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英才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0501900000046

第46章 安童——一语救千人

安童(1248—1293),蒙古札刺亦儿部人,木华黎三世孙。祖孛鲁,父霸突鲁;母弘吉刺氏,世祖察必皇后之姊。父霸突鲁,从忽必烈(见元世祖忽必烈)攻鄂州,忽必烈北还,奉命总军务。忽必烈即帝位,召安童入宿卫,为四怯薛之长,时年13岁。至元二年(1265),任中书右丞相,年18岁。

安童是元朝已故的开国元勋霸突鲁之子。13岁时被元世祖忽必烈召进宫中做了侍卫官。

安童的母亲是皇后的姐姐。一天,母亲进宫去看妹妹,恰好碰上了忽必烈。谈话中,忽必烈询问安童的情况时,母亲说:

“安童年龄虽小,可是个有心人,今后也许有大出息。”

忽必烈不解地问:“你怎么能看出来呢?”

母亲回答说:“他每天下朝后,总是找一些老臣问这问那,留心朝政,虚心学习,从不和别的孩子耍闹,我看他人小心大,将来会有出息。”

忽必烈听了十分高兴,这次谈话在他脑子里留下了深刻印象。过了些日子,忽必烈把自己的仇人阿里不哥的一家一千多人全部抓起来,准备灭族,可心里仍有些犹豫,总觉得不踏实,他想听听安童的意见,就把他召进宫里,问道:

“我想把阿里不哥一家全杀掉,你的意见如何?”

安重回答说:“阿里不哥以前是反对过您,但自古以来就有‘两国相争,各为其主’的说法。现在元朝刚刚建立,许多部族还没有归顺,人心还没有安定,您如果为报仇而大肆杀戮,必然人心丧尽,那天下的人谁还敢归附您呢?”忽必烈听了暗暗吃惊,说道:“你说的正合我的心意。你小小年纪,能够说出这么深刻的大道理,实在难得啊!”从此,忽必烈对安童十分器重,国家大事,经常`和他商量。

安童尊礼汉族士大夫,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积极协助忽必烈推行“汉法”。十二年,忽必烈命安童从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防御叛乱的西北诸王。十三年,那木罕所部宗王昔里吉等叛变,将那木罕送交朮赤系后王忙哥帖木儿,将安童送交窝阔台系后王海都。二十一年,被放还,仍为中书右丞相。二十四年,忽必烈为了搜刮财富,重立尚书省,以桑哥任平章政事,“天下大权尽归尚书”,中书省形同虚设,安童因失去忽必烈的宠信,被迫辞职。至元三十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