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激战英伦:不列颠空战(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
10508700000005

第5章 蓄谋已久的侵略(5)

他们惶惶不安,打算用上孤注一掷的挽救办法。就象一年前慕尼黑危机发生时一样,他们开始考虑动手推翻希特勒。办法是,从前线调回一支精选部队,向柏林进军。但是,国民军总司令弗里德里希·弗罗姆将军拒绝合作,而他的协助是必不可少的。弗罗姆争辩说,如果命令部队背叛希特勒,他们是不会服从的,因为普通士兵大都信任希特勒。弗罗姆对部队反应的判断大概是正确的。大多数军官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同部队有接触,都不知道高级司令部里在讨论什么。

多数军民即使不是因胜利冲昏了头脑,也是在戈培尔博士的宣传下上了当。戈培尔大肆宣传,说什么希特勒期望和平,而同盟国财决心毁灭德国。不幸的是,这种可资引证的材料,同盟国的政治家和新闻界给戈培尔不知提供了多少,他就可以借此证明他是如实描绘了同盟国狼要吃掉德国羔羊这一情景的。

虽然战时第一次阴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流产了,可是希特勒并没有如愿以偿,未能在秋季发动进攻。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事实证明这对他是幸事,而对世人,包括德国人民在内,则是不幸事。

暂定进攻的日期为11月12日。5日,勃劳希契又一次设法劝阻希特勒入侵法国,列举了大量理由反对入侵。但是,希特勒驳斥了他的论点,严责了他,同时坚持在12日开始进攻。7日,气象学家预报天气恶劣,命令就此取消。进攻日子推迟三天,后来又一再延期。

虽然恶劣天气的来临是推迟进攻的一个明显理由,不过,希特勒恼火的是,他不得不勉强承认这是唯一原因,而又绝不相信这是唯一原因。11月23日他召集所有高级司令官举行一次会议。在会上,他竭力设法消除他们对进攻是否必要的怀疑,他对日益逼近的俄国威胁表示不安,同时着重指出西方同盟国不会考虑他的和平建议,而正在扩军备战。“时间正在为我们的敌人效劳”。“我们有一致命伤——鲁尔区。……如果英法越过比利时和荷兰进入鲁尔区,我们就要处于无比危险的境地”。

希特勒接着斥责他们胆小怕事,还告诉他们,他怀疑他们企图破坏他的计划。他指出,自从重占来因兰后,他采取的每一步骤,他们都反对;由于每一次都取得成功,就足以证明他做得正确;他现在希望他们无条件遵从他的主张。勃劳希契试图指出新的冒险与过去不同,也比过去危险,但结果,他无非是遭到更加严厉的斥责而已。当晚,希特勒私下接见了勃劳希契,对他进一步“训斥”。

于是勃劳希契提出辞职,希特勒却置之不理,叫他服从命令。

然而,比起将领来,天气不愧为更加有力的破坏因素,因此在12月上半月又一而再、再而三的延期。于是希特勒决定等到新年再说,并准许圣诞节放假。刚过圣诞节,天气又转坏,但在1月10日,希特勒却以17日定为进攻之日。

不过,就在他作出决定的那一天,却发生了大出意外的“干扰”。不少文章都提到过这事的经过,但最简明扼要的是,德国空降部队总司令施图登特将军的叙述:

1月10日,我指派一位少校作为第二航空队的联络官从明斯特飞往波恩,去与空军讨论这个计划的若干并不重要的细节。但是,他随身带着进攻西欧的全面作战计划。

由于天气严寒,又有大风,他在飞越冰冻雪封的来因河时迷失方向,飞到了比利时,只得被迫降落。他无法把这一重要文件全部焚毁。文件的重要部分,也就是德国进攻西欧计划大纲,落到了比利时手里。德国驻海牙的空军武官报告说,当晚,比利时国王同荷兰女王通电话,作了一次长谈。

不用说,德国当时并不确知文件的下落,但是,他们自然只怕万一有失,也不得不有此估计。在这次危机中,希特勒和其他人不同,头脑始终冷静:

看看德国领导层对这件事的反应,也不无兴趣。戈林暴跳如雷;希特勒很冷静,很沉着。……开始,他想立即出击,但是幸而克制住了,并且决定全盘放弃原来的作战计划。便代之以曼施泰因计划。

在最高统帅部担任要职的瓦尔特·瓦利蒙特将军记载道,希特勒在1月16日决定改变计划;“这主要是由于这一空中事故”。

事实证明,这对同盟国是非常不幸的,尽管为此又宽限了四个月的准备时间——因为德国计划在全部推倒重来,当时进攻已无限期推延。等到5月10日,德国一发动进攻,同盟国就完全张皇失措,法军也就迅速瓦解,英军好不容易才从敦刻尔克渡海逃脱。

人们自然要问,那个少校的迫降究竟是否真是一次事故。可以想象,有关的德国将领在战后无一不乐于自称对同盟国提出这一警告是自己布置安排的,借此来博得俘虏他的人的好感。但事实上没有一个人这样做,看来人人都深信这一事故完全是真的。不过,我们知道,德国特务头子卡纳里斯海军上将(他后来是被处死的),曾暗中采取许多步骤来阻挠希特勒达到目的;在春季向挪威、荷兰和比利时发动进攻的前夕,对这些遭受威胁的国家都预先提出警告,只是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我们还知道,卡纳里斯是秘密进行的,他也善于不露痕迹。因此,1月10日这一事关重大的事故,势必永远成为悬案。

在新计划的源起这方面,倒不存在这种疑问。这构成了另一个奇异的插曲,只是不一样的奇异罢了。

在哈尔德领导下的总参谋部所拟具的老计划,正象1914年一样,预定在比利时中部发动主攻。规定由包克指挥的“B”集团军群担任,而由伦斯德指挥的“A”集团军群在左翼穿过阿登山脉的山林地带担任助攻。在这一山林地带并不指望有重大战果,所有装甲师全部拨给了包克,因为总参谋部认为阿登山脉这样的地区太崎岖,不适宜坦克大规模进攻。

伦斯德集团军群的参谋长是埃里希·曼施泰因。他的同僚都认为,他是年轻一辈将领中最有才能的战略家。他认为,第一个计划为1914年施利芬计划的翻版这点是一目了然的,也是十足道地的,因此,同盟国最高统帅部准备对付的正是这种打击。曼施泰因争辩说,另一个缺点是,大概会碰上英国军队,比起法国军队来,英国军队可能是更难应付的对手。再则,这也不会带来决定性的结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我们也许能够在比利时打败同盟军。我们能够攻克英吉利海峡沿岸。但是,我们的攻势可能会在松姆河受阻。这样就会出现1914年那样的形势……不会有媾和的机会。

曼施泰因在考虑这一问题时,早已想出一个大胆方案,就是把主攻方向转到阿登山脉,他认为这将是最出人意料的战线。但是,他心里还有个大问题,他曾在1939年11月向古德里安请教过。

以下是古德里安的叙述:

曼施泰因问我,坦克进军是否可能朝色当方向穿过阿登山脉。他说明他的计划是在色当附近突破马奇诺防线的延伸部分,以避免老式的施利芬计划——那计划,敌人是熟悉的,可能又一次不出他们所料。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熟悉这一地区的地形,经过研究地图后,肯定了他的看法。曼施泰因随后说服了伦斯德将军,并向以勃劳希契和哈尔德为首的陆军最高统帅部递送了一份备忘录。陆军最高司令部拒绝采纳曼施泰因的主张。但是,他终于将他的主张上达希特勒。

瓦利蒙特在12月中旬同曼施泰因谈话之后,把曼施泰因的主张提请希特勒总部注意。他对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作战处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将军提到这一主张,约德尔将军转报了希特勒。但只是到1月10日发生空中事故之后,希特勒想找一个新计划,想起了曼施泰因的建议,才开始考虑这个建议。尽管如此,还是过一个月后,他才决定转而赞成这个建议。

最后决定是在奇特的方式下作出的。当初勃劳希契和哈尔德对曼施泰因坚持“妙想”来反对他们计划的态度感到不快。因此决定把他调职,派他去指挥一个步兵军,这样他就会被排斥在主要渠道之外,不再处于可以坚持主张的有利地位。但是,经这一调动后,希特勒却召见了他,这样他就有机会充分说明他的主张。这次会见是希特勒的侍卫长施蒙特将军主动安排的。他非常钦佩曼施泰因,他认为曼施泰因被亏待了。

此后,希特勒强迫勃劳希契和哈尔德接受这个主张,结果他们屈服,并按照曼施泰因的一套改订了计划。尽管哈尔德勉强改变了想法,不过他是一个极有才能的参谋,因而这个计划的详细草案是后勤计划的杰作。

与众不同的后事是,希特勒一旦转而支持一项新的重要主张,就很快认为那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主意。他给曼施泰因记的一功,只是说曼施泰因同意他的意见:“凡是听我谈过西欧新计划的将领中,只有曼施泰因是理解我的。”

如果我们分析一下5月间发动进攻时的形势,那末就可以清楚看出,照老计划进行,十之八九不会导致法国沦亡。事实上,这最多也不过是把同盟军赶回到法国边境而已。原因是,德军进攻的主力会迎头遇上实力最强、装备最好的英法部队,而且必须在一片河流、运河和大城镇等障碍丛生的土地上杀出一条路来。阿登山脉看来或许更加艰险,但是,如果德军能够趁法国最高统帅部还没有发觉到危险,就抢越比利时南部这一山林地带,那末法国绵延起伏的平原——大规模坦克进攻的理想场地,就好由着他们驰骋了。

如果维持老计划,可能终于陷入绝境,那末整个战局就会大不相同。纵然法英两国靠本身力量永远也不可能打败德国,但是,对德国的攻势横加拦阻,就会赢得时间扩展军备,特别是扩展飞机和坦克,从而在这些新式武器方面建立均势。如果希特勒的求胜之心显然没有满足的话,那末到时候也会动摇军民的信心。因此,西欧的僵持局面,可能使希特勒在国内的强大反对集团乘此良机获得更多支持,制订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以此作为和平的前奏。不管进攻受阻后形势起什么变化,欧洲大概也不会因为法国崩溃后发生的一连串事件而给各民族带来不少破坏和苦难。

希特勒因空中事故改变计划而得到不少好处,但同盟国却由此而遭到不少损害。整个事件中最奇怪的特点之一,就是同盟国竟然没有大大利用落到手里的警告。因为德国参谋携带的文件并没有销毁多少,文件的复本也是由比利时立即转送英法两国政府的,但是,英法政府的军事顾问都偏偏认为让这些文件落到他们手里是一个骗局。这种看法简直莫名其妙,因为这是种愚蠢的骗局,免不了冒风险——比利时可能会因此而提高警惕,并与法英两国加紧合作。他们在打击临头之前不准作出决定,开放边境,让英法两军进入,以加强防御。

更为奇怪的是,同盟军最高统帅部既不改变计划,也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来对付这一可能发生的情况:如果缴获文件上的计划是真的,那末德国最高统帅部十之八九会把进攻的矛头指向别处。

11月中旬,同盟国最高会议批准了甘末林的“D”字计划,这是早先一个计划的冒险发展(英国参谋部一开头是有异议的)。按照“D”宇计划,希特勒一发动进攻,同盟军兵力加强的左翼就要立即开进比利时,并尽可能向东推进。这样做,恰恰对希特勒有利,因为同他的新计划完全吻合。同盟军的左翼越是深入比利时中部,希特勒的坦克越是容易开过阿登山脉,迂回到敌后,切断同盟军后路。

这一结局所以格外避免不了,是因为同盟军最高统帅部把机动部队大都用来向比利时推进,只留下少量二流师面对“不可逾越的阿登山脉”的各出口处,防守前进道上的要地。尤其糟糕的是,在马奇诺防线末端与英国防线间的缺口处,这些师必须固守的防御工事特别薄弱。

丘吉尔在回忆录中提到,在秋季时英国方面对这个缺口感到担心,并说:“陆军大臣霍尔—贝利沙在战时内阁中几次提出这一点。……但是,内阁和我们的将领自然不敢批评手下的军队比我们强大十倍的那些人。”1月初,霍尔—贝利沙的批评引起了风潮,他只得离职,此后,坚持这一点的人更少了。无论英国和法国,还逐渐产生一种盲目自信的危险。丘吉尔在1月27日的一次演说中声称“希特勒已经失去最好时机”。这一令人宽慰的论断成为第二天报上的头条新闻。正是在这时候,新计划在希特勒的心里趋于成熟。

五、芬兰战争

波兰瓜分后,斯大林急于保卫俄国的波罗的海翼侧,以防止暂时的同伙希特勒日后的威胁。因此,苏联政府对波罗的海的俄国旧时缓冲地区立即加以战略控制。到10月10日,已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签订条约,使部队可以在这三国的要地驻防。9日,同芬兰开始会谈。14日,苏联政府提出要求。这些要求明确规定要达到三个主要目的:

第一,守卫通列宁格勒的海路,其办法为(1)“尽力用两岸炮火封锁芬兰湾,以防敌人军舰或运输船进入芬兰湾”;(2)“尽力防止任何敌人进入位于列宁格勒入口西部与西北部的芬兰湾内诸岛”。为此目的,要求芬兰割让霍格兰、谢伊斯卡里、拉万萨阿里、蒂泰斯卡里和洛维斯托等岛,以其他领土为交换;同时要求芬兰租借汉科港,为期三十年,使俄国可以在那里建立一个海军基地,沿岸陈立大炮,以与对岸的帕尔迪斯基海军基地共同封锁芬兰湾的入口。

第二,更为严密地守卫通列宁格勒的陆路,办法为:

将卡累利阿地峡的芬兰边界移后,新边界线可使列宁格勒处于重炮射程之外。这一边界的调整,仍可使曼纳海姆防线上的主要防御工事保持完整。

第三,调整“边界划得不正确、且是人为划定的贝萨谋地区”的北端边界。这是一条穿越雷巴契半岛的狭窄地峡、拦腰切断半岛西端的直线。其所以调整,看来是为了防止敌人在雷巴契半岛建立据点,以保卫通摩尔曼斯克的海路。

作为以上领土调整的交换条件,苏联提出将雷波拉和波拉约尔皮两地区割让给芬兰。这一交换,即使按照芬兰的白皮书所载,也可使芬兰获得二千一百三十四平方英里土地,以补偿割让给俄国的一千零六十六平方英里的总面积。

如果对这些条件作一番客观的分析,就可看出都是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的,既加强保卫俄国的领土安全,又不严重损害芬兰的安全。显然可以防止德国利用芬兰作为进犯俄国的跳板。但是并没有给俄国进犯芬兰带来什么明显的好处。事实上,俄国提出割让给芬兰的领土,可以扩大狭窄不堪的芬兰腰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