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真水无香
10505100000007

第7章 故宅的墙门

今夜,故宅的那扇墙门又在梦里与我重逢了。

梦中的墙门,还是那么斑驳,还是那么大敞大开着,无人好生待它……

我生于北京,成长在北京最具特色的一个四合院里。这四合院是个很大很大的院落,前后两排主房,东西各有厢房两间,院里一共住着十户人家。

说起四合院,大家自然知道,每个四合院都设有一个大门,我们管它叫“墙门”。

自从我出生在这个大四合院里,这墙门在我的记忆里总是很新的(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这种新不是长久不变的,而是张二爷每年用漆粉刷一遍得来的),那朱红色的大门,门两边各有一个黄铜制造的大门环,红黄相配,很是气派。门环是个狮子头形状,一叩,声音非常脆,可以传得很远,儿时觉得这门环好玩,总是叩它几下听听那声音。

我们院里的墙门与其它院的墙门略有不同,门里有一个木头的门闩,门外有一根如鞋带粗细的麻绳,高高地从门的右上角处由门里穿出来,谁要是回来晚了,不用叩门环,那样会影响街坊休息,你只管拉一拉门上的那麻绳,门里那个挂在张二爷家窗户前的小铃就会“当当”地叫起来。无论你回来得多晚,只要一听见门铃响,张二爷便会起来给你开墙门,仿佛这是他分内之事,从无怨言。

这墙门,于我们心灵深处是无比亲切的,每天都要迈进迈出十几回。用张二爷的话就是,墙门是咱们的一道防线,也是一个标志,关起墙门咱们就是一家人,要相互帮助,亲如一家。然而这墙门对小偷和外人却又不那么客气,如果你是外人,不知道我们院墙门的规矩,那好,你越使劲拉那门闩,门闩非但开不了,反而会越拉越紧,外人一般不知道这个诀窍,所以常常闹笑话。其实这墙门只要你慢慢地、轻轻地拉那门闩,你就会非常轻松地把墙门打开,任你往东还是往西。

墙门在我的烙印里曾经有过一次最为深刻的记忆。那是我刚刚上学不久,晚饭后,我没做作业就悄悄地把父亲的自行车骑出院子,一连去了好几个同学的家,直到晚上九点钟才想起回家。等到了院外,墙门已经关上了,我先用手去叩那铜环,铜环锵锵作响,可院里竟然没有一点声响;我又使劲拉那绳子,只听张二爷房前那小铃铛“当当”地响个不停,可今天不知怎地就是没人出来给我开门。我有些怕了,便带着哭腔大声叫着张二爷。每次张二爷一听见有人叫门,肯定给开,可今天张二爷这是怎么了?墙门打不开,我又急又害怕,真的哭了起来。这时只听张二爷在跟我父亲说话:“孩子都吓哭了,知道错了就行了,吓坏了怎么办?”随着说话声,张二爷把墙门打开了,当那高大而又熟悉的声音一走出墙门,我像见到了救星似的,一头扑进张二爷的怀里放声大哭。

从此,墙门在我的心里又多了一层意思:它是纪律,是约束。

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文革”的风暴席卷了京城的每一处角落,我们这个四合院也不例外。

一天,后院李晓的爷爷被打得头破血流地回家来了,全院的人都过去慰问。张二爷问这是怎么一回事,院里的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任何事,你可以瞒你的老婆、丈夫和家人,但不能对张二爷隐瞒,他是没有经过选举的我们院里的“院长”。李晓的爷爷流着眼泪对张二爷说:“我们家出身不好……”

没过几天我父亲也被抓去了,说他是走资派。张二爷那几天太忙了,他劝了东家,安慰西家,平常那朗朗的笑声也少听见了。

院里的人们每天都惶惶不可终日地挨日子,不知道明天又有谁家会出事,但人们最害怕、最担心也是最不愿意发生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那是个周末,该下班的都下班了,惟独张二爷没有到家,大家无不担惊受怕地坐在张二爷的门口,有的还走出去老远接张二爷。张二爷终于回来了,完完整整地回来了,只是他也被打得浑身是血。

张二爷在我们心中是好人、长辈兼正义之身。他是我们的主心骨,这院里没有谁都行,就是不能没有他呀。全院的人都站到了张二爷的床前,张二爷还是很朗朗地笑着,只是这声音中掺杂着一丝的痛苦,一丝难言的苦痛。

他安慰院里人说:“我没有什么事,只是他们打我们厂长时,我觉得厂长不是坏人,就保护厂长来着,所以他们就打了我。大家放心,我没事,快回去睡觉吧。”

听了张二爷的话,大家都以为没有事了,因为张二爷平常说话办事没有一回让大家不信服的。谁也没有想到,这回张二爷让大家失望了。当第二天人们醒来的时候,张二爷一家人早已不见了,可墙门还上了闩,在墙门边上放着张二爷家里平时吃饭用的那张大八仙桌,桌上叠放着平时张二爷坐着吃饭用的那把椅子,看来张二爷走时天还没有亮,他是怕院里不安全,也是怕吵了街坊,才想出这个主意,把墙门关好后再踩着自家的桌椅翻墙而去的。

张二爷临走还在为院里的街坊们着想,我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见张二爷走了都放声大哭,大人们也在流着眼泪。张二爷就这样走了,连一句话也没跟大伙儿说清楚就走了,天下这么乱,他们一家人能去哪儿呀?

从此,墙门没有人管理了,一夜一夜地开着。从此,墙门没有人来保护它了,以前有小孩子们踢墙门或是乱敲墙门时,只要张二爷双手一叉腰,两眼一瞪,保管没有人再敢了。如今,谁都敢来踢这墙门,谁也不去保护这墙门了,渐渐地墙门斑驳了,门闩也不知道丢到什么地方去了,从来没有过失窃记录的一个好端端的院子却经常你家丢这个,他家丢那个的。

二十年前我搬出了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四合院,街坊们早已不再是以前的那些老街坊了,一茬一茬地换了很多新街坊,而且从平房搬进楼房总是件高兴的事,所以在搬走时并没有感到伤感。倒是在我搬走的第二天夜里,我意外地梦见了这四合院里给我印象最深的那扇墙门,那扇朱红色的,张二爷保护得特别好的墙门,那扇有过许多孩时记忆的,永远镌刻在心灵之底的墙门。

如今,又是二十年过去了,那扇墙门连同四合院一起早已消失。但那墙门在我心里还是那个样子,那么亲切,那么容易撩起人的回忆,那么永不褪色。

噢,墙门,你是我故宅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墙门,你是我儿时记忆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墙门,无论你现在是否存在,也无论你当初怎样的斑驳,你永远是我心里那扇不朽的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