够在危险环境中生存的基础。焦虑的心情能使人在危险的处境中保持适当的警觉性。但是青少年时期的生理环境及社会环境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所以,复杂、纷繁的内外刺激时刻影响他们的心情,这些都极易导致他们心理失衡、产生焦虑,这些种种因素都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青少年为何会焦虑

大多数青少年都是因为学习情绪不良而产生的焦虑。此时,青少年对学习有轻微的焦虑是很正常的。据心理学家调查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有适度的焦虑是他们的学习有责任感反映,它恰恰可以使人自我调整。但是,如果青少年的焦虑程度产生过分的紧张、担心和忧虑,甚至恐惧,这就严重的造成了心理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有时候焦虑的心情可以使人能够维持精巧、协调的意识转换。例如:从焦虑到睡眠到觉醒再到焦虑等这些循环性的转换;但是有时一个人对外部产生不恰当的或者是过分的不良焦虑反应,这些现象的产生就很有可能患了焦虑性障碍。有些青少年有考试焦虑情绪是因为有坏情绪的不断积压而产生的。例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升学的压力过重,父母的唠叨等等,这些都可能使青少年的心情产生不断的变化。长期这样下去就有可能产生“考试焦虑情绪”。

青少年产生学习焦虑是因为他们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和繁多的课程及父母强迫等因素造成的。焦虑的强度有轻有重,轻者仅是单纯疑虑不安,重者可达极度惊恐。

焦虑是可突然性发作的,青少年过度的焦虑是学习和考试的大敌。它会直接分散注意力还会使记忆力衰减等等,这些不良现象集中在一起会引起自我认知的偏差,还会导致自我怀疑,最终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还会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如失眠、多梦、神经性倒胃等。

根据不同的情况青少年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焦虑心理。具体表现如下:

1.青少年因为人际交往产生的焦虑。青少年对人际关系的认识是具有生物学色彩。人际交往指在群体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因为青少年没有社交经验无法适应各种人际关系(如与老师、同学、朋友等)而引起的焦虑。

2.青少年由于生理不成熟而产生的焦虑。青少年因为自身的生理发展不适应而引起的焦虑。如对“初来月经”、“偶尔遗精”、“有手淫的坏习惯”等而产生的恐惧、羞耻的不良心理。

3.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不成熟而产生的焦虑。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具有较高的成人意识,因为自身的能力有限,在各方面不能得到他人(父母、老师、同学)的认可或尊重从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4.青少年因为学习的压力而产生的焦虑。即由各种考试和竞赛而产生的焦虑心理。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目前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学习和考试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