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10517800000026

第26章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3)

四、弱科可以这样变强

你如果不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那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现实中,不少家长面对孩子学习上的困难,不是理智地分析原因,给孩子以建设性的指导和科学的帮助,而是抱怨、责备孩子,甚至讽刺、挖苦孩子,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对于帮助孩子学习,我有一些体会,愿意和家长朋友分享。

高一时,女儿贾蕾学习数学已经感到不太顺手。进高二,随着知识难度的进一步加大,她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女儿对数学逐渐失去了兴趣,甚至感到畏惧,数学成绩直线下降,考试成绩总在六七十分之间徘徊(满分)。数学“跛了腿”,不但意味着高考处于劣势,还会挫伤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她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怎么办?带着这个问题,我研究了多位高考状元学习数学的经验,还拜访了数位高中数学老师,最终我对如何学好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

经过精心备课,找准机会,我和女儿深谈了一次。

首先我把数学老师对女儿的评价作了修正。数学老师对我说:“看来贾蕾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偏弱。”我对女儿说:“你数学老师说了,你的数学成绩虽然不太理想,但你在数学方面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努力,达到中等水平是没有问题的。”女儿说:“我数学都臭成这样了,老师怎么还说我有潜力?”

我说:“你们数学老师是洛阳市数学学会理事,是市数学骨干老师,他送走了那么多届学生,把为数不少的学生都送进了名校,他肯定有独到的眼光,他的判断不会有错。”女儿眼里有了几分亮光。

如果我把老师的话实说,等于给了女儿负面心理暗示,她会想:“连老师都说我不是学数学的料,我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我数学学不好是正常的了。”这样,就会在她的潜意识里种下消极的种子,除了强化她的弱势,让她对这门功课更不自信、更找不到感觉外,不会有任何收获。

我接着说:“你数学虽然比较弱,但还有很大可提高的空间。你丢的大多是基础分,基础知识补起来比较容易,提高分数也比较快。知识欠账多,意味着提升的空间大啊!只要你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学一段,肯定会比别人有更大的收获。”

女儿说:“你说得有道理。但不知咋回事,一上数学课我就提不起精神,面对形形色色的数学题,有时还有发蒙的感觉。”我说:“数学学得不顺利,是你没有进状态。追根溯源是你没有品尝出解题的乐趣,没有领略到数字的魔力。数学王国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旦进这个王国,你就会发现无穷无尽的奥秘。数学是一种魅力无穷的智力体操,它能培养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更能培养一个人严密的逻辑和推理能力。克莱因说过:唱歌能使你焕发激情,美术能使你赏心悦目,诗歌能拨动你的心弦,哲学能使你增长智慧,科学能改变你的物质生活,但是数学能给你以上的这一切!数学好比一个人,你越不喜欢他,越不愿同他接近,自然和他越来越疏远。你对他不了解,甚至对他有偏见,故而不能客观地对待他,其实他是个顶尖好人,远离他是很大的遗憾。爸爸送你一句话:消除偏见,硬着头皮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以欣赏的态度对待数学,以饱满的热情拥抱数学。”

女儿脸上写满了自信:“照老爸这么说,我还能学好数学?”我底气十足地说:“你能把文科各科学得那么棒,足以证明你的实力。你可能还不知道,那些文科弱的孩子对你有多么羡慕?你的同学王洁说:贾蕾简直神了,作文总能得高分,还能把枯燥的政、史、地知识背得那么熟,打死我也做不到!刘凤说:贾蕾的小嘴那么巧,口语讲得那么好,每次英语竞赛都少不了她!”

女儿心花怒放:“老爸是在给我戴高帽子吧,我真有那么好?”“好不好不是你说了算,大家的眼睛雪亮,众人心中有杆秤。老爸拙嘴笨舌,哪里会奉承人?是你太优秀,老爸一不小心,没管住自己的嘴,你的优点就溜了出来。”

女儿哈哈大笑:“老爸啥时候学会油腔滑调了?”

我附和着:“哪里哪里,是你的情绪感染了我,触景生情,我临时发挥。”

女儿情绪高涨:“老爸今天表现特好,你生日我一定送你个礼物。”

我看火候到了,该说些实质的问题了,就把话引了正题。“还记得小时给你算命吗?你的小手抽了上上签,先生说咱们一家四口属你命最好,说你将来前途无量。你来到世上十七年来,命运之神不断眷顾你,什么好事都有你的份儿。上天不想给你留下任何缺憾,现在又给了你一个提升数学的良好机会。你其他各科都比较强,把数学问题解决了,那不是尽善尽美吗?如果数学不拖后腿,你会增加多少优势?你能增强多少竞争力?如果你愿意接受挑战的话,老爸非常乐意做你的坚强后盾,只要你肯聘请,老爸随时准备应聘你的啦啦队长。”

女儿说:“我愿意接受挑战,也想证明给别人看,文科生是能学好数学的。但我基础太弱,要学新知识,还要补欠账,恐怕有一定难度。”

我说:“学习上的困难,你把它集中起来,看起来怪可怕,你把它分解开来,就显得微不足道。爸爸给你提两条建议,仅供参考。一是每天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基础题、中等难度题,一个知识点也不放过,要一追到底,直至完全弄明白,不留一个死角。不过分追求解难题、偏题、怪题。二是不和数学强的同学比,只和自己比。不要着急,更不要急于求成;不怕进步慢,但每天都要进步一点点。人生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向前。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千分之一,都应该感到欣慰,都要为自己鼓掌。”

女儿情绪高涨地说:“你说这两条,我应该能做到。”

要求孩子每天进步千分之一,在很多家长眼里是个不起眼的数字,但仔细分析一下,却是个了不起的数字。俗话说:“不怕慢,只怕站。”假设说一个高中生在高二开学成绩是)(、分,只要能确保每天进步千分之一,六百天后学习成绩就能提高,也就是说能提高分,一个考生能考到分什么学校不能上?

当然,这种算法不一定科学,这是激励孩子的一种手段。每天进步千分之一,好多孩子都能做到。目的是让孩子每天都能看到希望,不气馁、不失望。孩子们都有进步的愿望,但家长给孩子提的要求太高了,孩子达不到这个目标,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丧失自信心,很多孩子的厌学情绪都是父母永不满足的“老渔婆心理”造成的。

参考我的建议,女儿制订了数学学习计划。

第一,买一本《高中理科公式汇编》,在一个时期内把高中数学公式及定律、定理、定义完全掌握熟练,给学好数学以理论支撑口硬件帮助。

第二,买了一套《高中数学全解》,要求在高三开学前把所有例题做一遍。把例题分成几个档次,区别对待。基础题认真做,不要因其简单就放过去;高考时基础题丢一分就非常可惜,等于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中等难度题认真思考、深钻研,看看教辅书上的解题思路,想一想老师是怎么讲的。

只要深进去,有相当一部分题是有办法解决的。实在想不出思路的题,抄录下来,问同学或老师,确立“保八争二”的战略思想。主攻的基础题和的中等难度题,的难题能解决就解决,能解决一步算一步,不能解决就暂时放弃,不在这类题上投过多的精力,因为高考主要是考基础知识。

第三,每次考试做错的题,要登记在错题本(错题档案)上,并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每次考试前认真复习一遍,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一个错误只要能确保不犯第二次,就等于前进了一大步。

第四,做一定量的高考模拟题。

女儿调整好了心态,一头扎进数学的海洋里。半年左右,她把《高中数学全解》上的题全部做了一遍。那段时间,女儿着实辛苦,她要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还要做大量的数学题。但她没有感到是负担,体会到的却是充实有趣。她说:“通过大量做题,我感到进了枝繁叶茂、烟火四射的境界;掌握了解题要领,我感觉进了巅峰状态。我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受,我领略到了数学的神奇和魅力所在。”

)(、年高考前,正值非典流行时期,学校放假,女儿在家学习。她每天做一套高考考卷,并完全按高考要求来做。一个多月,她做完了《科利华高考模拟试题》上的十七套考卷,还把《套考卷》有选择地做了二十套左右。

功夫不负有心人。考前三次模考中,女儿数学成绩直线上升。高考时,她提前二十分钟做完了试卷,她并没有提前交卷,而是认真检查了卷子。出场后,女儿胸有成竹地说:“老爸,今年数学题比较容易,我感觉基础题和中等难度题全做对了,前边的分可能不会丢分。”高考成绩揭晓,女儿的数学成绩是分。并不是数学题容易,而是她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找到了学习数学的感觉。

不到一年,女儿学习上的弱项变成了强项,这为她顺利考上海财经大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学会对孩子说“不”

一个从不说“不”的家长,是没有尊严的家长;一个不懂得说“不”的家长,是不称职的家长。要想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小对他百依百顺。一味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只会助长孩子自我意识的无限膨胀,使孩子变得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过:“人们时常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应让着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恐怕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了。这种可怕的礼物可以这样来比方:如果你想毒死你的孩子,你就给他吃一剂足量的你个人的幸福,这样他就可以被毒死。”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一个没有秩序和原则的家庭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一个不会拒绝孩子的家长是没有威严和尊严的,也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

“佳佳,吃饭了!”

“又是炸酱面,我不吃!”

“今天单位特别忙,妈妈回来得晚,你将就着吃点,妈妈晚上给你做好吃的!”

“我要吃香辣虾!”

“中午没时间,一会儿妈妈还要上班呢!晚上我一定给你做,再买两只大闸蟹,让你吃个够!”

“不行,现在我就要吃!”

“佳佳,咱们再商量商量……”

“你再哕唆,下午我就不上学了!”

“好!好!咱们去吃香辣虾,我的小祖宗!”

这位妈妈完全失去了家长的权威,成了孩子的奴隶。这样的孩子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佳佳的妈妈也许不会明白,自己会迁就孩子,别人不会迁就他,社会更不会迁就他,将来哪个单位也不会聘用一个刁蛮顽劣、不明事理的员工。可以肯定地讲,如果不纠正的话,佳佳的人生道路必然是坑坑洼洼、布满荆棘。

满足孩子合理要求是父母应尽的义务,拒绝孩子不合理要求更是父母的责任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和前者相比,显得更为重要。

对孩子说“不”,应该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承认情绪,限制行为。

孩子:“妈妈,我想买架钢琴。”

妈妈:“哦,你希望有一架钢琴,这个想法很好啊!”

孩子:“我想最近就买。”

妈妈:“我多么想给你买架钢琴啊!遗憾的是,我们家暂时还没有这个条件,我给你办个卡,你到俱乐部弹琴好吗?”

这位妈妈既满足了孩子学钢琴的合理要求,又婉拒了给孩子买钢琴这样的不合理要求,可谓恰到好处。接纳孩子的愿望,再讲清拒绝的理由,孩子一股都能接受。承认情绪,限制行为,是比较高明的做法。比起粗暴、生硬的拒绝方法,孩子的抵触情绪会小得多,对孩子伤害也要小得多。

第二,关爱无限,行事有章。

家长朋友如果真爱孩子,家里就应该有一定的规矩。制定家规,有两条原则:一是不禁锢孩子的思想,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保证孩子健康成长;二是要有一定科学生,并征得孩子的同意认可。

没规没矩的家庭,家长随心所欲,孩子也无所适从。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缺乏责任心,都是没有规则意识的表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有多大的自由就有多大的责任。约束来自于规矩,制定家规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比如,放学要按时回家,不能在外过夜;压岁钱要禀明父母,合理管理;吃饭时间最多等十分钟,过时不候;完成家庭作业,才有资格做其他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不买品牌服饰;节假日早上可晚起一小时。

这些规矩看似简单琐碎,但如果坚持做到位,就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帮助孩子守规矩、培养孩子的规则观念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孩子企图违规的时候,是考验家长的关键时候。家长坚持原则,等于帮助孩子;家长丧失原则,等于放纵孩子。为人父母者要有博大的胸怀、坚强的意志,要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定力。有时孩子为了达到目的,会和家长闹对立,甚至会有一些过激行为。父母要坦然面对孩子的反对、反抗,平静地对待孩子的愤怒情绪。父母可以平和、坚定地告诉孩子:

“爸妈永远爱你,但你不能这样做。”

“我知道你很生气,但你还是要按时上学去。”

“这件事确实令人遗憾,看得出来你非常难过,但你还是要为此事承担责任。”

“看起来你非常痛苦,孩子过来,让爸爸(妈妈)抱抱你。”

“妈妈理解你的心情,但妈妈不会鼓励无理取闹的行为。”

父母既要关爱孩子,又要坚持原则。能做到这些,孩子既经历了磨炼,又明辨了是非,还增强了规则意识。久而久之,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和父母赋予自己内心的力量,就能从容面对生活、学习中的挫折和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

第三,对孩子说“不”。宜早不宜晚。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对孩子说“不”越早越好,在学龄前效果最佳。

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自己是家中一员,但不是特殊人物,更不能搞特殊化。父母不会满足他的无理要求,用极端手段要挟父母更达不到目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内涵、爱的本质、爱的真谛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爱孩子不是对孩子百般迁就,更不是让孩子永远感到快乐。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爱”也不是无原则的。原则性是任何人不可或缺的,有原则的爱才是真爱。从小生活在原则中的孩子,长大才会成为有原则的人。

孩子的无理要求被拒绝后,他往往会以哭来反抗父母。哭是孩子的看家本领,哭是孩子的惯用伎俩,哭是孩子和父母较量的重要手段,哭是孩子制伏父母的灵丹妙药。很多父母都是被孩子哭得心软了,自动放弃原则、甘拜下风的。

欲望无法满足时,很多孩子会大哭一场。有的哭得防心欲绝,有的哭得满地打滚,这种场面确实令人心痛。这对父母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当父母确认孩子的要求离谱时,就应该坚持下去。家长朋友要清醒地认识到: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被拒绝的心路历程,直面拒绝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孩子有痛哭一场的经历,不一定是坏事,甚至还是有益的生命体验。每个家庭都会面对和孩子的较量,这种较量越早,对家长越有利,对孩子越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