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
10500500000051

第51章 甘肃农村奔小康的现实选择(2)

3.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但仍需下功夫进行教育和引导。从物质生活看,除钢木结构住房比重未达到温饱标准外,恩格尔系数和衣着消费支出指标超过了温饱值,其中恩格尔系数为59%,比全国低1个百分点,小康实现程度为10%,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衣着消费支出为38元,比全国低7元,小康实现程度达26%,比全国低16个百分点。从精神生活看,电视机普及率达45台/百户,比全国平均高出1台,服务消费支出比重达9%,也比全国高出2个百分点。以上结果表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基本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物质生活总评分为10分,仅比全国低0.2分,精神生活总评分为9.1分,比全国高1.6分),但消费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我省农民的大部分支出仍然用于吃、穿等温饱的基本方面,居住条件差,钢木结构住房比重仅为9%,离温饱值43%还差34个百分点。从饮食结构看,也比较单一,主要以粮食为主,年人均消费粮食在230公斤,肉类仅9公斤,且消费大部分在年节期间集中消费。所以,从总体上看,我省农村消费结构仍处于温饱线附近,在短期内还难以有大的改变。

4.人口素质低,生活环境差。全省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低于67岁(此数为全省人口平均寿命),达不到温饱值68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5年,也达不到温饱值6年。从生活环境看,已通公路村比重虽已达64%,超过了温饱线,但未通公路的村大都在条件十分严酷的贫困山区,在短期内很难有大的改进。安全卫生饮用水程度低,仅占18%,离温饱线50%差距甚远。已通电话村比重更小,只有12%,离温饱线50%也差38个百分点。用电农户比重虽已超过温饱标准,达88%,离小康标准95%只差7个百分点,但未通电的户大都在一些偏僻落后的深山区和边缘地区,每增加1个百分点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些都将严重地阻碍甘肃农村奔小康的步伐。

5.社会保障程度有较大提高,但标准低,保障能力弱。1992年,全省享受五保人数占五保户总人数的比重已达76%,比1978年增加40.3个百分点。但五保标准很低,全省年人均供养标准为375元钱,282公斤粮。且在供养人数中,由养老院集中供养的人数只有2654人,仅占五保户总人数的7.36%,占已五保人数的9.06%。每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为4件,虽低于小康标准,但农村社会治安状况近年来有恶化趋势,特别是铁路沿线、城市郊区的农村治安状况较为严峻。要真正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任务还相当艰巨。

三、抓住良好机遇,加快甘肃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大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总目标,为我国的经济腾飞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国际国内形势对我们都有利。所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计划由6%提高到8—9%,这既鼓舞了全省人民实现国民经济总目标的信心,也为加速实现小康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参照全国实现小康的目标,根据甘肃实际,我省农村小康的总设想是,奋斗23年,到“十二五”末期,全省农村分层次、分步骤地实现小康。其中2000年,全省农村小康综合评分达到80分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现综合评分达到40分以上的42个县、市、区(占48%)达到小康水平。综合评分在30—40分的20个县2005年达到小康,10—20分的22个县2010年实现小康,10分以下的2个县2015年实现小康。

确立上述发展目标的现实依据是:

1.国家确立2000年实现小康,而目前全国农村综合评分只有50.6分,甘肃省农村综合评分比全国低13.3分,所以至少要比全国迟10年左右实现小康比较科学。

2.80年代甘肃农业的发展已经为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甘肃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0年,甘肃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达25.3个单位,虽比全国30个省、区、市的平均值低7.74个单位,但省委、省政府确立的“22274”工程建设的实施,将会大大提高甘肃的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景电二期”、“引大入秦”工程在本世纪内建成发挥效益和“引洮入定”、“疏黑工程”的实施建设,必将使甘肃农业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人均至少会有1亩水地。再加上全省2000万亩“三田”和2000万亩高标准科技推广面积的完成,以及7个化肥厂和4个农药厂的新、改、扩建工程的完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达到35—40个单位,赶上或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乡镇企业、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将会大大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为了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省上决定今后至少投入20亿元,加速实施“35583”工程,即在今后5年,建成30个产值3亿元、5亿元、10亿元以上的县,50个产值亿元以上的乡,50个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村,80个产值3000万元至1亿元的骨干企业,兴建30个乡镇企业开发区。乡镇企业总产值平均递增速度保持在30%以上,“九五”期间保持在20%以上,到20世纪末,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省上还做出了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发展的决定,在全省围绕淀粉、啤酒原料、果品、瓜菜、牛、羊、鸡、蚕桑、草纤、中药材等10个产品进行10条龙开发。上述政策措施的实施,将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预计人均可从中收入600元左右,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4.“两西”和“老困”扶贫开发将会发挥显著效益。国家对“两西”和“老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已先后进行了10年,共投入资金25.31亿元,今后10年每年还将投入3.13亿元的资金。这些扶贫资金的投入必将大大改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地区尽快摆脱贫困,奔向小康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了确保上述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省、地、县、乡、村各级要尽快制定奔小康的规划目标,建立小康示范村,建设好小康工程,在实践中培养和总结一批典型,组织群众开展小康大讨论,找准突破口,在全省形成一个想、干、奔小康的热潮;要以培育市场体系为核心,加强信息体系、科技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建立农工商、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组织,尽快完成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转变的过程;坚持不懈地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施“22274”工程。与此同时,要加强交通、通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广大农村从封闭中走出来,形成全方位开放开发的格局。坚持以水土资源开发为重点,以优势产业和产品为主,采取外延与内涵开发相结合的办法,调整产业结构,实行集约经营,建立和发展商品基地,提高农业商品率和经济效益。要抓住国家扶持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甘肃的原材料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解放思想,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要积极实施“双带整推”战略,把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城市经济优势推到农村经济的大舞台上去,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联系,促进乡镇企业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两西”和“老困”资金,加快山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用5年时间彻底改变山区的交通、用电、文化卫生、教育科技等方面的落后面貌,到20世纪末建起一批区域性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把大型水利工程和移民结合起来,建立移民基地和工农业“吊庄”,从根本上解决特困山区的问题,争取到20世纪末移民30万人,移民总数达60万人。大力推广科学技术,提高山区劳动力的素质,鼓励他们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畜牧业、林果业,引导他们调整产业结构。制定和落实对山区开发建设的优惠政策,吸引外部资金、人才、技术等向山区流动,尽快把山区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经济优势。

(发表在《时代学刊》199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