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丁约翰的打拼
1048900000022

第22章 Chapter 19咨询

这是丁约翰第一次正式面对AB公司的销售团队。

在这之前,莫妮卡先向他介绍了这个团队的基本情况。

AB公司整个销售团队约40多个人。销售团队具体架构如下:四个办事处经理(上海、广州、北京和成都),负责相关区域的行业客户。亚太区出口经理负责亚太区的出口。销售行政经理负责销售支持和其他一些行政上的管理。

公司还在新加坡、香港、韩国设有办事处。办事处负责当地的销售和服务。办事处经理向丁约翰汇报。

这个团队规模比CFMM小很多。但丁约翰手下的各位经理都在AB公司待了三年以上,尤其是上海办事处经理戴亮,他在AB公司十多年前进入中国的时候就加入了,可谓公司元老。

和丁约翰一样,戴亮也是上海人。但和丁约翰“滚地龙”出身不同的是,戴亮从小就住在“上只角”的卢湾区。戴亮是个精神的上海小伙子,高大、俊朗、阳光。交通大学一毕业就加入了AB公司,从底层做起,一直做到AB公司上海办事处经理。上海办事处是AB公司业绩最好的一家办事处。目前戴亮手中的客户占了公司50%的销售额。由于他坚信公司用人应该是靠业绩说话,因此他一直对没有坐上销售总监这个位子而感到耿耿于怀。

丁约翰在销售团队的首次会议上慷慨激昂,设定了如下的目标:

第一,我们在全球是第一,在中国一定要做第一;

第二,我们要整合销售团队,发挥协同效应,打败德兴公司。

丁约翰顿了顿,继续说,这个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因为:

首先,我们产品的技术领先于竞争对手;

其次,我们的品牌溢价于竞争对手;

第三,我有在CFMM击败民企的Best Practice(最佳实践)。

丁约翰的隐含意思是因为我在CFMM成功了,所以我拿CFMM公司的那一套过来,就一定能在AB公司成功。

丁约翰说完之后,全场一片肃然,只是稀稀拉拉的一点礼貌性的掌声,没有期待中热烈的掌声。丁约翰的员工都冷眼看着这位新来的总监,看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这一天,在吃午饭的时候,戴亮和同事开玩笑地说,他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把六只蜜蜂和同样多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窗户,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结果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

因为蜜蜂以为,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那些愚蠢的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地碰上了好运气。所以说,战略是不需要逻辑的。

同事们哈哈大笑。

戴亮继续说:“我们如何和德兴公司斗?民企是不按牌理出牌的,我们是绑着手脚在跳舞。等我们根据战略逻辑摆好花架子,徒弟上来一顿乱棍,就打死老师傅了。”

有好事者马上向丁约翰做了汇报。新的总监一来,就给许多钻营人表现的机会。丁约翰脑子一转,计上心头。

回家后,他马上给董事长罗伯特写了一份报告,说他丁约翰在AB公司要做的第一件是就是实施变革管理。为此,先要对公司做一个全面的诊断。他想请咨询公司对AB公司做一个项目。因为咨询公司是第三方,不涉及任何人的利益,这样才能做到公正,设计出来的方案也满足公司整体的利益。

罗伯特很快就同意了。

丁约翰在读EMBA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同学。他开了一家咨询公司。丁约翰找到他后,这家公司包装了下材料,装入了一些帮助其他公司成功实施变革管理的案例,给AB公司一个实施变革管理咨询的提案。为掩人耳目,丁约翰又找了其他几家公司共同竞标。

由于丁约翰的支持,丁约翰同学的咨询公司很容易地就拿到了这个项目。

咨询公司很快就入驻公司,几个有经验的咨询师带着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像模像样地开始了管理诊断。

咨询师在公司里待不了几天,因为他们手上还有其他项目。待在AB公司时间更多的是那几个乳臭未干的大学生。销售部的许多人都不喜欢这些大学生,因为这些人没啥工作经验,Too Simply(太简单了)。老是围着他们问一些基本的问题,搞得他们很烦。

在吃午饭的时候,戴亮又和同事说了一个有关著名管理咨询公司迈康锡的笑话:

一天,一个商务人士打扮的男人跑到一处草原上,拜访一位牧羊的老人:“我想帮你数清羊群里有几只羊,如果我能数清的话,你让我选一只羊带走可以吗?”

牧羊老人同意了。

于是那个男人打开他的手提电脑,通过无线网络连到某卫星图片公司的网站,获得了当前这一地区的高分辨率卫星图片,再经过仔细辩读,终于向老农报告:“你这里有100只羊。”

老人点点头说:“你数得没错,我确实有100只羊,你选一只抱走吧。”

于是男人抱了一只,刚要离开时,又被老人叫住了:“如果我能说出你是哪家公司的,你能不能再还给我?”

男人也同意了。于是牧羊老人说:“你是迈康锡的。”男人一惊:“你怎么知道?”

牧羊老人答道:“之所以知道你是迈康锡的,是因为:

“第一,我没有叫你,你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帮我数羊;

“第二,你搞了这么多调查、用了这么多技术手段,只是为了告诉我一个我已经知道的答案,我有100只羊;

“第三,我答应让你选一只羊抱走,你拿走的却是我的牧羊犬。”

同事们都笑得前仰后合的。因为他们听懂了戴亮在暗示咨询公司的无能。

戴亮认为咨询公司都是些拿起被咨询者的表告诉对方时间的人。

很快又有人把这件事向丁约翰汇报了。

丁约翰只是冷笑,没说啥。

咨询报告出来了,咨询师认为,AB公司目前销售管理有以下问题:

1.架构不合理,无法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2.人员结构不合理,没有人尽其用,人尽其才。

咨询公司建议:

1.重设组织架构,建立大客户制;

2.适当调整办事处布局;

3.引入人才,发挥“鲶鱼效益”。

罗伯特和安德森基本同意咨询报告的观点,他们让丁约翰放手去做。

咨询公司在收到项目的尾款之后,出钱替丁约翰在徐家汇的南丹公寓租了间房。丁约翰和他开咨询公司的同学说,他需要一间没有人打搅的书房来思考问题。

他那同学微微一笑,也没多想,就照办了。

丁约翰设立了三个大客户经理的岗位,一个给上海人戴亮,让他天天到苏州来上班;一个给原来出口经理;还有一个空缺,让猎头去招。他让自己的情人琳达做自己的助理兼上海办经理。

自己在CFMM的另外一个心腹崔健忠也被引入了AB公司。但通过朋友帮忙,他隐去了崔健忠在他手下的经历,让崔健忠去做戴亮的助理,目的是拿到戴亮手中掌握的客户资源。

戴亮居然没有防备崔健忠,崔健忠学得很快,熟悉了戴亮的客户。过了段时间,丁约翰认为时机成熟了。

琳达到了AB公司后,迅速和IT经理打得火热。丁约翰拿到了戴亮上班时间炒股以及通过MSN和别人聊天,散播对丁约翰不利消息的证据。

许多人的职场生涯,成也MSN,败也MSN。他们不知道根据初始设置,MSN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不加密的。IT可以很容易截获。

即使后来可以通过MSN Shell加密通话,如果你保存MSN留言的话,技术高手还是可以通过“域策略”等手段,访问你的电脑,得到他想要的信息。

证据确凿,在安德森和莫妮卡面前,丁约翰坚持要开除戴亮,因为这能为实施变革管理带个好头。若经理上班都在炒股,员工上班就能跳舞了。况且戴亮还藐视他丁约翰,说了他很多坏话,这让他以后如何管理手下?

安德森和莫妮卡谁也不敢对实施变革管理设置障碍。只不过,莫妮卡提出,对戴亮能否采取换岗而不要用开除的方式,第一戴亮是老员工,莫妮卡怕挫伤员工积极性;第二采取开除这么极端的方式,由于戴亮入职当时就没有签署竞业禁止条例,现在这样处理,再补签竞业禁止条例更何从谈起?这样,若今后戴亮加入竞争对手那里,损失的还是公司。

丁约翰自负地说,他去竞争对手那里最好,这种人越多,竞争对手垮得越快。

莫妮卡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丁约翰的霸气,搞得她很不舒服。

安德森虽然不喜欢丁约翰,但不愿意被指责为拖“变革管理”的后腿,所以也没有吱声。

戴亮离职后就加入了德兴公司,他报仇心切,努力工作。连续在几个项目上击败了AB公司。

对此,丁约翰一点都不Care(关心),因为他有他的规划。

他反而得意洋洋地说:“咨询公司就是好!花了点钱,用他们的嘴说出了我想说的话。而且杀人不见血。”

琳达在具体业务上还是经验不足,戴亮走后,上海办业务下滑得很厉害。丁约翰找了个理由,让琳达专职做他的助理,上海办再招一个经理。反正他的目的也达到了,琳达的工资在做上海办经理的时候,已经涨了上来,做回丁约翰的助理也不会减她工资的。

自己的人一定要安抚好,这是丁约翰职场多年的经验。

由于知悉丁约翰在许多事情上是直接向董事长汇报的,丁约翰的一切事情,安德森和莫尼卡都看在眼里,但都不干涉。

丁约翰这么张狂,将来事情做砸了,所有事情都是他一个人承担。而现在他们一站出来,就意味着要和董事长的红人丁约翰对着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闷声发财的事情,谁都愿意做。

变革管理最后也变成了丁约翰清洗下属的一个工具。

任何理念先进的管理工具,要落在实处,也要看执行的人。就像武器,既可以保家卫国,也可以去杀人。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只有心正了,才能做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