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现代作品
10510000000029

第29章 《望舒草》

戴望舒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原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杭县( 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

《望舒草》,1933年8月由上海现代书局初版,被收入《现代创作丛刊》,诗集中收集了作者1927~1932年出国前的41首新诗,书末附《诗论零札》17条。

《望舒草》是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的一部,收录了戴望舒的诗歌集《望舒草》,这部诗歌集搜集了《我的记忆》以下以迄今日的诗作四十一篇,末附以诗论客札十七条。书中的作品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作品体现了中国文学从思想内容、语言、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全面革新。这些作品内蕴丰富,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揭露腐朽势力,表达民族正义。诗作体现了30年代出现在中国文坛的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流派的主要特征,诗境朦胧,情绪伤感,意象瑰奇复杂,也实现了诗人自己的创作主张:无音乐性,有情绪波动,有全感官的摄取,有想象的组织,笔触相当灵活。

诗人的创作受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同时又注意对中国传统诗境意蕴的继承和汲取、学习西方诗的斧凿痕迹较少,因而,《望舒草》是中国30年代“现代派”的重要代表作品,也是诗人自身创作风格成熟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