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10499700000020

第20章 实用的表达方式(2)

他喜欢给你忠告;他喜欢告诉你怎样去做;他喜欢指出你做事中的错误。

这位说教者常会这样说:“现在我不喜欢讲这一类事情”,“你要知道我并不是在干涉你”,或者“我也许不应该这样说,可是我想你会明白我的好意的。”

但是你千万不要因为讨厌他的说教而准备反击,也许你的确需要一些教训。但是如果这位说教者是毛遂自荐,而在说教的时候又浪费了太多的时间,那么,你最好是不时地感谢他的劝告,并及时地按他劝告你的相反方向去做,这样,就可以表示你对他的劝告不屑一顾。

◇大言不惭者。

大言不惭者,我们有时甚至会对他产生兴趣。他所说的那些离事实相差甚远的故事,在疲倦时听听倒也不错。不过他所说的往往只有一个大题目,那就是他自己。我们当然很讨厌别人专讲自己的事情,但他如果并不把听者当作玩偶,而且他并不是说他比你伟大,因此他的谈话是不会伤害他人的尊严的。

“让我告诉你我做的事情吧!”“我把公司的生意做得火红”。这些都是大言不惭者爱说的话。在他所说的话中都包含有“我”的成份。

不要做一个大言不惭者,大言不惭者所说的话或许有时显得生动有趣,可是假如你一直用“我,我的……”来开场,则你所说的话会引人反感的。你如果对自己谈得太多,通常反而会被人轻视的。

◇辩论家。

辩论家常喜欢和别人唠叨。自然学家即可归类于此。爱迪生曾说过:“好像梭罗在听他的每一句话时,第一个产生的本能反应,似乎即在准备反驳。”

辩论家的天性,即在设法使每一次谈话都转变为辩论,并从不控制他好辩的天性。

“你这儿错”,“啊!那是你造成错觉的关键所在”,这些全是辩论家喜欢使用的话语。在他看来,好像任何人都喜欢辩论似的。

◇出言俚俗者。

出言俚俗者,是既不用思想,说话又毫不小心的人。他说话毫不选择字眼和语句。专门用那些现成的老话、土语,就像现成制就的衣服一样,一点也不适合体形。

老话和俚语,在第一次使用时,是极生动而有趣的。可是在任何人都用惯了之后,便渐渐地没有价值了。出言俚俗者,之所以使用老话土语,是因为他自己不动脑筋。

有一些出言俚俗者,并不常说土语,他常用自己的标准和习惯,如当他要谈“是”的时候,他会说“OK”。另一类出言俚俗者要说“不”的时候,他便说:“只有鬼才愿意呢!”

他们这样说,其结果只有害于他们自己而已。所以出言俚俗者,常被人视为缺少思维能力和知识浅薄的人。

◇有偏见者。

有偏见者不能成为一个良好的谈话家,因为他们的心肠太狭窄了,假使两个执迷不悟而有偏见的人碰在一起时,他们之间或许会有一次愉快的谈话,可是别人和这些执迷不悟者谈话,便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出现紧张气氛,尤其是一个心胸宽大的人。

有偏见的人可归属于势利者一类,事实上势利乃偏见的一种形式而已。

◇空谈者。

喜欢空谈的人,常常是一个习惯于交谈的人,可是他那种爱好谈的习惯,是非常危险的。一不小心,便要触犯他人,生发事端。

一般人大概都有一种习惯,那就是喜欢谈论别人,甚至对人家的一时失误也加以讥笑。

空谈者的谈话常有两大错误,第一是喜欢谈论他人毫无根据的私事及个人身体的琐事;第二是他所说的所谓事实,只不过他个人认为事实而已。

“他们告诉我”,“当然我知道这是事实,……”,“人家都说她是个……”。以上都是空谈者的开场白。人们所以惧怕他,所以常常避开他,就是因为他有时会和别人闲谈起你们来,把你们的私事都讲出来。

◇别有用心的人。

别有用心的人也是使人们感到不安宁的人。他需要从我们身上得到利益,便设法来和我们亲近开始和我们交谈。假如我们一不小心,便会落入他的圈套;甚至会不加思索地答应他那些与我们的本意相违背的要求的。

他有时候要求我们投他的选票;有时候要求我们为他买东西;有时候要求我们给他一份工作等等。但这些事情都是我们本来不愿意做的。假如他一开始谈话,就说出他的要求,那么我们就会有所警惕,可是他并不这样做,他先将谈话渐渐引向另一条途径,让谈话很自然地走到他心里早已计划好的结果上去。最后,当你看出他的意图所在时,你已经被他欺骗了。

这种别有用心的人,他与人谈话并不是想使人们愉快,因为他自己也知道与人谈话是另有企图的,也不会使人们愉快的。但是,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竭力使谈话延长,直到达到他自己的目的为止,而且这个过程中间,他使人察觉不出他在恭维你,并寻找机会达到自己的目的。

◇讲述淫秽的故事者。

讲述淫秽的故事者,不是一个良好的谈话家。你听他谈的轶事,你会感到这些事有一些普遍的特点:

A.他所讲的故事,几乎全是关于性的。

B.故事的大部分是单调而庸俗的,既不有趣,亦不聪明。

C.在他讲完这个故事后,他自己会自得其意地大笑起来。

D.他讲的多半是你以前已经听过的故事。

从谈话的观点上看,我们对此类故事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的故事太庸俗,只能迎合那些低级趣味的人。

◇暴躁固执者。

暴躁固执者常常是一种不能忍受不同意见的人。他自以为没有人有权可以反对他。他常常主动地而且是自始至终地讲述他的意见。他说一句话时,是从不犹豫的。

暴躁固执者的学识虽然不怎么丰富,但他所说的事情,他总是自认为很有趣,而且说话也很流利。他能讲上下古今、天文地理、纵横八方、海阔天空的事情,他对谈话常常甚感兴趣。

可是,美好的谈话要从中得到兴趣,又要有一点愉悦。暴躁固执者则过于看重自己,他只给谈话加上了兴趣,并不能使他人从谈话中获得愉悦。他控制了整个谈话的气氛,不让他人分享一些权利。对暴躁固执者我们有两点颇不满意:一是他那高高在上的态度;二是他所说的并不常是正确的,有时甚至是极端错误的。

◇小题大作者。

小题大作者,常费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在一件很小而又不切合实际的事情上大做文章。他若要讲述一桩遭遇,他便不厌其烦地反反复复地用五倍以上乃至十倍的时间来讲述它。

你要听他讲很长时间,才弄清楚他到底要说什么。如你等得焦急,问他一声:“喂!你所讲的那位穿灰衣服的女人究竟如何呢?”他仍是轻描淡笑地回答你说:“莫急,听我慢慢道来”。接着,他又啰哩啰嗦地讲了许多无关紧要的细节。

假如这位小题大作者——多半是女人——如果能察觉出听她讲故事的人所以能够不厌其烦地倾听,完全是为了礼貌,那么,她一定会把自己要讲的话整理好了以后再讲。

如果她察觉出对方对于这个故事并不感兴趣了,她也一定会采取种种努力以使这个故事情节更紧凑一些。很可惜,这类人他们根本就察觉不出听众的反感情绪。

“小题大作者”较之“啰哩啰嗦者更糟,后者只是特别注重一些渺小的事情,而前者对于这些渺小的事情并不注重,但又无意识地专讲些渺小的事情,并以为对方对此会感兴趣呢。

◇问这问那者。

问这问那者最喜欢打听别人身边的琐事及秘密轶事。有时他是为了增加闲谈的资料;有时仅仅是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

假如你的汽车出了毛病,他便要问你保险费有多少;假如你穿了一件新衣服,他便要知道你在什么地方买的?什么价钱?他如果遇到一位作家,便要问他稿酬多少?总之,他很喜欢谈论人家不屑讨论的事情。

有时你在防御一位问这问那的人时,也会觉得很有趣。当他开始发问那些不关他的事时,你不要直接回答他,只要拐弯抹角地让他自己觉得自己的问话是自讨没趣就行了。

◇自说自话的人。

自说自话者常常只说他自己那方面的事。他的心目中,时时觉得有一个较之世界上任何一个话题更好的题目,他不管人家接受不接受,就硬把这话题拉到谈话中来。举例说:有一个青年妇女,她有一个侄女,长得相当俊俏,于是她就觉得自己也很骄傲,不由自主地老是讲她的侄女的一切。她不但和她的朋友讲,甚至和她只有一面之交的人,她也不管人家爱不爱听,反反复复地讲个没完。

但自说自话者的脾性大多很好,他惟一的不足便是他认为自己感兴趣的,别人也一定感兴趣。

可有时候,自说自话的人内心也会有一些不快,于是,他就情不自禁地把心中的不快吐露出来。但他并不自觉,有些心中不快的事,对别人说是不适合的,但你能把他怎么样呢?最好的办法,是尽力使话题转到别的方向上去,不让他有机会自说自话。

◇执迷不悟者。

执迷不悟者定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这种人我们简直不能使他回心转意去承认自己的错误。凡是他自己认为正确,无论别人怎么说或怎么做,都无法使他改变观点。这种人,大多喜欢争论,他所以喜欢争论,并非因为他为真理而辩,他只不过是想巩固他那独特的意见罢了。即使事实证明他错了,他还是不承认争论已经结束,他还是固执己见地坚持下去。

他所犯的最大的毛病,就是不使谈话有一种轻松随和的气氛。他谈过一个特别的话题,过一会儿又转而讲一些与这话题无关的事情了。可是,当他突然间想到了要说的话,他又打断了你的话题,把话题又拉到先前所讲的题目上去。然而他想到的话题,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只是他对先前所说的那个话题嫌其不充分罢了。

但执迷不悟者和自说自话者稍有不同,自说自话者也许睥性很好而有些学问,说话顾及到前后因果。执迷不悟者对他所坚持的观点并不十分熟悉,而只是一味固执而已。他常是自私的,甚至比大言不惭者还要自私。对付这种人的办法,便是拿出事实来,如果在事实面前他仍执迷不悟,那你最好还是对他敬而远之。

◇把事情看得太严重者。

把事物看得太严重者,不能成为一个良好的谈话家。因为他不可能使谈话的气氛生动而平和。他与自作聪明者正好相反。在道德上、社交上和智慧上他也许会被人们欢迎,但是一和他交谈,人们就会感到头痛了。

把事情看得太严重者,他常常把自己看得过重,他会告诉你,生活本身就是个很严肃的问题。这一观点的立足原本是合理的,但对于执迷不悟者而言,这就很容易走向一个极端。即使生活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也不必显得异常刻板,终日暮气沉沉,了无生气而应该抱着乐观的态度面对严肃的人生。

“愉快”是谈话的目的之一,可是把问题看得太严重的人却对此乏味。有时他明明知道自己活得太沉重,但他并不彻底改正这陋习,而走向希望之路。假如他决心在一次短暂的谈话中说几句幽默话,那他就可能较有希望了。但是,他不会照此去做的,在他的眼里,“幽默”实在是雕虫小技。如果他把脾气改好一些,也许也是一种有希望的举动,但是这一类人是很难改变自己的脾性的。

以上说的这二十二种人物,都是在谈话中被人所讨厌的,如果我们不做这些人物中的一种,那么我们就易于被人接受,尽管你的学识不深,经验不丰富,反应不够敏捷,只要你不做上述这些类型的人,你仍然可以是受人欢迎的人。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不会去伤害别人,也不会去扫人家的兴。

2.不可滥用恭维的话

假如你到一个朋友家去,你的朋友对你异常客气,你每说一句他只是“唯唯”而答,和你说话时他总是满口客套,惟恐你不欢,惟恐得罪了你。在这种情况下,你一定觉得如芒刺背,坐立不安,直到离开他家,才觉得如释重负。

这种情形你大概遇见过不少,但是你必须想一想,你是否也如此对待过来客?

虽然是客气,但这种客气显然是让人受不了。

刚开始会客时说几句客气话倒没什么,若继续说个不停就不太妥当了。谈话的目的在于沟通双方的感情,加深双方的了解,而过于客气的话则恰恰是横阻在双方中间的墙,如果不把这墙拆掉,人们只能隔着墙做一些简单的敷衍酬答而已。

大概朋友们初次会面都略谈客套,而第二、第三次见面就免去了许多客套。那些“阁下”、“府上”等等名词如果一直用下去,则真挚友谊必然无法建立。

客气话是表示你的恭敬和感激的,不是用来敷衍朋友的,所以要适可而止,多用就会流于迂腐、流于浮华、流于虚伪。有人替你做了一点小小的事情,比如说倒一杯茶吧,你说“谢谢”也就足够了。要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也最多说“对不起,这事情要麻烦你”就够了。但是有些人却要说:“啊,谢谢你,真对不起,不该这点小事也麻烦你,真使我过意不去,实在太感谢你……”等等一大串客套话。你在旁边看得也感到不舒服的。不知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毛病?

说客气话的时候要充满真诚,像背熟了的唐诗般泻出来的客气话最易使人厌烦。说话时态度更要温雅,不可显出急促紧张的样子。此外,说客气话时要保持身体均衡,过度的打躬作揖,并不是一种雅观的动作。

把平时对朋友太客气的语言改成坦率的词语,你一定能获得更多的友谊。对平时你从未表示客气的人们稍说一些客气话,如家中的佣人、你的孩子、商店的伙计、出租车司机等等,你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要避免过分的客气。在一个朋友家中,如果你显得随便自然一些,主人也就不会过分的客气了。而当你是主人的时候,你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

上面谈的是太多的客气话使人不愉快,现在再来讨论一下说客气话应注意哪些事项。

缺乏真诚而刻板的客气话,决不会引起听者的好感。“久仰大名,如雷贯耳”、“贵公司生意一定兴隆发达”、“小弟才学疏浅,请阁下多多指教!!……”这些缺乏感情的,完全是公式化的恭维话,若从谈话艺术的角度来看,是非改正不可。

说话要实而不虚,这是说话所具备的条件之一。与其空泛地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毋宁说:“先生上次主持的冬季救济义卖晚会成绩之佳,真是出人意料……”等话,直接提及他的著名的社会活动。倘若恭维别人生意兴隆,不如赞美他推销产品的能力,或赞美他的经营方针。请人“指教一切”是不可能的,你择其所长,集中于某一两个问题请他指教,这样他一定高兴得多。

说恭维或赞美的话一定要切合实际,到别人家里与其乱捧一场,不如赞美房间布置得别出心裁,或欣赏墙上的一张好画,或惊叹一个盆景的精巧。如果主人爱狗,你应该赞美他养的那只狗;如主人养了许多金鱼,你应该欣赏那些金鱼。

赞美别人的工作成绩、最心爱的宠物、最费心血的设计,比说上许多无谓空泛的客气话要好得多。特别地关心别人的某一件事,能使人在欣喜之外倍觉感激。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钟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再弹琴,其感恩知己之如此甚者,不外子期抓着他内心的深处,给予他赞美而已。所以善于说话的人每每因一句赞美的话说得适当,而在他的前途中得到帮助,这已经不足为奇了。

1.引起不快的客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