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你学歇后语(上)
10519700000002

第2章 校园篇

故事: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rú)学的创始者。

孔子15岁时开始发愤读书,碰到疑难问题,总是追根究源。他还常常向不如自己但有一技之长的人学习,这就是他提倡的“不耻下问”。

一次,孔子参加太庙祭祀典礼,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所见所闻,样样都觉得新鲜,他就一一问人,从祭祀用的牛羊一直到伴奏的音乐。等到祭祀完毕人们离开时,他还拉住别人的衣服,请教一些没有弄明白的问题。旁人看到他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就称他是“每事问”。意思就是说,对每件事都要问一问。靠着这种“每事问”的学习精神,孔子才有了渊博的学问。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这个歇后语用来比喻肯向地位在自己之下,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教(jiào),而不以为耻。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师

【释义】指不管文化水平、理论知识是高是低,谁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有能力,就可以向他学习。

【例句】如今的社会并不缺少有知识的人,关键是看他有没有胜任某项工作的能力,正所谓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师。

讲课又是老一套——屡教不改

【释义】屡:多次,贬义词。形容有的人犯错误以后,经过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例句】这个犯罪分子已经进监狱三次了,可他还是讲课又是老一套,屡教不改,看来得想想其他办法了。

弟子干活——徒劳

【释义】弟子:徒弟。本指徒弟劳动干活;转指做事白费力气。

【例句】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明知道做这件事是弟子干活,徒劳,可他还要坚持做下去。

小学生看书——念念不忘

【释义】本指反复朗读书上的内容就不会轻易忘记;转指对于某人或某事印象深刻,不能忘记。

【例句】她已经去世三年了,可我对她还是小学生看书,念念不忘,每当看到她的照片,就想起她生前的音容笑貌(mào)。

闭着眼睛进学堂——不认输(书)

【释义】指在某事或某工作中遭遇挫折以后,不承认自己失败。

【例句】老郑就是凭着那股闭着眼睛进学堂,不认输(书)的干劲,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课本掉进水缸里——失(湿)业(页)了

【释义】本指书页被打湿了;转指失去了工作。

【例句】我问老王为什么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他无奈地说:“唉!还不是课本掉进水缸里,失(湿)业(页)了。”

课堂上打瞌睡——心不在焉

【释义】焉:于此。形容做事思想不集中。

【例句】瞧他那副课堂上打瞌(kē)睡,心不在焉的样子,也不知道他在胡思乱想什么。

没复习上考场——听天由命

【释义】指不做主观努力,任由事态自然发展变化,用来比喻做事碰机会、撞运气。

【例句】我问他这次失业后有什么打算,他随便说了一句:“没复习上考场,听天由命吧!”

十年寒窗中状元——先苦后甜

【释义】状元:泛指古代科举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指只有经过艰苦努力,才能获得事业、生活的成功。

【例句】以前他家穷得叮当响,但通过一家老小的辛勤劳动,现在家里要什么有什么,真是十年寒窗中状元,先苦后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