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英才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0501900000017

第17章 曹植——18岁做《铜雀台赋》

曹植,字子建,生于东汉末年,是三国时代魏国诗人,在古代文学史上非常著名。天资聪颖,10多岁能够写辞赋。

曹植天资聪颖,刚过10岁就已读了几十万字的诗赋文章,能够大段大段地背诵出来。再长大一些,就陆续写出了十几万字的辞赋,不但情真意切,而且词采华茂,受到当时文人学士的盛赞,认为这位早慧的小才子的文学才华已经超过了比他大5岁的哥哥曹丕(曹丕也是有名的文学家)。

他的父亲曹操,不但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著名诗人。听别人在他面前夸奖曹植,就命儿子把平日写的诗文拿几篇来看一看。

曹植立刻选了一些诗文送给父亲,曹操看后大为惊奇,觉得别人说儿子文思敏捷、出口成章以至许多赞美的话,都不是信口开河,更不是为了当面讨好他才说的场面话。

可是,儿子年龄还小,能写出这样好的诗文吗?曹操有些怀疑,把曹植叫来,问他这些诗文的作者到底是谁,是否确是自己所写。曹植坦然地说:“儿子写诗作文,从来是抒自己所感,写个人所思。别人的思想感情,跟儿子有什么关系呢?儿子决不会把别人的诗文当作自己的,请父王放心!”

曹植见父亲还没有完全消除怀疑,便诚恳地说:

“如果父王不信,不妨面试!”

曹操听罢,笑了一笑,不置可否。

后来,曹操命人建造的铜雀台落成了。这个铜雀台,是曹操用来作为文人聚会、饮酒赋诗的场所。曹操这时仅想趁机考一下曹植,而且想同时考考几个儿子的文才。在举行落成典礼那一天,他率领文武官员登台观赏,要儿子们也全部到场。

曹操对儿子们说:“今日铜雀台落成,你们每人各作一篇赋,庆贺一番如何?”

当几个兄弟还在苦苦思索时,曹植很快就写出一篇《铜雀台赋》呈给父亲,使兄弟们都自愧不如。曹操读了这篇新作,进一步证实曹植才思敏捷,从此就另眼看待了。

虽然,铜雀台面试是曹植18岁时的事,但如果他不是童年早慧,打下良好的基础,怎么能比过兄弟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