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用一点神奇催眠术
1049200000006

第6章 你最想了解的12个催眠疑问 (1)

进入催眠状态会不会醒不过来

这是常被问到的问题,我会笑笑回答说:“会,因为催眠太舒服了,所以不想醒来。”

在深度的身心放松下,在经历了美好的回忆后,在暂时摆脱世俗烦恼的愉悦心情中,被催眠的个案有时会在我下达结束催眠的指示时,反问说:“我可不可以等一下再结束?”

这时候,我可能会说:“好,那就让自己好好享受这种美妙的滋味,等到你心满意足时,你随时可以睁开眼睛,结束催眠,整个人感觉到神清气爽。”

另外的情况则是常发生在有失眠问题的人身上,他们难得进入全身放松如一团棉花的状态,于是睡着了,发出甜甜的鼾声,脸上露出满足舒适的安详表情,这时,我多半也不会残忍地唤醒他,就让他睡场好觉吧!

我也曾听过,有些人担心催眠得太深,以至于无法回来,一直陷在催眠状态中。

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也没有任何相关医学文献记载过。

这就好像无论夜里的睡眠多么深沉,人总会醒来一样。

倒是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案例。

一位催眠师到高中校园里演讲,过程中当然包括了催眠示范,让一群志愿者上台接受催眠。

结果,示范完毕,解除催眠时,一名女生一直没有反应,他用尽各种手法都不能让她醒来。

眼看演讲快结束了,他只好对大家宣布,今天的演讲告一段落,可以散场了,大家先不要移动这位同学,以免妨碍她在催眠状态中的内心活动。

他还说,他会立刻请一位更厉害的催眠师前来处理。

等同学全部离去,偌大的演讲厅只剩他们两人时,他轻轻地说:“好了,大家都走了,你也可以醒来了吧!”

这位高中女生当下就睁开眼睛,站起身来,笑笑走了。

就像催眠秀一样,好不容易逮到机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怎可轻易放过?

所以催眠师要洞悉人性啊!

有的时候,也会有另外一种情形。

当受术者进入比较深的催眠状态,沉浸在超越现实的内在世界里时,他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调整好不同意识状态之间的落差,才能跟现实世界无缝接轨。

我听过一位来找我做催眠的个案说,她曾经在其他地方做催眠治疗,治疗结束后,催眠师因为下一位个案已经到了,就匆匆唤醒她,让她快快拎着包包离去了。

她站在台北街头,看着熙来攘往的车流人流,一时之间,不知道自己置身何处,忘记自己是谁,不知道要去哪里,心底空空荡荡的。情绪上也渐渐涌出一股不舒服的感觉,仿佛很小很小的时候,在大卖场里走失了,心里又担心又害怕,担心从此成为流浪儿,害怕被父母责骂……

她茫然地伫立在午后阳光下,直到地球至少转动了1/24圈,才完全回过神来,恢复正常的认知状态。

这次遭遇,使她非常愤怒,再也不愿意回去那里做催眠了。

听她这么诉说,我立刻知道她是一个催眠敏感度很好的人,很庆幸她在那一个恍惚阶段没有发生意外,也大大感慨着,催眠师需要很大的爱心与同理心啊!

催眠真的可以让我看见前世吗

在我的咨询室里,每个月总会遇到一两位访遍岛内各催眠师的人,听他们谈起不同催眠师的风格与手法,也颇增添治疗过程的乐趣。

有些人会向我抱怨某某催眠师收了他的钱却没把他催眠成功。

这种情形不一定是催眠师的错,我自己也不能保证每个来找我的人都能顺利进入他所希望的催眠状态,所以通常我会在初诊时做个催眠敏感度测试。

每个人的催眠敏感度不一样,的确有一定比例的人比较不容易第一次就催眠成功。

毕竟催眠是催眠师与受术者双方一起合作完成的事情,如果受术者有一些奇怪的期待或想法,是很可能构成障碍的。

有些人被催眠了,但没有进入足够的催眠深度,所以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

有些人进入很好的催眠状态,却对催眠中的见闻经验抱持怀疑的态度。譬如说,他不敢确定他看到的前世资料是真实的。关于这一点,我绝对鼓励受术者以理性态度面对。

有些人则对他的前世催眠经验津津乐道,甚至不加质疑地全盘接受。

这是令我担忧的,尤其有些催眠师乐于肯定这些经验,更加强化他认同前世催眠的内容。

如果你经历了前世催眠后,对于前世今生的因果关系有了一种深刻的了解,而这种了解使你解决了某些问题,使你的心情更为稳定、快乐,甚至你的某些疾病跟着痊愈了,我会倾向于相信这是一次有效的前世催眠(Efficacious Past Life Regression)。

如果你因而获得了某些灵性层面的洞见,整个生命境界更上一层楼,我也会相信这是一次有效的前世催眠。

事实上,有很多次,我的个案从前世催眠中醒来,他自己心里明白了,也不需我帮他肯定什么,因为某种内在的改变已经发生,他已经不一样了。

我说有效,而不说真正,是因为你的前世催眠体验是否符合客观历史,并非容易考证、确定的。

现在心理学家已经很清楚人类的回忆机制其实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没有100%客观精确的回忆。

人甚至会随着内在的期待与需求,杜撰出栩栩如生的虚假记忆。

因此,前世催眠里许多细节很可能是虚构的、投射的、转化的,可能是由80%的真实与20%的虚假混合而成,可能是20%的真实与80%的虚假,甚至可能100%纯属虚构。

但这些并不妨碍前世催眠对于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探索前世是为了让你今生活得更好,所以重点不在于前世的你是谁,而在于经过催眠后,你是否变得更好。

我看过有人执著于他前世的辉煌身份,忽视他今生不如意的现实际遇,拿前世的自己聊以自慰,而不肯致力于提升现在的自己。

例如,我认识一位搞修行的人,他在前世催眠中发现自己是一位西藏喇嘛,治理一座信徒超过3000人的寺庙,所到之处莫不获得尊荣至极的款待,于是结束催眠之后,他颇为沾沾自喜。

在我看来,这很可能是自我暗示、迎合虚荣而来的一部想象电影,是潜意识自编自导自演的,然后自己乐不可支。探究其实质,其实等于零,对他毫无帮助。

这样执著于前世的辉煌身份,忽视他今生不如意的现实际遇,拿前世的荣光聊以自慰,而不肯致力于提升现在的自己,可谓舍本逐末啊!好的催眠治疗师一定会提醒个案不可如此。

在西方的基督教社会中,有些治疗师是不相信转世轮回的,但因为前世治疗屡建奇功,所以照样帮个案或病人进行前世催眠。

请记住,任何催眠与治疗,最终都要导向受术者更健康、平衡,快乐地活在当下。

另外也有一种类型是无效的前世催眠。

受术者会回忆出一些情节、某些画面,多半是淡而无味的,结束催眠后,并没有什么触动,没有什么洞悟,好像去戏院看完一场平庸的电影,散场后,连谈的兴致都没有。

遇到这种情形,我通常会倾向于判定那些情节、画面是头脑虚构出来的剧情,与前世记忆无关。

即使如此,也不能说这些内容都是无用的垃圾,相反的,就像梦境是一则神秘的隐喻,可以从中看出做梦者的内在状态一样,这些虚构的前世记忆也可以帮助对方认识自己。

心理学家佐里克曾报告一位年轻男士在前世催眠中,自称生于1850年,名叫温卓克,是个孤独的猎人,没有朋友,1876年时,生了一场大病,不久就孤独死去。

经过后续的会谈,这位年轻男士终于想起来,他的“前世”其实是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甚至他还记得是在哪一家影院看的。

尽管事后证明这个前世记忆是虚假的,从中却可以得知他内心的孤独、寂寞,渴望亲密。

经验丰富的催眠师可以引导个案从前世回溯中获得帮助他更深入“认识自己”的材料,光是这一点,就有价值了。

总之,人是有可能从前世催眠中获得意外的惊喜与收获的,前提是保持理性态度,审慎看待。

为什么我不容易被催眠

通常第一次来找我做催眠治疗的人,我都会为其实施催眠敏感度的测试。

催眠敏感度(Hypnotizability)是指一个人进入催眠状态的难易程度,敏感度越高的人就越容易被催眠。一般来说,约有95%的人都有相当程度的催眠敏感度,其中5%的人非常容易被催眠;另外5%的人则很难被催眠。

我个人相信只要一个人是正常的,就能够被催眠,只是有些人必须施以反复、长时间的诱导,例如两三个小时,才能进入催眠状态,这样就超过催眠师的正常负荷了。催眠大师米尔顿 · 艾瑞克森就经常使用无聊、重复的语言,历经漫长的时间,成功地催眠别的催眠师视为很难催眠的人。

记得我刚从事催眠治疗不久,遇到一位催眠敏感度奇高的女个案,当我认知到这一点后,就连渐进式放松诱导也不需要,她一躺到诊疗床上,闭上眼睛,我只是很简单地说:“现在,当我从1数到3的时候,你就会回到一段对你影响重大的过去事件,看到清晰的画面,并且从中获得很大的帮助。”1、2、3,她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述说一段又一段精彩生动的故事。

像这种催眠敏感度高的人,特别让催眠师得心应手,轻松施展各种催眠技巧;初学催眠的人,最好先找到这样的人来练习,会比较容易建立信心。

催眠敏感度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特征,通常青春期以前最高,然后逐渐下降,年纪超过70岁的老人,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然,人本来就有个体差异,就在笔者撰写本文时,来了一位70岁的老先生,他罹患了忧郁、焦虑、恐惧的三合一精神官能症,这三年来看了不少精神科,也吃了不少药,但是几乎没什么效果,所以死马当活马医,跑来试试催眠治疗。

原先我还不太想接受这位老先生,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我,这把年纪的人蛮难被催眠的,没想到,给他做过敏感度测试后,他的得分还真高!

一般来说,有下面这些特质的人,催眠敏感度会比较高:

一、容易放松。

二、愿意信赖催眠师。

三、想象力丰富。

四、专注力高。

五、好奇心强。

六、智商高。

根据临床经验,我发现有修习静坐、气功、瑜伽的人,容易被催眠,因为从事这些修炼的人,比一般人更熟悉如何改变意识状态,心念的控制能力也比较好,所以有利于被催眠。

尤其是懂得停止内心对话的人,他们能让自己进入看只是看的状态,能清晰觉察到念头来来去去,而不认同这些念头,被这些念头牵着鼻子走,于是能维持灵台清明,来与催眠师互动,可以说是最能从催眠中获益的了。

有些人认为容易被骗的人容易被催眠,这恐怕是穿凿附会的错误看法,事实上许多社会成就高、精明能干的人很容易被催眠。

倒是有些人自以为很聪明,目空一切,偏执强烈,通常都很难进入催眠状态。

被催眠其实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越高的人,就越能获得催眠的益处。

最后,我想厘清一个观念。

被催眠,以及进入催眠状态,其实是同一件事情。

但是心态有微细的差异。

被催眠,力度偏重在催眠师。

进入催眠状态,主动性操之在我。

而所有的催眠学者都一致同意这个观点:“所有的催眠,都是自我催眠。”

因此,如果一个人问说:“为什么我不容易被催眠?”

这会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态度,不如问:“为什么我不容易进入催眠状态?”

这样的积极提问,会更容易提升自己与内在联结,与潜意识沟通,调动心灵巨大能量的珍贵能力。

我真的被催眠了吗

许多被催眠过或听过催眠CD的人,共有的一个疑问是:“我真的被催眠了吗?”

答案是,是的,你被催眠了。

那,为什么我没有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