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10498700000007

第7章 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3)

海顿最出名的C大调交响曲《惊愕》,是他为1701年第一次访问伦敦而创作的6首交响曲之一。公演这些作品的乐队大约有40名演奏者,全部弦乐组,长笛、双簧管,大管、圆号和小号各二支,拨弦古钢琴,定音鼓。

《惊愕》第一乐章的开始有一个简短的引子,标以Adagiocantabile(如歌的慢板)。在海顿这段最具沉思情绪的音乐中,为管乐和弦乐而写的清晰织体是值得注意的。乐章本身是个强有力的Vivaceassai(非常活泼的快板),采用了奏鸣曲快板曲式,充满了交响性的动力,具有直率的古典风格。

为第一小提琴设计的第一主题在主调G大调上:

注意前5个音符马上就在低一个音的位置上重复,这就是模进。这5个音构成一个动机,它将在发展部中大量出现。这个乐思发展成一个朝气蓬勃的部分,在这部分的结尾处,一个过渡段引入了对比调D大调。在转换的过程中,基本动机呈现了新的形态,有时在d小调上:

《惊愕》第二主题是D大调的,由第一小提琴演奏:

像海顿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的那样,这两个基本乐思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对比。不如说,这个乐章是建立在主调与对比调的对立之上的。一个优雅的结尾主题结束了呈示部:

清晰的配器和简洁的手法是海顿风格的特性,构思的宽广和贯穿全曲的愉快心情也是他的特性。

海顿把基本动机的第一个音程改变,开始了发展部。

基本动机中的一个片断引出一个新乐思:

海顿用这些线条及类似的东西构成严密的织体。不断的转调产生活跃的气氛,释放出蕴藏的能量,这形成发展部的特点。从弱到强的突然变换,赋予这部分音乐生气勃勃的性质。这些是海顿管弦乐写作法的特点,它预示了贝多芬的戏剧性风格。

再现部以缩短的形式展现素材。第二主题从对比的D大调转到主调G大调,即从属调转到主调。结尾部使这个乐章在肯定的G大调上结束。

《惊愕》第二乐章是行板,一首C大调主题变奏曲。主题具有民歌式的纯朴,由小提琴用断奏弓法奏出:

这8小节以很轻的力度重复,在结束时却以很强的力度爆发——这就是“惊愕”,使这部交响曲得其名。海顿告诉一个朋友,“到这儿,所有的女士都会尖叫起来。”尽管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轶事,我们还应该从海顿这样一个艺术家身上寻找产生这样效果的更深一层的动机。这种弱与强的对比,是新型管弦乐语言的力度因素之一,它必然会强烈地吸引象海顿这样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艺术家,这和女士们毫无关系。

海顿写的变奏因它们的轻松、情趣、幽默和技巧而引起人们的注意。

变奏1,把主题与第一小提琴奏出的精致乐句结合在一起。

变奏2,主题转成小调,由全部木管和弦乐用很强的力度演奏。

变奏3,主题转回大调,用新的节奏奏出,力度p。

在这个变奏的后半部中,主题之上加了对位旋律,由独奏长笛和双簧管奏出。

变奏4,在力度(ff)、音区(高音区和中音区),配器(由木管和铜管演奏旋律)方面都有变化,第一小提琴在其它弦乐于弱拍上奏出很强的和弦时,演奏出新的三连音节奏。旋律也有微妙的变化。

这个变奏的后半部分引出主题的新变体,以附点节奏为基础。

这个引人注目的变奏以一个持续的和弦结束,引入结尾部。为主题配置了新的和声。最后几小节带有从容不追的总结性质,具有奇妙的音响。

《惊愕》第三乐章,G大调小步舞曲,嬉戏性的很快板,它远远脱离了宫廷舞蹈的方式。这个乐章充满了农民式的幽默和民间舞曲的高涨情绪。

《惊愕》第一部分(A)显示了古典时期小步舞曲的典型结构:小结尾:在这一部分的开始,我们便碰到了海顿的令人喜爱的不规则结构:两个4小节的乐句由一个4小节、另一个是6小节的乐句作答。b段的结尾产生了难以模仿的滑稽效果,长笛和双簧管在低音区演奏,由大管和大提琴作答。中部(B部)具有比较安静的性质,大管和小提琴以八度形式结合在一起。这一部分的曲式是:

小步舞曲本身重复一遍,使这个乐章成为轮廓清楚的A-B-A曲式。

《惊愕》第四乐章,活跃的很快板,奏鸣曲快板曲式。像第一、第三乐章一样,这个乐章也是G大调。快板部分充满了通俗舞曲的情绪,具有海顿所有终曲的气势。主部主题建立起主调G大调。

精神饱满的过渡段引出副部主题,它在对比调D大调上。这是一个调皮的曲调,后面是同一调性的小结尾。第一主题进行了强有力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音乐出现了各种大调和小调。再现部中,两个主题都在主调G大调上。结尾部将快乐的情绪持续下去,一个有力的G大调终止结束了这部作品。它是海顿为贵族听众创作的,但抓住了民间音乐中的所有魅力和幽默情绪。

《创世纪》

这部著名的清唱剧作品,用只有孩子和艺术家才懂得的奇妙才能,描绘了世界之创造及其创造物。(我们知道,清唱剧是为独唱、合唱和乐队而作的一种大型音乐作品,脚本具有宗教的或严肃的特点。)由于某些原因——这些原因我们将在讲述亨德尔的生平时加以探讨——以及海顿两次访问英国而使英国人完全了解了这种艺术形式的结果,使这部清唱剧在英国极受欢迎。海顿在返回维也纳之后创作了这部《创世纪》(1797-1798),此时他已六十五、六岁了。

脚本以《圣经·创世纪》和弥尔顿弥尔顿(Milton,1608-1674),英国诗人,政论家。《失乐园》为其三部长诗之一。的《失乐园》为基础。海顿不是直接为弥尔顿这首宏伟的诗篇谱曲的,他为之谱曲的是由他的脚本作家——冯·斯维腾男爵——准备的德文译本,后来又按他所写的音乐再将德文翻译成英文。这样一来,弥尔顿诗篇中的崇高之处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它的位置由从《创世纪》中选出的最好的句子取代了,但还有许多地方不能令人满意。最近,新的译本开始取代原先的版本。绝大部分唱片都是用德文演唱的。

为三位天使长——加百利(女高音)、优利尔(男高音)和拉斐尔(男低音)——及第三部分中的亚当和夏娃设计了宣叙调、独唱和重唱。天使长的声音不论是单独出现还是一起出现,都与代表天使们的合唱形成对比。在较早的歌剧和清唱剧中,recitativosecco(字面意思为“干唱宣叙调”)是一种音乐性朗诵的形式,它按照语言的音调进行,由拨古钢琴伴奏。作为对比,更有表现力的recitativoaccompagnato(伴奏式宣叙调)是由乐队来伴奏的,它有更多的旋律特点。

序曲,标以Largo(广板),这是“混沌的描写”。开始是全体乐队用空八度演奏的持续C音。我们已经知道,十八世纪是通过调性来确定法则和秩序的,这就是大一小调体系。而海顿试图描绘创世之前的虚无,这必然把他引向模棱两可的调性及不谐和的与半音的和声。音乐从不确定的c小调开始,移到降D调,然后进入降E大调,没有持续的单一调性的感觉。海顿采用了一个下行音阶的动机,这是值得注意的,在他那个时代,这代表着叹息。乐队用ff的力度果断地重复C音,使序曲达到高潮。海顿为单簧管设计了一个滑音式的快速乐句,然后长笛接着演奏同样的乐句,这是没有先例的手法。在最后一段中包含了半音和声,它不可思议地预示了瓦格纳的和声。例如,可以把下面几小节谱例的外观(及声音)与《特利斯坦》开始的音乐(见谱例126)比较一下。这令人惊讶的音乐是于1798年写的!

《创世纪》第一部分。宣叙调和合唱的歌词是《创世纪》的头几行。

拉斐尔(宣叙调)

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

合唱

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优利尔(宣叙调)

上帝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

拉斐尔的宣叙调从c小调开始,在“空虚”和“黑暗”之间短暂地出现降E大调和降e小调,最后在降E音上结束。合唱以很弱的力度开始,在“光”一词上,c小调转变为C大调,前面我们曾提到过这个宏伟的时刻。在优利尔宣叙调的结尾处,有两个和弦值得注意(音乐家把它们看作是属七和弦和主和弦),它们所起的作用就象一句话末尾的句号所起的结束作用一样。这种在一首宣叙调的结尾处强调出终止的作法,是十八世纪清唱剧和歌剧的特点。

接下来的咏叹调和合唱使情节向前发展。海顿用合唱来结束每一天《旧约全书·创世纪》中讲,上帝创造天地万物用了六天,第七天定为休息日。,显示出他极大的独创性。

优利尔(咏叹调)

阴沉的黑夜

在圣光下消失,

第一个白昼来临。

混沌初开,上帝的意旨在执行,

阴间的恶魔吓得乱飞不停,

沉落到永远黑暗的深渊。

合唱

他们一边沉落一边发出绝望的、狂怒的咒骂;

在上帝的旨意下,一个新创造的世界诞生。

优利尔的咏叹调是A大调的、富有旋律性的慢板,描绘了混沌世界的结束。描写阴间里恐惧不安的魔鬼的音乐与之形成生动的对比,它是c小调的,不安的适中快板。上行和下行的快速半音音阶勾画出魔鬼的不安,这种情绪贯穿了整个合唱部分。伴随着“他们一边沉落一边发出绝望的,狂怒的咒骂”一句的音乐中,有半音音阶,烦乱的和声和转调。混乱的音乐过去后,重新回到宁静的A大调,描绘出新创造的世界。两种情绪都重复一次:优利尔的快板的重复是简短的,然后在赞美新世界的合唱中结束了第一天。

读者将会注意到歌词的重复,这是合唱音乐的特点,这一点在十八世纪尤其突出。如我们在关于合唱音乐一章中所指出过的,作曲家认识到,在产生某种情绪方面,音乐要比语言慢。因而,他们一再地重复个别的词、句子、甚至整首诗,使音乐有时间创造出适当的气氛。这样的重复也使听众易于听清歌词。在这个特定的例子中,观察海顿的作法是很有意思的,他在重复“一个新创造的世界”时改变了和声。

《创世纪》的第一部分以讲述《圣经》而继续下去。而描述第三天最后事件的加百利的宣叙调和咏叹调是人们喜爱的一个唱段。

宣叙调

上帝说,地要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莱蔬,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事就这样成了。

咏叹调

高山上壮丽的森林起伏,

田野披着葱翠的衣服,

这景象令人愉快欢乐。

花朵甜蜜鲜艳,为迷人的景色增添光彩。

这里菜蔬散发着芳香,

这里生长着药草。

金色的果实挂满枝头,

成荫的园林枝繁叶茂。

这首咏叹调——行板——具有海顿最旋律化的风格。四小节引子之后,我们听到了旋律:

(歌词大意;田野披着葱翠的衣服,这景象令人愉快欢乐;)

这首咏叹调的曲式是一种与调性关系有密切关系的结构。为歌词的前四行谱写的音乐建立起了主调降B大调。第二段歌词是中部,在这段音乐中从有两个降号的降B大调转到有一个降号的F大调。注意“药草”一词怎样扩展成一整句华丽的乐句,像这样把一个词扩展的手法,就像重复诗句的手法一样,是古典主义声乐风格的特点。

歌词的最后三行完成了这首A-B-A曲式的咏叹调的中部。为了返回主调,音乐不断地转调,使紧张性增加。返回主调后,第一段重复,但有两点重要的更动:第一,有时加上装饰音而使旋律产生微妙的变化;第二,声乐旋律有所改变,因为这一次没有转调,它必须留在主调之中。

《创世纪》第一部分结尾的宣叙调与合唱是这个作品的一个高潮。优利尔的宣叙调——不带伴奏的和带伴奏的——叙述了第四天日月星辰的创造。接着是“上天在讲述”,这是海顿最壮丽的合唱之一,三位天使长——加百利、优利尔和拉斐尔——的三重唱两次插入,与合唱形成对比。

优利尔

太阳升上天空,

光辉照耀在苍穹,

这个快乐的伴侣,

步伐精确,自豪、轻松。

银月走进寂静的夜空,

步态轻盈,光亮温柔。

无数的星星,闪烁在

天国无垠的穹窿。

上帝的子孙在第四日欢欣喜悦,

合唱赞颂上帝的伟大,唱道:

合唱

上天在讲述上帝的光荣,

他的奇妙工作展现在太空;

三重唱

他的神法日以继夜,

周而复始地展现。

合唱

上天在讲述上帝的光荣,

他的奇妙工作展现在太空。

优利尔伴奏式宣叙调之前的乐队引子——行板——描绘了日出。从很弱开始,旋律沿音阶一级级上升。与此同时,几乎每一小节都有新的乐器加入,直到很强的高潮,重复的D大调和弦清楚地表现了世界上充满了光明。标记了Plùadagio(更慢)的一段,表现了月亮和星星的创造。

合唱——充满活力的C大调快板——以饱满的声音开始,用稳定节奏的所有动力向前发展。音乐建立在对比的基础上:乐队背景中管乐与弦乐音色的对比,合唱与乐队的对比,二者不断地互相应答;最重要的,是合唱和乐队的结合音响与三个独唱者抒情段落的对比。音乐是以对称的四小节乐句形式展开的。流畅的旋律中大部分是级进的运动,有时有小音程的跳进使之活跃。注意下例中前两小节的运动是怎样由第三小节的小音程跳进来平衡的:

(歌词大意:上天在讲述上帝的光荣,)

这首合唱分为四个声部,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其中一段,四个声部一起唱同样的歌词;但还有另一种风格与这种风格交替进行,在后一种风格的合唱中,合唱队的一个声部单独进入,然后其它声部依次进行模仿。这后一种风格以声部的交错为基础,它在这首合唱的后半部越来越多地出现。为了让音乐有时间造成气氛,歌词不断重复。通过渐强和渐快,达到结尾处的高潮,乐队的活跃运动加强了高潮感。结尾部标以Pioallegro(更快)。在最后一个乐句中,所有声部结合成密集和弦。这是一个庄严的结束。

这部清唱剧的第二部分是从创世的第五天开始的,这一天创造出了动物。海顿对大自然的爱在这里占了支配地位,他的顽皮幽默使得对鸟和兽的描述增添了光彩。在第二部分中,合唱“光荣的工作完成了”是人们所喜爱的。在第三部分里,人的因素,亚当(男低音)和夏娃(女高音)进入剧情。在合唱队的伴唱下,他们赞美了造物主。还有一段爱情二重唱。这部作品是以大合唱“放声歌唱主”而结束的。

海顿的音乐是乐观主义的音乐,甚至在表现较阴暗的时刻,也向往生活并感到它的美好。十九世纪喜爱宏伟壮观的音乐,对海顿富有生气的音乐并不十分关心。因而海顿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和蔼可亲的“海顿爸爸”这样一个老框框,他穿着宫廷礼服,搽着粉,戴着假发,为旧制度的贵族们提供无害的娱乐。重新认识海顿,并使他那具有深切情感和精湛技艺的艺术——温和、幽默、优美、易懂、有深刻的人情味和历久不衰的艺术——恢复到应有的地位,这样一个任务留给了二十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