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朱棣最有谋
10472100000021

第21章 讨伐奸臣,师出有名——做事别忘了找个好的由头

朱棣从北平出师前往南京,毕竟是调动大规模的军队,而且此时关系重大,天下之人尽人皆知,如此浩大的攻伐之战,总是需要点理由和说法的。所谓名正才能言顺,做事情肯定是要找个好由头的。 朱元璋死前确确实实是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作为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朱棣倘若就这样大张旗鼓的进行讨伐,必然会引发天下人正义,而且还会因为不尊古训而遭到朝中大臣非议。既然要出师,就要出师有名。 谋略高手任何时候都能够为自己的行动找到其如其分的理由。此次南下进攻南京,朱棣以“靖难”为名。也就是要清楚皇帝身边奸臣小人,匡扶祖训和正义。 那么,朱棣何来此说呢?据说:朱元璋去世后,远在北平的朱棣闻此噩耗,十分的悲痛,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他决定立即进京奔丧。快到淮安时,建文帝派人带来先帝遗诏——“诸王各于本国哭临,不必赴京”,只得悻悻然退回北平。 关于这份遗照的真实性历史上还有待考证。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说朱允炆害怕拥兵自重的各地藩王会趁此奔丧入京的机会带兵夺权,所以伪造了朱元璋不准进京奔丧的遗照。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这份遗照确实朱元璋本人留下的。当初太子去世后,确立新储君,朱元璋本想立四子朱棣,但被大臣们否决最终确立了朱允炆。早在立储之时,朱元璋就担心,藩王们拥兵自重,而且都是朱允炆的长辈,对于自己年轻的侄儿做皇帝肯定会心有不甘。所以,为了帮助朱允炆把皇位坐稳,他留下了这份不准进京奔丧的遗照。 野史传闻,朱元璋甚至考虑到一旦发生宫廷政变,预先给皇太孙留下锦囊妙计,放在红色的宝匣之中,去世前交代说:如有大难,可以打开。建文四年,朱棣的反叛军队进入南京金川门。建文君臣在危难之际打开这个宝匣,里面有三张度牒(和尚的证件),以及袈裟、僧帽、僧鞋、剃刀、银元宝等物,要建文君臣化装成和尚潜逃出宫。还有如何脱身的预案:朱允炆从鬼门出宫,其余人等从水关御沟出宫,薄暮时分在神乐观会合。 在寻找做事由头上,朱棣可谓是老谋深算,考虑到朱允炆是朱元璋钦点的未来接班人,不好将矛头直指向他,所以他就移花接木,把自己的出师由头放到了朱允炆身边的亲信大臣身上。

朱棣为父奔丧的失败,令他在道义上有了指责朱允炆的借口。在古代封建社会,万事孝为大,朱元璋去世,儿子们理应为父亲守灵以尽孝道,但是朱棣却是强行被阻,无法为父亲奔丧守灵,无以能尽孝。 朱允炆削藩之始,朱棣就曾上书指责朱允炆说他不顾念皇室血脉亲情,断然那自己的长辈亲人们开刀,有为祖训。 就是基于这两点,朱棣终于找到了自己南下的理由了。朱允炆年幼,听信身边奸臣的胡言乱语,竟要那自己皇室宗亲开刀,这些个乱臣贼子是要夺我大明江山啊! 如此一来,朱棣便名正言顺的打出了“清君侧”的幌子,指责奸臣齐泰、黄子澄等,“假陛下之威权,剪皇家之枝叶”。 在率军南下的过程中,朱棣还十分的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并且还专门发布公告,反复阐述自己起兵的正义性。俗话说,邪不压正。朱棣此举,使得军中将士对胜利抱着绝对的信念,因此军心大振,军队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强。 紧接着,他又给建文帝上了一道表文,宣布齐泰、黄子澄包藏祸心,离间皇帝和诸王,意在颠覆政府,谋取大明天下,所以他不得已起兵讨之,望皇帝批准。 起兵不久,他再一次发布长篇文告,详细列举建文君臣的错误和自己的正当,计有如下种种: 一、老皇帝去世时病因不明,入殓仓促,让人生疑。 二、新皇帝即位不久就修改皇宫布局,“拆毁宫殿,掘地五尺”,此为“拆毁祖业”,明显有违“三年无改”之义。 三、奸臣齐泰等“不遵祖法,恣行奸宄,操威福予夺之权,天下之人,但知有彼,不知有朝廷也”。并且此人曾“指斥太祖高皇帝,如此大逆不道,其罪当何如哉!” 。。。。 在不断发布的文告里,他反复论证自己出兵南下的正义性,使得自己成为一个坚决维护太祖高皇帝的大忠大义之人。 朱棣为自己的军事行动所找的由头十分的合适,正是这些好由头,让很多官员和将领不战而降,尽数归为自己的麾下。 做事情之前一定要先找一个不错的由头,好的理由可以充分的暴露敌方的弱点,并且能够调动天下之人,一起群而攻之,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极大的增强己方的势力,更能让天下苍生更加的认同自己,这对于以后战果的稳固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在中国,做事一定要在真实的意图外包上一层光明正大的道德外衣。所以,朱棣把自己的行为定义为“奉天靖难”,即帮着皇帝讨伐奸臣。其实这已经是汉朝人玩过的老把戏了,所谓“清君侧”是也。 朱棣在此时拿过来用,倒也显得合情合理。在古代封建社会,在舆论和政治言论方面都是采取的愚民政策,在那样的舆论专制化年代,占领舆论高地,是一个绝对不可以省略的手续。 在皇权至上的大明朝,能够拥有舆论主动权的人并不多,实际上舆论的主导权往往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在这种大背景下,谁能够最先占领舆论高地,往往也就意味着谁更具有主动权。 朱棣对于权术自然很是精通,所以面对建文,他要想兴兵讨伐的首要任务就是为自己制造对己方有利的舆论,一来可以让自己的出兵之举更加的名正言顺,二来,还可以起到向建文挑战舆论话语权的作用,此可谓一石二鸟之计。

精通于权术的朱棣,早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够落人口舌,人们常说:众人的吐沫星子也能淹死人。这句话也不无道理,毕竟如果凭空遇到众人的笔诛口伐,难免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此一来,要想在众人心中树立光辉形象恐怕就成为了无稽之谈。 朱棣要南下直取大明都城,此事可是非同小可,因此朱棣自然是更不想落人口实,以免以后自己当了皇帝,还要受众人在背地里议论。所以南下的由头选的一定要水准,而且还要经得住推敲。 这可花了朱棣不少功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朱棣为自己找出兵的由头自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他尽数建文帝周边亲信们的过错,并以此为口实而兴兵讨伐。 “靖难”旗号的由来也并非是朱棣存心捏造,就拿建文帝的老师黄子澄来说,他作为建文帝的股肱之臣,确实是犯下了很多错误。 李景隆北伐战败后,建文帝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于是询问黄子澄是否是大了很多败仗。黄子澄却歪曲事实回答道:“小臣听说是这么回事,我们朝廷的军队打了很多胜仗,但是眼下进入隆冬季节,朝廷征发的大多是南方兵,受不了北方的严寒,现在我军暂时回到德州休整,等待开春以后在进兵。“ 不仅如此,他还偷偷派人前往德州,密语李景隆“隐其败”,并叮嘱他千万不要奏报朝廷。黄子澄的自作聪明使得建文帝一度丧失了军事调整的主动权,误国害君,真是迂腐至极。 虽然这是后话了,但是一次也可以看出,为什么朱棣会从朱允炆身边的这帮大臣们下手了。正是黄子澄等人的迂腐,使得精于权术的朱棣看出了他们的理亏之处,所以更加的理直气壮。 做事之前一定要讨个好由头,这由头选得好,就好比是直接扼住了对方的咽喉,就算对方在奋力挣扎,也是无济于事,这就是朱棣的高明之处。

““谋权”术”占领舆论高地者,势强力壮 朱棣在出师之时,打了一个颇为高明的“靖难”之旗,他尽数敌方的不足,并以绝对的优势占领了舆论高地,如此一来使得自己出师之举名正言顺。做人任何事情前都要讨个好由头,理由不充分,就会心虚,心虚则会军心涣散,而且遭致天下人唾骂,失败自然就成了定数。朱棣这种行事一定要有舆论根据的做事风格,是他能够顺利继承大明江山的重要因素。 日常生活中,做事也要由头,如果没有任何的理由,就横冲直撞,在别人面前耀武扬威的,只会被别人当做傻老帽,两句话便灭了你的威风。所谓占领舆论高地着,方能势强力壮。好的由头是做事的基本根据,也是保证你做事能够顺利,而不被人阻挠的护身符。聪明的职场人一定要学会行动之前,先要主动迅速的占领舆论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