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10498700000003

第3章 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3)

比斯努瓦的歌曲《爱情吸引我们——我将去》既有保守的倾向,也有进步的倾向。这首歌曲同时使用了两种歌词(因此曲名是双重的)、固定旋律和卡农——最严格的对位手法,显示了原先的作法。另一方面,它也结合了十五世纪晚期的代表新事物的几个特征:织体是四声部的而不是三声部的,用有规则的终止划分得很清楚的乐句,明亮清晰的音响和活跃的节奏。

爱情吸引我们,坦率大方,

哦,年轻秀丽的姑娘。

带着夸耀,满怀期望,

爱情吸引我们,坦率大方。

永远是那样宁静,

奉献欢乐的酬答无穷无尽,

爱情吸引我们,坦率大方,

哦,年轻秀丽的姑娘。

我将去绿色的森林,

听鸟儿歌吟。

流言蜚语传说,

玛丽安是我去那儿的原因。

牧羊人和牧羊女

去那里

转一圈

又离去。

我将去绿色的森林,

听鸟儿歌吟。

流言蜚语传说,

玛丽安是我去那儿的原因。

固定旋律以一个通俗曲调为基础,这个曲调在法国一直作为一首儿童歌曲流传。两个男声声部以卡农式的模仿展示了这个旋律,下例是卡农的形式。注意模仿声部(第二男高音)不是从降B音开始而是从F音开始,也就是从低四度的地方开始。在第一乐句中,它在主声部(第一男高音)的两拍之后开始;在第二乐句中,它在三拍之后开始。这种节奏的错位使乐句以非常巧妙的方式变化了:

(歌词大意:我将去绿色的森林,听鸟儿歌吟。)

这两个声部进行时,高高在上的女高音部展现一个独立的旋律。女高音处于突出的地位,男声在中间,低音六弦古提琴是背景,它演奏一条有棱有角、音域宽广的旋律。六弦古提琴有一个家族,这种弦乐器的柔和音色使它们完全适合演奏亲切的音乐作品。有三种标准的规格:高音六弦古提琴,次中音六弦古提琴,以及低音六弦古提琴或叫有腿提琴(Violadagamba,之所以这样叫是因为意大利文gamba的意思就是“腿”,这种最大的六弦古提琴象大提琴一样支在“腿”上演奏。)在十七世纪,要求更大的房间和更辉煌音色的潮流使得这些古提琴被普遍欢迎的新式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所取代。

这首歌以女高音的匀称乐句开始,乐句有6小节,结尾处有一个完满的终止。这个乐句出现两次,使开始的陈述有对称的结构,这在十五世纪是不同寻常的。音乐慢慢地从中世纪复杂的复调织体运动到一种较简单的风格,通俗歌曲和舞曲的对称性构成了这种风格。随着音乐的展开,女高音和低音六弦古提琴之间作了大量的交替。实际上,声乐部分越来越象器乐,有跳跃的运动和紧张的节奏。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中,我们将会发现声乐旋律变得较为平滑、更有旋律性、完全人声化。

女高音部从头至尾都占优势,它的歌词的开始两行“爱情吸引我们,坦率大方,哦,年轻秀丽的姑娘”在这一段末尾再次出现,成为副歌。与女高音部相对的是两个内声部,演唱了以第二歌词为基础的迷人曲调(“我将去绿色的森林……”),这诗句里轻松的“大自然”情绪在三个世纪中引导法国的诗歌和绘画走向瓦托瓦托(JeanAntoineWattcau,1684—1721),法国洛可可风格的著名画家。和弗拉贡纳弗拉贡纳(Jean—HonoréFragonard,1732—1806),法国画家。田园般雅致的艺术。

从格列高里圣咏到比斯努瓦这一期间几乎有一千年之久这就是哥特时代。古代地中海地区的文化与原始的北方部落的风气是在这一时代融合在一起的,在融合中,世界上产生了一个新的事物:欧洲的传统。

3.文艺复兴时期

“如果一个廷臣不同时是一个音乐家,我就不喜欢他,除了对本书的理解和熟练[演唱]外,要有同样熟练的演奏各种乐器的技巧。”

——巴尔达塞·卡斯蒂利永巴尔达塞·卡斯蒂利永(BaldassareCastiglione,1478—1529),意大利军人、作家和政治家。《廷臣》在当时是他的一部名著,论述礼仪、社会问题和文艺等内容。:《廷臣》(1528)

“文艺复兴时期”(约1450—1600)是文化史上优美的、但可能给人留下错误印象的名称之一:优美是因为它含有理智意识的觉醒的含意,给人错误印象是因为它暗示知识和艺术经过假想的中世纪停滞后产生的突然新生。历史是连续不断地运动的,而不是跳跃前进的。文艺复兴时期是文化进程中紧接过去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由大学和王宫进行领导,它早已开始了。

文艺复兴时期所标志的是欧洲社会从专一的宗教倾向向世俗方面的过渡,是从一个绝对信仰和神秘主义的时代向理性信念和科学探索时代的过渡。人们对命运的关注放在人世间的生活而不是来世的生活了。产生了对理智的新的信任,而不是对传统和权威的信赖。这包含着人对自己解决问题和理智地安排世界的能力的新信心,这种觉醒在希腊和罗马的古代文化中找到了自己的象征。人们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人类的最高智慧不仅体现在教父和圣徒身上——他们的先辈是这样认为的——也体现在荷马,弗吉尔及古代哲学家身上。

历史学家习惯把文艺复兴时期从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于土耳其人手中和希腊学者移居到西方时算起。如果需要一个日期的话,按1440年前后印刷术和纸张的发明日期算可能更为妥当实际上,印刷术,造纸,火药和指南针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其时间比1440年要早得多。活字印刷术是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毕升发明的;造纸术是蔡伦于东汉元兴元年(105年)总结前人经验而创造的,火药制作法于隋末唐初(七世纪初)已有记载;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则在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年一221年)。。几个重要事件将新时代与旧时代分开了。黑色火药的传入结束了骑士时代;指南针的发展使得探索性的航海成为可能,发现了新的大陆,破除了旧的迷信,古代文学的复兴与人文主义者有关,在建筑、绘画和雕塑中也产生了相应的复兴运动。如果说罗马风格时期的修道院、哥特时期的大教堂体现了宏伟的建筑形式,那么文艺复兴时期则把建筑力量用于宫殿和城堡。中世纪贵族们阴暗的防御城垒让位给显示了具有和谐比例的古典风格的宽敞大厦。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倾向是追求优美的和理性的存在,这个时期的建筑体现了这种追求。

同样,中世纪绘画和雕塑中拉长了的圣徒和殉难者的形象由波提切利(1444—1510)的维纳斯和拉斐尔的雅典哲人的形象所取代。甚至在艺术家保留了宗教气氛的作品中,悲哀的圣母形象和一些悲痛的象征也让位给微笑的圣母——经常由很普通的姑娘作模特儿——和有两个酒窝的小天使。多少世纪来受到否定的人体形态,作为美的事物而展现,同时也成为解剖学研究的对象。画家以全神贯注的透视法和布局来描绘自然物和裸体像。中世纪绘画用比喻表现生活,而文艺复兴时期则更喜爱现实主义的手法。

中世纪的画家把他们的人物画成正面的、无个性的,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发展了具有心理特性的肖像画艺术。中世纪的绘画有一定的模式,而文艺复兴时期注重个性。中世纪绘画中的空间由一系列的平面组成,看画时像是看一组画;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创造了统一的空间,一眼就看到了整体。这个时期的绘画展现了自然景色,创造了距离的感觉,在世界的秀丽景色上显示了无限的景深。

文艺复兴在最接近古罗马文化的国家中繁荣昌盛,因此与这一时期绘画与雕塑有关联的伟大人物以意大利人为主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其中有:多那太罗(约1386—1466)、马萨丘(1401—1428)、波提切利(1444—1510)、达·芬奇(1452—1519)、米开朗琪罗(1475—1564)、拉斐尔(1483—1520)和提香(1488—1576)。从生活在十六世纪下半叶的大师——如丁托列托(1518—1594)和委罗奈斯(1528—1588)——身上,我们已看到了早期巴罗克时代的迹象。

文艺复兴时期突出地表现了人的个性意识,它的汹涌澎湃的力量与中世纪社会的静态性质形成鲜明对比。这个时期使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两个孪生的潮流获得动力,从此后,这两个潮流一直在欧洲文化中流行。即使与这个时期对艺术和美的爱好同时并存的是暴政、无知和迷信,而且这个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在背信弃义和贪欲的环境中产生的,但用一个时代最好的事物来评价这个时代是正确对待历史的方法。用这样的衡量标准来看,文艺复兴时期的成就是很高的。在文艺复兴时期彩锦般的生活中,涌现出了一批人物,他们体现了这个时代的想象力,其中有,洛伦佐·梅第奇、卢德维科·斯弗扎、班维努托·切利尼、马基维利,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托马斯·莫尔爵士、卢克莱齐亚·博吉阿和比特利斯·代斯特。没有几个世纪能比得上十六世纪那样出现了众多的伟人,这些伟人中包括:伊拉兹默(1466—1536)、马丁·路德(1483—1546)、拉贝莱(14947—1553)、塞万提斯(1547—1616),马洛(1564—1593)以及莎士比亚(1564—1616)。

在这些人身上,我们认识到了一个和我们的信仰和观点一致的社会。文艺复兴标志了现代欧洲的特征与我们现在已经看作是西方人物的诞生。在这个汹涌澎湃的时代形成了我们仍生活于其中的道德和文化风气。

十六世纪的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诗歌与音乐有大量的联系。这些联系能更清楚地证明艺术在当时的文化生活中所具有的莫大重要性。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壮丽成果中,展现了重要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抛弃了中世纪的神秘主义,具有清晰,简朴和真诚的美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