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不可思议的发现(走进科学丛书)
10506600000029

第29章 捣乱的花猫

1811年的一天,法国巴黎的一位药剂师兼化学家贝尔纳·库尔特瓦,正在进行一项提取实验。从海藻灰溶液中提取硝酸钾的工作,他已进行多日,但一直没有取得多大进展,他焦急万分。这天,终于有点儿眉目。可是就在这时,一只花猫突然跑来,把一瓶硫酸碰倒,恰巧这瓶硫酸全部洒在装有海藻灰溶液的盆里。库尔特瓦十分恼火:若想提取硝酸钾,只能往海藻灰溶液中倒入少许硫酸,可这次却一下子倒进去这么多!

库尔特瓦拾起装硫酸的空瓶,刚要惩罚这只令他气愤不已的花猫,却被眼前出现的景象惊呆了:只见一缕缕紫色的蒸气从盆中冉冉升起,非常美丽。见此异常的紫烟,花猫吓得不知所措,仓皇逃跑了。而库尔特瓦却被这种奇怪的蒸气吸引住了,他聚精会神地看着……忽然他想把这种蒸气搜集起来,可是,这时蒸气已经变得相当少了。他急忙搜到了一点蒸气,想看看冷却成液体后是什么东西。谁知冷却后得到的却是一种像金属一样耀眼的紫黑色晶体。库尔特瓦经过分析发现,这是一种新元素!

后来,经过H.戴维和J-L盖-吕萨克研究,正式确认库尔特瓦发现的是新元素,盖-吕萨克将它命名为iodine,它来源于希腊文,原意为“紫色的”。这种紫色的元素就是碘。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元素:碘虽然是非金属,但却闪耀着光泽;碘虽然是固体,却又很容易升华,可以不经过液态直接变为气态;人们常以为碘蒸气是紫红色的,其实不然,纯净的碘蒸气呈深蓝色,夹杂空气时才呈紫红色。碘的大部分盐类都是白色晶体。

这种新元素在大自然中很少,仅占地壳总重量的0.000001%。可是,由于碘易升华,又到处都有它的足迹:海水中有碘,岩石中有碘,甚至连最纯净的冰洲石、从宇宙空间掉下来的陨石、人们吃的葱、海里的鱼……都有微量的碘。碘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碘溶于酒精中可制作碘酒,用于皮肤消毒。

碘的用途很广泛。它是甲状腺素必不可少的原料。碘对动植物的生命是极其重要的。海水里的碘化物和碘酸盐进入大多数海生动植物的新陈代谢循环中。在高级哺乳动物中,碘以碘化氨基酸的形式集中在甲状腺内,缺乏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近年来,我国利用碘和钨的化合物——碘化钨制造的碘钨灯,使用寿命可达5000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