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迈向小康之路: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10503100000016

第16章 理论篇(15)

三是以耻为荣。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里,新事物新现象不断涌现,不学习、不与时俱进的人便失去判断力,随波逐流,不分青红皂白,不辨美丑善恶,甚而荣辱颠倒、以耻为荣。或放纵自己、放飞欲望,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或结党营私、争名夺利、跑官要官,敛取钱财。或享特权、走后门、不断强化“官本位”意识,以致在我们小学生的一个班里,竟臆造出了四十几个“官位”,小学生早早地过官瘾。或把“有本事”异化,踏实劳动的人遭讥笑,被称为“太老实”,有能耐、干实事的坐“冷板凳”,而八面玲珑、谄媚邀宠、没有原则的人被重用,甚至平时不学习、考试请人代考者居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在大众面前大肆炫耀、夸夸其谈。真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知世界上还有“羞耻”二字。

良知的培养、良心的唤回、道德的重建、社会风气的好转,都需要有鲜明的价值导向,都需要有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但基点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为了使我们的社会和谐有序、经济良好发展、国家繁荣昌盛,每一个炎黄子孙理应积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006年6月13日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公正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如何构建它,其核心是什么,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

和谐社会应是公平公正、人人敬业奉献、个个心情舒畅的社会,应是职级、德才、能力、薪金相匹配的社会。位高权重者应是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获取高薪酬者,应是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像国家科技奖获得者、年度经济人物大奖获得者、奥运会金牌获得者等等。和谐社会也应是社会风尚良好、尊老爱幼、尊师敬贤、长幼有序、文明礼仪蔚然成风的社会,使所有人各得其所、各尽其责、心同一气、愉快生活……倘若失去社会公正,必然造成社会心理失衡,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所以,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公正,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充分体现。

在司法方面,要建设一支高素质政法干部队伍,他们是社会公正最基本最忠实的“维护者”。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基本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不公人民将失去信心。所以要尊重和维护法律的尊严,坚持依法治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坚决打击和取缔司法腐败现象,对那些执法犯法、徇私枉法、践踏法律的败类要坚决从司法队伍中清理出去。

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他们是社会公正的“晴雨表”。社会公正不公正,首先看干部。干部应是全社会的楷模,他们不但要相貌堂堂,文明优雅,而且要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是其中的佼佼者,深沉厚重的德行和卓越超群的才能是他们脱颖而出的基本条件。因而要特别慎重地选拔领导干部,要把权力交给那些群众信任的、有足够能力领导现代化建设的人,要把权力最终交给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要坚决取缔跑官、要官、买官现象,要通过“赛马”而不是“相马”的方式选人用人。要消除“冗官”现象,官不在多,而在精当管用,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官职设置过多过滥,弊端横生。要克服用人不正之风,要唯才是举,而不是任人唯亲。

在社会保障方面,通过全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建立一套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安全阀”。在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要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充分体现效率原则,鼓励人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在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中,则要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利息税、遗产税等多种措施,调节过高收入。通过征收企业营业税、慈善机构募捐等方式聚集大量社会财富,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使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能享受社会救济和补助,以充分体现公平原则。当所有社会成员衣食无忧之时,便有可能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社会。

2005年2月4日积极推动道德重建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着眼当代中国发展的全局,面向中华民族发展的未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现的精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

荣辱观就是对什么是荣、什么是辱的根本看法。从根本上说,它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因而,胡锦涛同志说:“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在社会建设方面缺了课。许多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有的人甚至把适用于经济领域的价值规律中的“等价交接”原则无限扩大,运用到政治领域甚至人际交往之中,信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从而出现美丑不分、善恶不辨,爱憎不明的现象,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十分不利,对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极其有害。

清朝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在我国经济建设长足发展之时,腐败问题成了影响发展的“梗阻”,成为动摇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毒瘤”,虽然党中央下了很大的决心,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但仍呈现出“局部治理、整体蔓延”的趋势。根本原因在于党员干部正确的荣辱观没有树立起来。有部分党员、干部,思想意志不坚定,“愚昧无知、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生活作风上“好逸恶劳、骄奢淫逸”,甚至干出了“违法乱纪、背离人民、危害祖国”的事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全体公民的荣辱意识决定国家的荣辱”,更何况我们的党员、干部。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鲜明的荣辱意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俗话说“知耻而后勇”。正确荣辱观的树立,能够使人正确面对自己的“耻辱”并勇敢“雪耻”。因而,我们要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下,抓住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之契机,积极推动道德重建工作,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2006年4月28日知耻而后勇在中国古籍中,有关耻辱的词、俗语、成语很多。如恬不知耻,寡廉鲜耻,知足不辱,不耻下问,知耻而后勇,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等等。耻辱是个贬义词,有文化有修养的人谁也不愿意沾这两个字。与耻辱相对应的词是光荣,这两个泾渭分明的词组合起来,就是光荣耻辱,简称荣辱。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光荣与耻辱存在不同的看法与态度,这就构成了荣辱观,它与生死观、苦乐观、幸福观、恋爱观共同构成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荣辱观就是对什么是荣、什么是辱的根本看法。它从根本上说,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八荣八耻”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是我们的做人标准,只有落实到行动上,才能转变为巨大的力量。

广大群众对干部中少数人的“荣辱不分”,早就深恶痛绝。他们痛恨那些“不以跑官为耻,不以贪欲为耻,不以造假为耻,不以损民为耻,不以浪费为耻”的败类。清朝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因而,我们的干部要认真反思,带头弄清楚何为荣、何为耻,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时时、处处、事事都要做表率、做示范,维护和实践自己的党性和官德,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自身有了耻辱怎么办?是不闻不问、我行我素?是满不在乎、麻木不仁?还是痛改前非、勇敢雪耻?如果是一个纯动物属性的人,当然会我行我素、麻木不仁;如果是一个社会属性的人则应“知耻而后勇”,痛改前非。

任何一个有良知、有正义感的人,都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自觉弘扬社会正气,抵制不良风气,发扬传统美德,体现时代精神,知荣明耻,尊荣弃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耻之行,为匡正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不懈努力。

2006年5月25日“知识失业”现象不容忽视最近两年来,许多地方大学本科以下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而且介于财力不及的原因,许多地方规定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后,一年内不发工资,“义务”上班。这样就有不少人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是不是“教育过度”了?目前的高等教育有没有继续扩招的必要?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字,1990年我国受过高等教育者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仅为2%,还不及低收入国家2.6%的水平,也低于印度1981年2.5%的水平,经过90年代的发展,现在只达到5%的水平,这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是格格不入的。

中国人口基数大,就业压力大,这是事实,但“知识失业”现象的出现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一是“知识失业”现象扭曲了人才供求信号,对科教兴国战略产生负面影响。由于经济结构调整而暂时出现的知识失业容易使人产生错觉——知识分子太多了,从而对科教兴国战略产生怀疑或动摇。事实上,我国的教育,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速度和世界科技竞争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将成为社会的主体,不会过剩,也不会太多。

其二是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人才是有层次的,工作岗位也是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居塔尖的高精尖人才只能是少数,而塔底的一般人才是大多数。每一个单位的人才结构合理才能高效运转,否则就会出现浪费。面对就业困难,许多用人单位会相应提高用人的学历标准,这样许多家长就会想方设法让子女提高学历层次,使教育需求扩张,而培养人所需费用是昂贵的,这样便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和财力资源浪费。

其三是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因为知识失业,尤其是不公平性知识失业使越来越多的人心理不平衡,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倘若失业队伍增大,不满分子和极端分子就会滋事生非,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1999年,中央做出一项重大决策就是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最紧迫的问题就是人才匮乏。面对西部大开发缺乏人才的现实而又出现“知识失业”现象这种矛盾,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

2004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