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执著的孩童
比尔·盖茨1955年10月28日出生在美国西北部城市西雅图。父亲是个有点名气的律师,母亲是位金融家的女儿。显然,这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
童年的比尔·盖茨生着一头沙色的头发,一双有神的眼睛,一只高高的鼻子。这个身体健康的小男孩对于孩子们聚在一起的追逐和跑跳似乎不感兴趣,而愿意一个人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尔的家庭是和谐幸福的。父母都很有教养。他们重视家庭生活。父亲不管工作多忙,在晚餐和节假日,尽量使全家人在一起度过。在孩子们的记忆中,一家人总是利用晚餐时间,在一块儿边进餐,边亲密友好地交流和讨论。每当这时,孩子们在父母面前,都享有平等发表各自意见的权利。父母的发言,也仅仅是发表个人意见,而决不用命令的语气。父母对孩子们的友好与亲近,为孩子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孩童时期的比尔,在宽松的家庭环境中,较早地形成了自己的个性。他很小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性格,这就是,办事执著,不从众,只要是他想办的事情,就一定干到最好,如果是与别人比赛,就要胜过任何人。在比赛和竞争中,他有着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愿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小小的年纪,他就不受环境和舆论的左右。认准了的事情,任凭别人说什么,他都听而不闻,一门心思干到底。
学龄前的比尔,不喜欢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也不愿意看儿童们喜欢看的童话故事和连环画,而是愿意钻进父亲的书房翻那些供成人使用的书。到了7岁,他就在这些大书中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书籍——《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常常一个人抱着这本书,一读就是几个小时。当有人用怀疑的口气问他,能读懂书中的内容吗?比尔不予理睬,继续专心地阅读。
上学以后,比尔执著的个性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了。这种个性与他那事事想出人头地的追求结合在一起,就表现为,干什么事情,都要干到最好。有一次,比尔所在学校的牧师见孩子们对枯燥的《圣经》不感兴趣,就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难题。他找出了《圣经》中最枯燥难记的一大段文章,对孩子们说:“谁要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下这篇文章,就可以免费参加在太空尖塔餐厅举行的就餐聚会。”太空尖塔是西雅图市最高、最豪华的建筑,设在尖塔顶部的餐厅,也是最豪华的餐厅。在这里就餐,可以集旅游、观赏、就餐于一体,是任何孩子都想参加的事情。尽管像比尔这样的家庭,父母有条件带孩子登塔就餐,但好胜的比尔要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这样的机会。于是,他参加了这极富挑战性的背诵比赛。结果,他用最短的时间,准确无误地背下了牧师指定的文章,获得了登塔就餐的奖赏。童年的这个小小的胜利,使比尔那执著的个性得到了强化。他认识到,干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孩童时期的比尔常常以做出别人做不了的事情为自豪。有一次,他听一个孩子说,银行里有千元大钞。比尔从来没见过这么大面值的钞票。他想别人也会很少见到,于是,就从家中要来50张面值20元的钞票,托人到银行换来一张千元大钞,然后,邀上一个好友,到了西雅图市最好的快餐店,要了一份简单的快餐。当服务小姐把他要的食品端来后,比尔装出很潇洒的样子,对小姐甩出了那张千元大钞。小姐还从未见过这么大面值的钞票,就把值班经理找来。当时,吃一顿快餐,仅几元钱。在生意萧条时,快餐店一天也未必能够达到上千元的营业额。当经理被找来时,他客气地声称找不开这么大面值的钞票,请求他们用零钱付费。比尔却平淡地说:“没有小钱。”经理为难地说:“你们先用餐,我们想办法解决就是了。”
当经理和服务小姐去解决比尔给他们出的难题时,比尔和他的朋友开心地大笑起来。
湖滨中学的尖子生
童年的比尔·盖茨,天资聪明,喜欢学习,再加上父母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教育,所以,他顺利地完成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并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资。到11岁,比尔就可以上中学了。
在为比尔选择学校时,父母动了一番脑筋。如果上公立中学,可以为家中省下不少学费,这些钱可以留待将来支付孩子们的大学教育费用,但关注孩子成长的父母发现比尔在智力发育、对自然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学习的兴趣方面,都明显地超过了同龄的孩子。他们了解到,一般的公立学校无法满足儿子强烈的求知欲。为了使儿子得到更好的中学教育,也是为了使比尔的聪明才智得到较好的开发,父母为他选择了本市最好的学校——西雅图市湖滨中学。
这是一所私立中学,是由本市的大财团资助建立的学校。学校收费很高,来这里上学的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为了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和教学制度,教学标准很高。为了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学校还建立起了竞争机制。这些制度和要求,给孩子们带来了浓厚的学习和竞争氛围。这样的环境很适合于喜欢竞争的比尔。
比尔在同年级的孩子们当中年龄是比较小的。可是,他进学校后不久,就成了引人注意的学生。他有着出色的记忆力。老师让学生背诵的东西,在许多学生看来是一种负担,而比尔却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准确熟练地背诵下来。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常常使一些孩子头疼,而比尔却在数学的学习中发现了无穷的乐趣。他经常整个晚上钻研数学难题。比尔钻研抽象问题的快乐情绪,让他的同学无法理解。惊人的记忆力和超常的抽象思维能力,再加上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比尔来到湖滨中学不久就成了本班的尖子学生。不管是当堂背诵,还是年级考试,比尔都能拿到好成绩。良好的学习成绩,并没有使比尔停止不前和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刺激了他的好胜心。过人的才智和强烈的进取精神,使他的学习成绩不仅保持在第一的位置,还经常遥遥领先于他的同学们。
智力过人,成绩领先的比尔,在与人相处上却不那么顺利。人们感觉到,这个像顽童一样的中学生,自恃比别人聪明,凡事好出风头,而且达到了锋芒毕露的地步。他性情倔强,说话生硬,和人相处,有时表现出一种很不耐烦的样子。即使对待老师,他也难免使性子。当然,他不是个书呆子,他也喜欢看电影、玩游戏、野游、溜冰、开车兜风等。但他干这些活动也和学习一样,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而不是为了和谁交往。
尽管比尔在同学中不怎么讨人喜欢,可是,他的过人才智和优良的学习成绩,使他的同学们不得不服气。这个不善于社交也不愿意在结交人上花时间的学生,在湖滨中学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有个叫比尔·盖茨的学生。
痴迷于计算机的中学生
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湖滨中学早在1968年末就决定让它的学生了解计算机。比尔·盖茨超常的智力和对抽象问题的特殊兴趣,使他一接触计算机就像着了魔似的。60年代末期的计算机还很落后,计算机本身巨大而且笨重,只是实行了二进制的计算方式,没有任何系统软件,更不可能有像今天这样铺天盖地的游戏软件。它在当时还仅仅是一种计算工具。这种庞大的计算工具,向人们显示的仅仅是严密的逻辑、简单的运算规则和惊人的速度。在一般孩子看来,上计算机课是一种负担,枯燥的数字让人头痛,机械的运算令人乏味。而比尔却从中发现了从未有过的乐趣。他喜欢计算过程的严密逻辑,更喜欢计算机对人的智力进行的挑战。
自从接触计算机后,比尔就不再花大量的时间去干别的事情了。他经常把大块的时间消磨在计算机房中。他对计算机的知识,很快就超过了他在湖滨中学的老师。为了弄懂计算机的奥秘,比尔从计算机原理到计算程序无所不学。当时计算机在美国也是新鲜玩意儿,所以,使用费昂贵。计算机公司不可能让学生无偿使用它的机器。尽管学生母亲俱乐部通过拍卖活动筹集到一部分费用,但这些钱是有限的,因此,学校对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了时间限制。为了更多地接触计算机,比尔常常深更半夜爬起来,偷偷地钻进计算机房。与比尔同样痴迷计算机的还有一个高年级的学生,名字叫保罗·艾伦。他后来成了比尔的合伙人。这个小伙子常常几乎和比尔同时偷偷地钻进计算机房。
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不是简单地按照规定的计算机程序学习和操作。当他们熟悉了基本操作程序和计算机语言之后,就在计算机上发展少年人的兴趣,即做游戏。当时还没有任何游戏软件,比尔和保罗就利用学到的计算机语言,自己设计出了简单的游戏程序。他们在计算机上进行比赛、对抗等,找到了别的孩子暂时无法理解的乐趣。当其他的学生把学习计算机课程看做一种负担的时候,比尔和保罗却从中发现了从未享受过的快乐和充分展示少年智力的新天地。
比尔和保罗无偿使用计算机仅几个月的时间,由于学校无法支付昂贵的上机费用,不得不对学生规定,在上计算机课之外的时间使用计算机,必须自己负担上机费用。当时的付费数额为每小时40美元。尽管比尔的父母可以为他缴纳昂贵的学费,可是,却不可能为他无限地支付上机费用,因为,在当时人们还看不到计算机对于孩子们的智力开发有什么意义。比尔要想长时间地占用计算机,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上机费用问题。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个难题,因为,比尔常常一天数小时在计算机上操作,一周下来就要几十个小时,这要花掉几百甚至上千美元。一个孩子到哪里去搞这么多钱呢?难题对于有才智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有益的挑战。
当学校开始按小时收费之后,比尔没有为缺少大笔的上机费而发愁。他一方面把自己有限的零用钱拿来交上机费,一方面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他很快就找到了缴少量的钱就能长时间使用计算机的方法,这就是,改变计算机的计时程序,让计算机上的计时程序长期不变。这样,他们交一次费,就可以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地在计算机上玩耍了。这个小小的得意之作,使比尔和他的伙伴赢得了大量玩计算机的时间,也给他使用计算机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启示。
计算机公司也雇佣着一批高科技人才。比尔的小把戏不久就被公司发现了。不过开明的公司负责人从这件事中看到的不是经济损失,而是计算机系统的不完善和破坏收费系统的孩子的才智。因此,他们经过分析,作出的不是惩罚比尔等孩子、而是雇佣一批友好使用者的决定。即雇佣者的任务是为计算机的系统找问题和寻找发生问题的原因,获得的回报是,可以无偿使用计算机。无疑,计算机公司的这个决策是聪明的,因为,他们可以无偿地借别人的智力来完善计算机程序。而比尔和他的伙伴们对于这一决策是极其欢迎的,这样,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智力赢得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了。
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干事情的执著精神,使比尔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个工作。他把大量业余时间就花在了计算机房。特别是周末,当别的孩子和家人一起娱乐和游玩的时候,比尔却到计算机房上班了。他在这里享受着无穷的快乐。在计算机的应用中,比尔成了小伙伴们的核心。
他常常是连续几小时坐在计算机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与运行程序对抗,发现问题就动手记录下来。这时,比尔花在计算机上的时间不再是玩耍和游戏,而是对计算机从硬件到软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探索。他们先是探询问题,发现毛病,然后寻找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每当发现问题或找到产生问题的线索,比尔就认真地把它们详细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记录,他就进行一次总结,并在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写成《计算机问题报告书》。这个看似简单的报告书,凝结着这个少年人和他的小朋友们的智慧。在探索问题和总结整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比尔对计算机,从兴趣上升到了研究。这时,他已不满足于在机上做游戏,而是认认真真地把计算机当成研究对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