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英才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0501900000050

第50章 唐寅——幼年才子拜师终成画坛泰斗

唐寅,号伯虎,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四大才子之一。

明代时的苏州,繁华热闹,文人骚客,各界名流,都云集于此,在苏州阊门桌桥头有一家酒店叫“唐记酒家”,店的左右两边悬挂两面锦旗,一面上书“鲈鱼”二字,一面上书“思妙”诗:“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酒店虽不大,但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酒店里的缸中养着鲈鱼、鳗鱼、虾等,缸的上方悬挂着各种肉类及野味。客厅摆着两张八仙桌,两边墙上挂着字画。

酒店的主人唐广德是唐伯虎的父亲。唐记酒店生意甚好。幼年的唐伯虎酷爱画画,而且勤奋好学。

一日,门外来了客人。一位是有名望的画家沈周,35岁左右;一位是17岁左右的祝枝山;还有一位叫文征明,和唐伯虎年龄相仿,大约八岁,是沈周的徒弟。

唐广德急忙热情地迎了上去,“沈先生,快请进!枝山,征明,来来来,这边请!”

沈周说:“唐老板,生意还好吧?”

“好!好!有你们这些大名鼎鼎的文人光顾,我这个小店还能不好?现在生意越来越兴隆。

快请坐。”

这时,在书房学画的唐伯虎跑了出来,见了众人说:“沈先生好!祝兄好!”说着坐到文征明旁边。

“伯虎呀,”沈周拉过唐伯虎,“把你的画拿来给我看看行吗?”

“好!”唐伯虎一溜烟跑进书房,拿来了刚刚作的素描,递给沈周,“请先生指点!”

沈周接过唐伯虎的人物素描仔细端详一番,说道:“嗯,很有想像力,画得不错。

不过,画画是一门艺术,它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要以现实为基础,创作可以适当夸张,但要适度不要过分,过分就显得不真实了。你看,这人物的面部、五官的比例要适当,这鼻子与眼睛、嘴的距离很不恰当,离眼太近,离嘴太远,鼻子长上去了,对吧?”

唐伯虎细心听着先生的话,句句牢记在心。

“平时要注意观察,初学画,要多多临摹。”

唐伯虎点头说:“我懂了。”

沈周又鼓励唐伯虎说:“你天性聪明,又这么酷爱画画,只要你勤奋刻苦,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

唐伯虎高兴得手舞足蹈。

唐广德在一旁笑眯眯地听着。这时,祝枝山看着唐广德说:“唐老板,沈先生夸赞你家伯虎,看把你喜得眼眯成了一条缝。还不快一点为我们准备几样拿手的好菜,让我们吃的快活,我们就会让你更快活!”

“什么?”唐广德不解其意。

“快上好酒好菜,待会儿我再告诉你!”祝枝山说。

“好!你说你今天要吃几样菜?”唐广德笑着问。

祝枝山伸出右手说道:“就这么多吧!”

唐广德向厨房大声喊道:“夫人哪,今天给这几位大文人做5样好菜!”

祝枝山忙抢过话:“唉,不对,不对,怎么就给我们做5道菜?”

“不是你要的吗?”唐广德被弄得一头雾水。

祝枝山哈哈大笑:“唐老板呀,你连5和6都不识,怎么能开酒店当老板?你好好数数这是几?”祝枝山说着又伸出了那只右手在唐广德眼前晃了晃。

唐广德眯着眼一看,原来祝枝山长着6个指头,于是恍然大悟,“咳!我给忘了!”

众人捧腹大笑。唐广德又向厨房高声喊道:“夫人哪,再加1个菜,6道菜!”

这时,唐怕虎走过来,好奇地拨弄着祝枝山大拇指旁多长出来的那第六个小指,猛地一拧,痛得祝枝山直叫唤,在座的众人都哈哈大笑。

祝枝山收回手,轻轻地拍了唐伯虎一下,对着唐广德说,“我说唐老板呀,你儿子真够厉害。等一会儿,我准叫他来求我。唐老板,你到底准备给我们做哪几样菜?”

“你说吧,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土里长的,要什么有什么!”唐广德说。

祝枝山摇头晃脑地吟出了两句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伯虎在一旁听出了门道,大叫:“妈妈,烧一盘野鸡,再烧一盘鳜鱼!”

祝枝山继续吟道:“凤尾香罗……”

祝枝山还未吟完,唐伯虎又高叫:“鸡翅一盘!”

祝枝山又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唐伯虎高叫:“茴香豆一盘!”

祝枝山继续吟诵:“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下可难倒了唐伯虎,他眼睛瞪得大大的,认真思索,却叫不出名堂了。

“伯虎,报菜呀!”祝枝山在旁边催促道。

“这月落乌啼?”唐伯虎小声念着。

“这月,圆形的;乌,禽类呀!”祝枝山在一旁指点。

唐伯虎猛省:“来一碗板栗烧鸡!”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赞。

唐伯虎又叫道:“还有虾米炖豆腐!”

众人齐声夸赞。

在众人进过餐后,祝枝山站起来走到唐广德身边说:“唐老板,我今天特地给你儿子伯虎做媒来的。”

“咳!孩子这么小,做什么媒呀!”唐广德推辞道。

祝枝山接着说:“再聪明的孩子没有高人指点也不行啊!”

唐广德一下子醒悟过来,忙叫道:

“伯虎,还不快快磕头拜师!你不是早就想拜画坛泰斗沈先生为师吗?沈先生答应了。”

唐伯虎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连忙跪拜。

此后,唐伯虎便跟着沈周刻苦学画,终于成为明代著名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