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英才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0501900000058

第58章 宋应星——15少年脱衣换书

宋应星(约1587—1661)我国明朝著名的科学家。他编著的《天工开物》一书,科学地总结了农业、手工业、冶铁业等多方面的生产实践,早在19世纪这本书就以《中华帝国古今工业》为书名,被介绍到欧洲。这是一部影响巨大的科学著作。

宋应星从小热爱科学,非常喜欢读关于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的书籍。

在他十五岁那年,听说宋代沈括的《梦溪笔淡》是一部价值很高的科学著作,于是他就渴望着能读一读。每见读书识字的亲友或邻居,他都急切地询问人家是否有这本书。

有一天,他听说镇上的文宝斋书铺刚购进一批新书,就急匆匆赶去买书;可是书架上摆的都是四书五经,没有《梦溪笔谈》。

店老板见这位少年在书架旁找来找去,心中暗暗纳闷:这么多经书他不买,这是要找什么?

店老板上前询问才得知他要买《梦溪笔谈》。店老板告诉他,现在人们都读四书五经,为的是考取功名,科学方面的书即使进货也没人买。宋应星只好沮丧地离开了文宝斋。

宋应星在往回走的路上,脑子中一直在想那本书,到哪去找?唉,找本书真难呀!他长叹一口气,无奈地摇着头。

他一边走,一边想,只听“哎哟”一声,撞到前面一个行人身上,再看地上,已经撒了许多米馃。

这时宋应星的心思从《梦溪笔谈》回到眼前,他连声道歉,急急忙忙地弯下腰帮那位行人捡米馃。

捡着捡着,眼前一亮,包米馃的废纸上竟有“梦溪笔谈”一行字!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忙向那人询问米馃是从哪儿买的,好去寻找这本书。

宋应星一口气跑出好几里路,才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追上了卖米馃的老汉,要出高价买老汉包米馃的废纸。

老人见他爱书心切,就掏出一本旧书给了他,原来是部残本的《梦溪笔谈》,书少了后半部。老汉告诉他这书是清早路过南村纸浆店时向店老板讨来的。

宋应星又一路跑着赶到纸浆店,可那半部书已经和别的旧书一起拆散泡入水池,正准备打成纸浆。

宋应星急得搓着手在水池边转来转去,心痛地望着水池里的书,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他拉住店老板的手,急切地说:

“求求您,帮忙把《梦溪笔谈》那本书从水池中捞上来吧。”

说着,他摸出了身上所有的钱,摆在老板面前,又脱下衣服抵作酬金。

老板不解地说:“孩子,这一池废书也不值这些钱啊!”

宋应星向老板讲述了自己找这本书的经过。老板被这种求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赶忙让工匠下水池从散乱的湿纸堆中找齐了那半部书。

宋应星捧着湿淋淋的书回到了家,小心翼翼地一页页分开,晾干,装订好。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书!

宋应星从《梦溪笔谈》这部科学著作中学到了天文、数学、植物、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写《天工开物》一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