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完美对手
1047300000037

第37章 用人之道 (6)

在龚仁贵看来,埃米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他结束了和彼森的沟通之后,依然看到埃米斯在和陈汉生谈笑风生。多年的职场经验,龚仁贵将自己欣赏的女员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能干的花瓶,不仅长得漂亮,身材一流,嗲味十足,因不够聪明从而不会玩弄权术,然而勤奋好学,关键时刻能轻易摆平客户;第二类是聪慧的漂亮女性,此类大都是受到过西方高等教育,拥有高贵的气质和超凡的思维,聪明,懂规则,关键时刻能为老板分担忧愁;第三类是不张扬的实干家,长相平凡,却能拼命工作,肯动脑子,做事认真,能为公司带来较大的利润和销售额。

埃米斯无疑是第二类,是关键时刻能冲上去的知性美女。

酒会在大家留恋的眼神中结束了。

等龚仁贵安顿好彼森及其他贵宾后,时间已近凌晨了。Jack、埃米斯和谭村仍旧在等他,他们来到一个事先预定的套间里碰了短会,主要是确定了明天行程的安排。彼森明天的主要行程就是观看奥运会比赛,他请来的这帮朋友也要一起观看,龚仁贵是要全程陪同的,埃米斯负责外联以及协调好相关工作,Jack回公司,谭村说他明天一早就回上海。龚仁贵明白谭村说的回上海,实际上是回浙海,但有埃米斯和Jack在,龚仁贵也没说什么。时间太晚了,宾馆里还有两套预留的空房,除了谭村,其他人都决定回家。龚仁贵临走的时候,才回头对谭村说:“你啊,明天别急着走,好好休息一下。”

谭村看到龚仁贵的眼神,知道可能有其他的事情安排,便点了点头。

夜色已浓,龚仁贵疲惫地钻进了车内,眼睛飘向车窗外,一排排的路灯次第点燃倦意的夜空以及一个阴晴未卜的黎明。盘点今天,喜忧参半,张亦菲的无礼在彼森眼里肯定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但彼森并不像大多数美国人那样直接,依然乐呵呵地听完自己的想法。那个大单的项目意向表不久就会通过帕瑞比的系统软件自动抵达美国总部,几个小时之后,那个具有战略意义的5亿元的项目意向表在2008年收入普遍低迷的帕瑞比将掀起多大的浪龚仁贵不得而知,但他知道要么是三尺大浪要么是一朵浪花,绝不是石沉大海般风平浪静。无论是大浪还是浪花,都会对大中华区的成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也是目前看来,龚仁贵剩下的为数不多的优势之一。

帕瑞比反应机制再一次显示了它成熟敏锐的一面,凌晨4点多钟,一个独特的手机铃声惊醒了沉睡中的龚仁贵,那是手机中设置的收到重要邮件的提醒声音。龚仁贵忙打开一看,睡意全无,是美国总部就浙海5亿大单项目意向表的批复,收件人为亚太区总裁陈汉生、亚太区营销副总裁,抄送中国区总经理龚仁贵、销售总监谭村、销售代表吴彪,龚仁贵的心跳在加快,他已经成功地利用8小时的系统时间差合理地“越级”汇报到了美国总部。龚仁贵打开电脑,详细地看了一遍邮件内容,喜出望外。邮件对这个项目表达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真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请亚太区、中国区“调动一切资源”,各部门全力协作“尽一切可能”签订合同。很快,彼森先生的行政秘书也专门发来一封邮件,收件人只有陈汉生和龚仁贵,邮件内容只有一句话:鉴于此单的重要性和战略性,彼森先生正在北京,若有需要,他完全可以配合这个项目做些事情,甚至可以抽出时间拜访客户。虽然只有这一句话,但对龚仁贵来说,胜似千言万语。龚仁贵坐不住了,站起来,在书房里来回走动,弯下腰再次盯住电脑屏幕上的那句话,细细品味。

此刻,龚仁贵忽然产生了想找一个人聊天的欲望。这种欲望非常强烈,但想来想去,却找不到一个能说话的朋友,妻子已经熟睡,年龄越大,朋友越少,在职场越久,位置越高,越是没有朋友。龚仁贵深陷“高处不胜寒”的寂寞。越寂寞越睡不着,龚仁贵第一次因兴奋而失眠了。

宁静的房间里再次传来了新邮件的提示声,龚仁贵点开一看,是谭村的邮件,看来此刻谭村也是深夜中被惊醒的人。邮件很短:龚总,总部的邮件我已经看过了,有了公司的支持我会更有信心。另外有消息说江久年去了锦盛天成做执行总裁。

江久年?他去了锦盛天成?怎么可能!不是说锦盛天成马上就要崩盘了吗?那么多好的公司供他选择,怎么会去了锦盛天成?龚仁贵开始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他立刻拨通了谭村的手机,问:“听谁说的江久年去了锦盛天成?”

谭村没有惊讶于龚仁贵的凌晨来电:“我的一个朋友说,昨天江久年已经去锦盛天成上班了。”

“消息可靠吗?”

“嗯,可靠。”

龚仁贵仿佛自言自语道:“他为什么要去锦盛天成?锦盛天成的状况,他也应该了解,怎么就去了那儿呢?”

谭村沉默一会儿,说:“难道……是……为了浙海省的这个单子?”

“不排除这个可能。”龚仁贵感到背后似乎有冷风吹过,江久年对帕瑞比太了解了,他若真去了锦盛天成,不会不知道这个单,他若去打,帕瑞比的胜算还有多少?龚仁贵给不出自己答案,只好给谭村施加压力:“不怕他去打单,就怕他不去。就目前锦盛天成的情况,能给他多大的支持?他江久年就是有天大的本事,和你还是有差距的,没看到总部的邮件吗?还有一点要告诉你,连彼森都说了,在北京的这几天,若需要他为这个项目做些什么,他会抽出时间全力配合。”

“那太好了。”谭村脱口而出道,要知道,能请动大老板配合具体的单子,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啊,我们要好好考虑一下,如何利用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那是,那是。”

“你想想吧,时间紧,尽快拿出个方案给我。”

“好的。”谭村的脑海里立刻闪现出了几个方案,但他没有马上说出来,他知道,这种事情,一定要考虑周全,然后再提交给龚仁贵。

挂断电话后,龚仁贵渐渐平静了下来,两个消息,一好一坏,生活总是这样,给你好消息后,坏消息随后也就到了。他叹了口气,轻轻地回到卧室,闭上眼睛,脑海里都是江久年的影子。

天蒙蒙亮,龚仁贵就赶到了酒店,简单吃了点东西,就接到了Lisa的电话,说陈汉生请他过去一趟。龚仁贵的嘴角挂起他那招牌式的笑,这才7点半,陈汉生就心急火燎地让过去,肯定是看到了总部以及彼森的秘书发来的邮件,真想看看他知道后的表情。惊讶、懊恼、后悔等,在飞速上升的电梯间里,陈汉生的这些表情不断闪现在龚仁贵的脑海里。门刚敲了一下,就传来了陈汉生的声音:“请进。”

龚仁贵推门而入,却看到房间里除了陈汉生外,还有Bill。龚仁贵很是意外,从他们面前烟灰缸里的六七支烟头来看,Bill来的时间至少在半个小时之上。做技术出身的Bill是个烟鬼,但这么一大早就躲在亚太区总裁陈汉生的房间里肆无忌惮地抽烟,看来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

“David,坐。”陈汉生指了一下对面的沙发,自从昨天从机场回来,陈汉生已经不再亲切地称呼龚仁贵为“仁贵”了。

龚仁贵一屁股坐在了他们的对面。Bill冲他点点头,扔过来一支烟。之前,Bill对龚仁贵还算是客客气气的,递烟也是亲自走到身边递。今天他这看似随意的空抛动作,多少是有点在陈汉生面前表明他和龚仁贵的关系的意思。想到这,龚仁贵将那支中华烟随手丢在茶几上,也不道谢,看都不看Bill一眼,说:“怎么样陈总?昨晚休息的怎么样?”

陈汉生看了有点尴尬的Bill一眼,哈哈一笑说:“不错啊,真是一个美妙的夜晚。可惜的就是,那位张亦菲小姐走得太匆忙了,没有近距离地喝上一杯。遗憾啊,遗憾。”

龚仁贵装出一脸苦闷的样子,拍了一下左膝盖,叹气道:“唉——甭提了,是我的工作没做到家。”

“谁让人家是巨星呢?牌大着呢。”Bill终于找到龚仁贵的工作失误来报复龚仁贵刚才对自己的无礼。

没想到这句话反而帮了倒忙,龚仁贵连忙接着说:“是啊,牌大着呢!做了很多工作才总算是把人给请过来了。”

Bill还想说些什么,却被陈汉生打断了:“David,我要祝贺你啊,搞到这么大的一个动作。”陈汉生对龚仁贵不动声色地将项目意向表捅到美国总部十分不满,他明知龚仁贵有越级汇报的嫌疑,却又抓不住龚仁贵的把柄,只好冷冰冰地等待着龚仁贵的解释。

龚仁贵并不想在这事情上纠缠过多,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可祝贺的,我也是才知道不久。都是谭村的功劳,他比较勤奋,在得到确认后第一时间就发了项目意向表,无奈我昨晚一直在忙酒会的事情,一直也没时间处理邮件。谁想一下子惊动了公司总部。”

龚仁贵一句话就把所有的责任一下子都推到了谭村身上。话说到这,龚仁贵停了下来,眼睛的余光看到陈汉生灼灼逼人的目光。龚仁贵这么轻巧的解释似乎加剧了他心中的怒火,却也找不到释放的理由,只好强忍着愤怒。屋内一下子静了下来,过了几秒钟,陈汉生终于发出了一个“哼哼”的笑声:“惊动了总部是好事,这不连彼森先生都亲自表示支持了。这个谭村,面子够大的啊。”

“是、是。”龚仁贵知道现在还不是和陈汉生撕破脸皮的时候,只好表示认可地点点头。

“目前经济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能有这么一个大单,的确是个不错的机会。不管总部重不重视,我们都要拿下。当然了,有了总部的支持,我们的工作就好做了。刚才你没来之前,我和Bill刚讨论过,觉得彼森先生参加的与某高校的技术合作可以好好地搞一次,规模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增加两倍,经费由五十万增加到二百万,捐赠的产品由价值三百万增加到五百万,当然了,这一切都不是白白增加的。前提就是由这位高校的校领导搭线,聘请一两位教育部的领导成为帕瑞比的顾问。我也了解到了,之前帕瑞比中国的客户基础在教育系统还是很薄弱的。这一点,我要强调一下,这么重要的客户,客户关系竟然薄弱到连各省教育厅的高层都说不上话,这对以后的合作是非常不利的。我们要趁机做好客户关系,一举拿下这个单子,也为以后的教育系统的单子做准备。”

陈汉生的这番话说得毋庸置疑,他这么一说,就等于把和某高校合作的事情给定了下来,不仅投入成本要增加几倍,还要去请教育部的领导,时间这么紧,资金和预算都要重新考虑,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龚仁贵没有言语,一副认真思考的样子。

见龚仁贵没有表态,陈汉生只好主动出击地问:“负责那个技术合作的对方的校领导是?”

“他们学校的一位副校长。”龚仁贵答道。

“我们不仅希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还希望能够打下坚实的客户关系,副校长的级别肯定没有正校长高,只要我们能请动教育部的领导参加,这所高校的正校长肯定是要做好陪同的。是吧?David.”

龚仁贵苦笑着点点头,当初谈与某高校的技术合作时,就下了很大的功夫才请到了这所高校的副校长。实际情况是,高校并不缺少你那么一点资金和产品。对方能答应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帕瑞比之前做的不少工作。虽然目前投入的资金和产品比之前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时间那么紧,谁能保证就能请到教育部的领导呢?龚仁贵面露难色地说:“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但具体操作起来怕是有难度,一是所有的预算都已经分配好了,这个项目增加,势必要削弱其他项目的经费;另外就是时间紧,这么短的时间内接触教育部里的人,怕是人家已经有了安排。”

“那就需要你们做工作了。”陈汉生转眼看了一下Bill,慢悠悠地抛出了一句话:“Bill,David这两天比较忙,和高校的技术合作之前也是你具体负责的,这样吧,这个事情还是由你来做吧,好不好?”

Bill对龚仁贵的“David”似乎已习以为常,对陈汉生的安排也好似没感到什么意外,他看了看龚仁贵,随即将目光转向陈汉生,像是接受一项比较棘手的重大任务似的,坐直身子:“没问题。前期的工作已经做得比较到位。现在又拿出这样的条件,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也就是怕出现David说的情况,时间太紧了。等一会儿我先试着去联系联系。”

“我看行,试试吧。”陈汉生望着龚仁贵说,“David呢,有什么建议?”

龚仁贵终于明白了,把自己叫来,只不过是例行一下程序,事先两人估计已经商量好了,由Bill来做好这件事情。做好了是他们的光,做不好也算是合情合理,毕竟你龚仁贵也证实了这件事有那么大的难度。另外,也顺便名正言顺地多要了一百五十万的经费和二百万的产品。龚仁贵也没有理由拒绝,只好顺势说:“那就辛苦Bill了,正好谭村在北京,让他协助你,毕竟他是这个项目具体打单的人,教育系统的人目前是他最需要也是最重要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