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英才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0501900000056

第56章 杨慎——妙答皇上联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人,廷和子。朝代正德六年廷试第一,授修撰。

他自小勤学,五六岁时就读完《诗经》,对唐宋名家的诗文也通读了不少。

有一年夏天,他正在池塘里游泳,正好县令从此路过,衙役们鸣锣开道,他也不回避。县令火冒三丈,喝令杨镇上岸。不料小小的杨慎不听他那一套,在池塘里就是不出来,县令毫无办法。于是,县令则差役把杨慎的衣服挂在塘边的一棵古树上,并说:“我给你出个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本官就饶你无事,否则我要处罚你!”杨慎在水里露出小脑袋说:“大人请讲。”

县令说:“千年古树为衣架。”

杨慎信口答道:“万里长江作澡盆。”

县令一听,对得这么好,便令人将衣服取下来,给了杨慎,并赞扬他有出息。后来人们知道了这个杨慎和县令对对子的故事,就把杨慎游泳的池塘称为“娃娃堰”。

一次,杨慎路过私塾,老师正训斥一个学生,杨慎上前询句。老师说:“我今天早上出了一个下联,让这个学生写出一个上联,一天还想不出来,你说能不让老师生气吗?”

杨慎听了,问道:“不知老师出得什么下联?”

“谷黄米白饭如霜。”老师说。

扬慎思忖了好一会儿,也想不出合适的上联,就在心里记下了。

后来,杨镇随当大学士的父亲杨廷来到京城。一天,弘治皇帝宴请百官,杨慎跟着父亲也来了。当时正值隆冬季节,火盆中的木炭正燃烧着熊熊烈火。弘治皇帝来了雅兴,对众官说:“朕有一联,看你们谁能对上。”于是吟道:“炭黑火红灰似雪。”

众臣听了,都觉得是个好联,个个低头沉思,就是对不上来。

“我来对!”一个童声传来,大臣们都扭头观看,原来是个孩子,不由地惊愕起来,连皇上也觉得惊异。杨慎上前走了两步,从容对道:“谷黄米白饭如霜。”

弘治皇帝一听,下联对仗工整,不禁拍手叫好,连声称赞:“对得好,对得好!”

其实杨慎说的,正是私塾老师出的那个下联,他一直还牢牢地记着,现在用在这里,真是恰到好处。杨慎的名字很快传遍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