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何谓懂音乐
10507700000047

第47章 作曲家的自我意识

本文原载《文汇报》2008年7月2日第11版“笔会”。

近日,我指导的一位博士生夏滟洲完成了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这篇题为《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从中世纪到贝多芬》的博士论文,在选题上试图有所突破,从社会学角度切入西方音乐史,以“作曲家”的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生成和变化作为中心论题:从中世纪的“匿名型”作曲家,到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的“依附型”作曲家,再到十九世纪前后的“自由型”作曲家,作曲家的身份和地位在西方文化的演进中逐渐生成,至贝多芬时代基本确立。从这条大致清晰的历史轨迹中,不仅可以看到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从“功能性”走向“自律性”的过程,也可以看到作曲家的自我意识从萌芽、生长至成熟的进程。

答辩过程中,我想到自己曾写过一篇短文“巴赫的神性”,起因是源于这样一个有趣的个人感觉:巴赫在后人眼中非常伟大,但他自己当时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文中认为,这一问题几乎无法作答。因为这种发问本身是“后贝多芬”式的——音乐家获得这种明确的“出人头地”的自我意识,其实是在贝多芬出现之后。此前,音乐家属于“手艺人”行列,社会地位基本与仆役相当,说不上“高雅”,更遑论“永垂不朽”!让人感慨的是,巴赫并没意识到自己是伟大的“名人”,但他以某种难以捉摸的方式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而且其影响至今不衰。

巴赫对“个人声望”的这种“无意识性”,与现当代艺术家往往不可一世的“自我中心”形成了鲜明对照,由此引起了笔者的感叹和思索。我们甚至听到某些艺术家声称“要以上帝般的心态从事艺术”。自启蒙运动以来,艺术中因为追求创新而凸现艺术家的个性,从而最终导致艺术家的自我膨胀。艺术作品的创新需要强烈的个人印记,因而似乎顺理成章地导致艺术家的个人中心主义(有关艺术作品的个人性和艺术家的个人中心主义,这其实是不同的东西,但却是一个很复杂的美学课题,需要另外理论,在此不赘)。艺术界于是出现几多争名夺利的闹剧!在当代社会,艺术已经越来越成为攫取个人名声的工具和通道。现当代社会似乎也已经默认这种艺术家高人一等的惯例。仅个人感觉而论,我总是对现当代艺术界风行的这种个人中心意识感到有些别扭。巴赫因此提供了某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斯特拉文斯基、欣德米特等“新古典主义”作曲家,乃至约翰·凯奇等人也希望打破这种对艺术家的个人崇拜,但并没有取得完全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