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培养精英
1047000000089

第89章 美国的高分复读生

不仅是高校录取官员,有些私立学校和寄宿学校也开始拒绝接受复读生,宁愿放弃送上门的学费。他们生怕此例一开,会助长富人在教育上的贪恋,复读生源源不绝。事实上,如今一流的精英寄宿学校,会给家境贫寒的学生优厚的奖学金。目的就是不使任何一个合格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被排斥在外。可惜,这种公平,只有财大气粗的学校才支付得起。在未来一段时间,财富与公平在美国的教育上还会有许多轮恶战。

近年来,中国的高中毕业生中出现了大量高分复读生,即高中毕业生的高考成绩超出了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但因为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宁愿复读一年再考。

在高竞争的升学战中,这额外一年就像马拉松比赛的额外30分钟一样,当然会带来不可忽视的优势。实际上,高分复读也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比如,最近美国的高中复读现象就越来越普遍。

在美国,过去一提复读生,人们总想到那些最差的学生:因为功课达不到学校的要求,无法毕业,只有重读一年。最近美国提高了对各级学校的教学要求,对那些不过关的学生越来越不迁就姑息,复读现象也自然增多。但是,更有趣的现象,则是“好学生”的复读。这种复读,在一些顶尖的精英寄宿学校中特别流行。

请看下面的几个数据:

康州的埃文老农场(Avon Old Farm)寄宿男校,2005—2006年度学费34650美元,高中新生中的16%是复读生,其中包括3位全A的优等生。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名声显赫的圣保罗学校,也就是克里的母校,至少有1/3的毕业生被常青藤盟校中的一所录取。该校2005年录取的高中新生中,有22%是复读生;在二年级学生中也有6%的复读生。在康州的另一个著名的贵族寄宿学校肯特,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竟有11%是复读生。普林斯顿边上的劳伦斯维尔,2001年150个高中新生中只有一个是复读生,2004年则有15个,2005年又有11个。

过去在这些昂贵的私立学校,只有很小一部分学生会复读,而且男生复读比女生多得多。男孩子成熟晚,有时需要额外的时间才能懂事。有时男孩子需要多一年让身体长得壮一些,改进各种运动的技能。因为美国的学校和社会都特别看重体育。男孩子在运动场上有两手,既受尊重,自己的信心也足,对成长大有好处。

如今则不同。家长的目标实际得多:让孩子进常青藤。从初中到高中这一转折点,是复读的最好时机。第一,美国高中和初中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层级的学校。孩子如果在同一个学校复读,或者跟着原来的同学从同一个初中升入同一个高中时复读,会被同伴笑话,抬不起头来。而美国是学区制,学生一般都在居住地的学区就读。要在公立学校复读,除非搬家,否则很难避开原来本学校的同学。于是有钱人家采取读两个高一的战术:第一个高一在公立学校和原来的同学一起读,第二个高一则送孩子上私立学校,创造一个没有熟人的环境。第二,这样复读,到了大学申请时便于做手脚。比如,学生可以把在公立学校初中的成绩和在私立高中的成绩寄给所申请的大学,而不寄在转入私立学校复读前在公立学校高一的成绩。从大学方面看,该学生初中、高中的成绩完整、连贯,粗心些就不会觉得这个学生比别人多读了一年。结果,这个学生纸上的成绩就显得格外优异,容易被录取。

比如在马萨诸塞州的韦斯特切斯特(Westcheste),当地的公立高中本来就非常有竞争性。一位女生平均成绩只有B,对申请大学毫无把握。她母亲认识一些复读生的家长,马上去取经,最后毅然决定把女儿送到寄宿学校复读高二。为了不伤害女儿的前途,她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但坚称这是她一生中做的最有价值的一件事,使女儿的前途一下子光明了许多。

大多数复读生都希望掩盖自己的复读经历,怕给人一种得益于不公平竞争的印象。美国的大学录取,比较强调照顾弱势阶层。有的录取官员直言不讳地说:“如果你在18岁以前,从生活中该得到的东西都得到了,甚至别人得不到的东西也得到了,那么即使你的SAT成绩非常高,我在作录取决定之前也要想一想:为什么这次还要把机会给你?相反,一个穷孩子,生活里该得到的东西都没有得到,但一直奋斗到这里,分数就差那么一点。就凭天地良心,我也得给他或她一个机会。这也许是他或她一生中的第一个公平机会。”

上面这些复读生,能上得起一年3万多美元的寄宿学校,家境当然都非常富裕。这些富裕家庭,住的一般都是房价贵、学区好的地方。他们的子弟上的公立高中,比一般老百姓的子弟的学校好不少。已经有了这么大的优势,再上贵族寄宿学校复读,便宜自然占大了,拿出来的高中成绩单、SAT成绩,也很容易超人一头。贫富之间的教育差距也就越来越大。所以,高校录取官员对这些复读生盯得很紧,要给他们的成绩单打折扣。大部分学生选择高一复读,就是因为他们的复读经历不容易被察觉。不过,这里的风险也非常大。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即使面对两份完整的初中和高中成绩单,有经验的录取官也可能察觉出来:这两份成绩来自不同的学校,中间有一年空缺。这个学生那一年在干什么?如果你隐瞒了在公立学校高一的成绩,一旦被人家看破,就可能落得个不诚实的恶名,反而降低了被录取的机会。

不仅是高校录取官员,有些私立学校和寄宿学校也开始拒绝接受复读生,宁愿放弃送上门的学费。他们生怕此例一开,会助长富人在教育上的贪恋,复读生源源不绝。事实上,如今一流的精英寄宿学校,会给家境贫寒的学生优厚的奖学金。目的就是不使任何一个合格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被排斥在外。可惜,这种公平,只有财大气粗的学校才支付得起。在未来一段时间,财富与公平在美国的教育上还会有许多轮恶战。