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10517800000031

第31章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8)

帮助孩子学习是一项深细致的工作,是一项改变孩子命运、为父母造福的伟大工程。这就要求父母沉下心来,一头扎进家庭教育实践中去,积极探索家庭教育的规律,潜心研究孩子学习、求知的内在规律。只要父母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就一定能提炼出有一定含金量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就一定能总结出父母便于操作、孩子乐于接受、效果事半功倍的好方法。这样,孩子的学习都会有质的飞跃。厌学的会喜欢上学习:中等生会成为优秀;优秀的会更加杰出。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定比困难多。祝愿所有家长都能掌握孩子学习的金钥匙,祝愿所有孩子都能插上求知的翅膀!

十一、远离功利是大智慧

为人父母者都乐意为孩子付出,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遗憾的是,一部分家长给孩子付出了,马上就要求回报,如果看不到回报,他们的心理就失衡了。

有的家长这样说:

“父母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却拿这种成绩来回报我们,你还有良心没有?”

“养条狗也会给我们摆摆尾,要你有什么用?”

“我前世造了什么孽,生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东西!”

请看下面的案例,听听孩子们是怎么说的。

例一:一个孩子因违犯纪律,妈妈被请到了学校。听了老师对孩子的负面评价,妈妈窝了一肚子气;第二天孩子又丢了自行车,妈妈彻底绝望了。心理崩溃的妈妈对着孩子哭闹:“这日子没法过了,非让你把我气死不可!你别管我了,反正我也不想活了!呜呜……”闹得没完没了。儿子说:“你以为我心里好受吗?你照照镜子,看看你的样子,想想你刚才说了些什么?!有你这样做妈妈的吗?”妈妈立即停止了哭闹。

例二:考试成绩公布后,妈妈训斥孩子:“我们给你交那么高的学费,还时常找老师给你补课,简直把心都操烂了。期中考试,你又倒退了五名!今天说不出理由来,就不要吃饭!”孩子说:“这次考试不理想,我也正在查找原因,你却等不及了。人家都说母爱是无私的,你怎么总是斤斤计较呢?”母亲顿时语塞。

有的家长对我说:“贾老师,你说让我爱孩子、赏识孩子。可他学习成绩那么差,又有那么多缺点,我哪来的心情啊!”

这就是典型的功利思想:孩子做好了、成绩好了、优秀了,才有资格被父母爱;孩子做得不够好,就不配让父母去爱。很多家长不明白这样一个基本道理:正因为孩子缺乏爱,所以才表现出不可爱。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素。父母吝啬给孩子爱,孩子精神营养不良,缺乏信心和力量,怎么可能健康成长呢?又怎么能让父母满意呢?

父母把孩子带到世界上,爱孩子是我们的本能,也是我们的天职。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爱我们的孩子,只顾付出,不考虑回报;只管播种,不问收获。能做到这些,家庭教育就进了比较高的境界,孩子肯定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如果我们为孩子付出了一点点,就急切盼望着回报,一旦看不到,我们就极度失望。功利思想占据了头脑,就很容易乱方寸。往往是焦虑和急躁挂在脸上,责备和抱怨带在嘴上。接收到了父母传递的负面信息,孩子自觉不自觉就产生了抵触情绪,他肯定朝着父母不希望的方向发展。

家庭教育就是这么奥妙,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有这样两句富含哲理的话:“有我无我,无我生我”。目光短浅的父母,天天考虑着回报,回报往往会远离催—;智慧的父母,没有考虑回报,回报却是丰厚的。

道理很简单,父母默默无闻为孩子付出,无条件接纳孩子,不计成本关爱孩子,找尽理由理解孩子,孩子都能感受得到。父母没有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还实实在在给了孩子他乐意接受的帮助。父母胸中的大爱在滋养着孩子,人格力量也在感染着孩子。经过父母德行和智慧的陶冶,孩子必然越来越优秀。父母没有索取回报,却顺理成章收获到了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巨大回报。

讲一个案例。

洛阳某厂有一个李姓女工,儿子个月时从床上摔下来。头部摔了一下,有少量瘀血。喜欢清洁的李女士给儿子洗了个热水澡,导致儿子脑部瘀血扩散,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四肢抽搐。她和丈夫抱着儿子跑遍了省内外知名医院,治疗效果并不乐观。李女士没有灰心丧气,她慕名找到了省人民医院多岁的脑外科专家、退休老院长。老院长告诉她:这个病目前国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要让抽搐消失,除非医学出现奇迹。老院长提醒王女士,孩子的智力已受到影响,将来生活能够自理就不错了,不要对他的学业抱太大希望。

老专家的预言,对李女士夫妇犹如当头一棒。丈夫说:“认命吧,我们没少给他看,也算对得起他了。我们可以申请再生一个,再说我们也够条件。孩子这个样子,我们付出再多,又能得到什么呢?”李女士说:“我把孩子带到了人世,就要对他负责任。只要确实尽心了,我并不在意结果。”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掉工作在家全职照顾儿子。

一个三口之家,丈夫一人挣工资,家里又有个病孩子,日子拮据程度可想而知。为了孩子,李女士夫妇三年没添一件衣服,数月不改善一次生活。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囊中羞涩的李女士不在乎商贩们鄙夷的目光,她好话说尽,笑脸陪完,香蕉只买一支,苹果只买一只,牛奶只买一包。李女士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变着法子改善儿子的生活。

不管儿子明不明白,李女士常给儿子放古典音乐,带儿子欣赏中外名画,每天给儿子讲故事,给儿子放舞蹈录像,想尽办法让儿子接受艺术熏陶。也许是上天被感动了,在李女士精心呵护下,儿子的发病频率在不断降低。儿子四岁时,奇迹发生了,儿子抽搐的症状完全消失了。

李女士信心倍增,又在开发儿子智力方面下功夫。她非常耐心地教儿子识字、算术等知识。经过一年的培养,儿子五岁时已完成了小学一年级的学业。由于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她的儿子六岁上小学直接就读二年级。李女士的儿子今年岁,已被市重点高中录取。

李女士说:“当时孩子情况并不乐观,我也是死马当做活马医。虽然我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但我坚信,只要我全心全意关爱孩子,无微不至呵护孩子,尽我全部所能,不留下任何遗憾,孩子一定会有所好转!退一步讲,只要我把心完全掏给了孩子,什么样的结果我都无怨无悔。回顾走过的路,连我自己都有点吃晾!当初我面对重重困难、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我鼠目寸光、患得患失,就不可能数年如一日坚持下去;如果我没有多于常人数倍的付出,生命的奇迹也不会在孩子身上出现;如果我相信权威定论,不在培养孩子智能方面下足功夫,孩子绝不会表现出超常的学习能力。”

远离功利是大智慧,李女士得到了超值的回报。上天是公平的,对于不计功利的人总是格外青睐。

回眸家教足迹,我对“功利”二字也是有深刻认识的。

早在孩子蹒跚学步时,我就给孩子创造了比较优越的教育环境。比如:

从农村搬到县城居住;给孩子办理城镇户口等。到了园年龄,我把孩子送进了县直幼儿园;后来又让孩子上了县实验小学;再后来,我把孩子送到市里最好的寄宿式学校;再往后,我又把孩子转到全市排名靠前的重点中学等。随着我一次次给孩子转学,我对孩子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望子成龙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那时我的想法是:父母不遗余力给你们创造条件,你们应该对得起父母花费的心血,对得起昂贵的学费;你们应该为父母争气,更应该以优异成绩来回报父母。

由于极端功利思想充斥了头脑,不免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那时我对孩子经常这样说话:

“你们要刻苦学习,一流学校一定要取得一流成绩。”

“就算用金钱买,高额学费也应该买来高分啊!”

“你拿回这样的考试成绩,能对得起父母为你操的心吗?”

“这次考试成绩又倒退了,你能对得起重点学校的称号吗?”

那时,我对孩子说这些话,孩子虽然没有反驳,不屑的表情却总是挂在脸上。孩子内心出现了不和谐,结果孩子学习不见提高,反而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

儿子上高一时,在一篇日记中写道:“太没有道理了!上学花钱居然成了我们的短处;选择好学校成了束缚我们的紧箍咒;高额学费成了压在我们头上的大山,压得我们喘不过来气来!”

“花钱择校是你们的意愿,并没有人支配你们啊!花了钱,天天叫喊着要成绩,这不是等价交换吗?这不是彻头彻尾的交易吗?看不到成绩就心理不平衡,就耿耿于不,看来你们也不怎么高尚嘛!如果是这样,我宁愿你们不要再付出,我不愿背负这永远还不清的债务。”

后来,通过自身修炼,我告别了功利。孩子对我由抗拒到接纳,由信任到信服。一次,父子交流时,儿子说了一番非常感人肺腑的话:“老爸,说实话,以前你是既得利益者,我从内心不服你,所以总是对你软顶硬抗。后来我感受到了你开阔的眼界;感受到了你对我从心底的理解;感受到了你对我无条件的接受。我亲眼目睹你一把年纪的人了,还把焦点转向自己。尤其是你潜心提升素质,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对我触动很大。我看到了你的巨大变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父亲。服人是从内心服的,我不由得对你肃然起敬。常言说,身教胜于言教。你在前面给我做出了表率,我没有理由不对自己负起责任,没有理由不给你们争气!”

大多数父母胸中也有一些爱,但只有一条爱的小溪,泉眼太小,水量不够。他们流给孩子一部分就很在意,很容易计较,这是很多父母培养孩子不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高境界、有智慧的父母,胸中都有一条爱河,源源不断地向孩子流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沭浴在父母的爱河中,爱就会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个孩子真正拥有了父母充盈、纯粹的爱,他就能凝聚起成长的力量,他就能轻而易举步成功的殿堂。

好家庭胜过好学校

一、你对了,又能怎么样?

父母只要守住自己的心,孩子的心就不会走远。面对一个问题孩子,只有家长的改变,才能带来孩子的改变;只有家长的成长,才能带动孩子的成长。

)(、年,中央电视台《成长在线》栏目播出我的节目后,向我求助的家长陡然增加,湖北黄石的潘女士便是其中一位。

潘女士在电话中告诉我,她十五岁的儿子抽烟、喝酒、逃课、上网成瘾。更为严重的是,儿子和社会上的小混混有了来往,还经常夜不归宿。潘女士说:“孩子学业荒废我也认了,我真怕他学坏,这么下去,他的前途毁了,我还有什么希望?我就一个儿子啊!”潘女士声音呜咽了。

经过初步的交流,潘女士决定带孩子到洛阳当面向我咨询。

可是两天后,潘女士打电话告诉我,孩子不肯跟她去洛阳,怎么办呢?

我说,孩子不肯来没关系,你和丈夫一块儿来吧,只要你们两个同心协力,孩子的问题也好解决。

潘女士却告诉我,她和丈夫两年前就分手了。

又是单亲家庭,难怪孩子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

我问:“你们各自组织家庭了吗?”

潘女士说:“那倒没有。”

我说:“要想解决问题,你最好和前夫一块儿来。”

潘女士说:“我尽力说服他一块去,怎么说他也是孩子的亲生父亲。”

数天后,潘女士和前夫黄先生走进了我的工作室。

我请他们谈一谈自己眼中的孩子以及孩子的“病根”。

听完他们的讲述,我直言不讳地说:“孩子之所以出现问题,是他缺少父母关爱所致。正因为缺少关爱,他才表现得不可爱。”

黄先生说:“虽说他跟妈妈过,我隔三差五往学校送东西,也没少为他操心。”

潘女士说:“除了上班,我每天围着孩子转,按说他不缺少关爱呀!”

我说:“孩子肯定不缺少物质需求,他缺少的是精神关爱。一个残缺不全的家庭,能给孩子完整的爱吗?正是你们的离异,导致了孩子的问题日渐严重。孩子没有了家、没有了归属感,孩子的心灵在漂泊、在流浪。孩子缺乏安全感,才会破罐破摔、自暴自弃。

“孩子目睹自己最尊重、最引以为豪的父母由互相指责到各奔东西,他心中的美好瞳憬也随之化做泡影。一个人失去了美好的东西,他会由羡慕美好、嫉妒美好发展到憎恨美好。他会因此怀疑一切甚至仇视一切。一个人不再相信美好的东西,往往就会关注负面的东西,你的孩子就是这样沾染上不良习气的。

“还有,一个孩子要追求进步、要完成学业,是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的。在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你们却选择了分手。失去了父母的支持和帮助,没有了凝聚力量的源泉,丧失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就再正常不过了。再说,学习是需要沉下心来才能完成的事情,整日想着破碎的家庭、想着父母的恩怨,孩子怎么能静下心来?怎么能集中精力?

所以,厌学、逃课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潘女士说:“贾老师,孩子不喜欢学习,我也认了。可这孩子接触的都是不良少年,我怎么能放心呢?”

我说:“一个孩子脱离学校流落到社会上,离开老师的有效管理,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怎么可能做有益的事情呢?孩子是个未成年人,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免疫力比较弱,正确的东西不易接受,错误的东西最容易沾上。上坡路走着比较难,下坡路走着太容易了。”

黄先生说:“听您一番话,我才觉得,并不是孩子不争气,而是父母没尽到责任啊!原来多好的一个孩子,小学阶段还受到几次奖励呢!”

潘女士说:“那时孩子确实比较听话,亲戚朋友没少夸他,没想到滑坡滑得这么厉害。”

我看时机成熟,非常严肃地指出:“你们二人千里迢迢来找我,足以表明你们的诚心,说明你们非常希望孩子走上正路、健康成长。作为孩子的父母,这是你们的共同愿望,但你们的愿望到底强烈不强烈,我心里没有谱。

也就是说,你们是想帮助孩子、希望帮助孩子,还是一定要帮助孩子,这是有本质区别的。”

黄先生说:“我们一定要帮助孩子。”

潘女士说:“这里边不会掺一点假。”

我趁热打铁:“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你们两个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人面面相觑。

“我敢保证,你们都是好人,就是喜欢钻牛角尖、个你高我低,非要证明你对他错。”

你们的问题解决了

认死理,遇事非要争

黄先生说:“我是直性子,就爱较真儿。”

潘女士说:“我脾气也不能算好。”

我说:“你们二人争强好胜、固执己见,无非是要证明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一家人过日子,即便是你对了,又能怎样?就算是他错了,又能如何呢?你们想一想,谁对谁错,比夫妻恩爱还重要吗?比家庭幸福还重要吗?

比让孩子有好心情还重要吗?比孩子健康成长还重要吗?面对芝麻粒股的生活琐事,为什么非要弄个一清二白呢?糊涂一点不是更好吗?

“正是你们以自我为中心,互相不理解,造成了家庭解体。你们一赌气就分手了,但你们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离婚这么大的事情,你们征求过孩子意见吗?孩子也是家庭的重要一员啊!正是你们的一意孤行、不负责任,才导致孩子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

黄先生低下了头,潘女士在抹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